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中语文 12泪珠与珍珠(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28081619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5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中语文 12泪珠与珍珠(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从容说课《泪珠与珍珠》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思乡怀人之作便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在她的作品里,她常常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家乡的情,但凡春朝日夕,风雨晨昏,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要寄情于中,抒发一番本文由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真切地表现了那时的天真与直率;然后写老师如何点拨她理解自居易和杜甫诗句的旨意,她对人生开始有较为真切的感悟;进而结合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人生与亲情的切身感受,事理契合交融文章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学习本文,重在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境界纵观全文,作者的思乡怀人之情,不是直接写出来的,而是通过马区夫人的话、冰心的散文、自居易和杜甫的诗自然引出这样既增加了作者抒情的真实感,也增加了文章内涵的丰富性及学生解读本文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好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来揣摩文章深义另外文章以小见大的抒情方法及巧妙引用古诗文以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也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琦君及其散文特点 2.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所引诗文的含意 能力目标 透过字面含义,揣摩文句的深厚情感,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泪”的深刻含义,热爱生活,体验人间真情,努力编织一个爱的世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昧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教学难点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蕴的丰富情感,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和评判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练习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点拨相结合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人而异,有浅有深在研析重点语句时,可让他们展开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 教具准备 1.录音机及朗读带 2.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少年不识愁滋味”,尽管你们也都曾有流泪的经历,但我敢说你们也只是“一抹了之”吧然而文人骚客却不止于此,他们不仅给泪水贯以“珍珠泪”“相思泪”的美名,而且能透过晶莹的泪水悟得人间贵有真情的真谛,更能探询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佳作,即台湾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二、作家介绍出示投影: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杭州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琦君的文 学创作主要在小说、散文两类,曾获中山文艺奖、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杜花雨》《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等都是作者脍炙人口的作品 琦君的散文风格,以温润素雅著称犹如雨后木樨花所散发的淡淡幽香,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逸朴实中见出秀美文章内容与结构往往具有化整为零的特色单篇记述人物的一个生活片断抑或一缕情思,以从中探视其性格的一个侧面;但是若将各篇结集起来,又可以描画出人物的概括轮廓琦君写作散文还擅用小说笔法,准确细腻地掌握住人物的形貌、心理特征作者能透过人物的肢体、语言,写其内心律动;也能抓住角色的神韵情态,对比出复杂微妙的个性郑明蜊在《谈琦君的散文》中写道:“潘琦君的散文,无论写人、写事、写物,都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淡朴实中见出秀美;她的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俚美女;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这段话也最能道出琦君温润婉约的写作风格 三、具体研习 1.播放录音,学生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前五段中几个引文的含义是什么?这几个引文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感触? 讨论、点拨后明确: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谢冰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越真诚越好 自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 杜甫:“奠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洒磨难以后的收获 几个引文之间层层递进,写出作者对泪水由浅入深的理解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 2.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文章的第6~10段中,作者又写了在自身生活中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悟到了什么? 明确:(1)丈夫与亲人相见欲哭无泪的痛苦2)母子、母女对于亲情欲诉不能的眼泪。

      从自己对儿子的情感中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情感这对人生又有了高一层的领悟所以说:“眼 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3)从牡蛎造珠这件事中,感悟到: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这一粒珍珠是牡蛎为了生存而落下的艰辛之泪 3.从文章的前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 生的境界那为什么文章还要写“观音流泪”“基督徒涕泪交流”的情景呢? 明确:“观音流泪”是因为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愿为天下苍生幸福平安而落 泪这是一种爱之真切的泪,是一种神圣的、幸福的泪基督徒是为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流下的最最纯洁真挚的泪水,是一种感恩之心的激动的泪水在这里泪水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至高无上的泪水同时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达到了最高境界,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4.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珍珠”,那“泪珠”与“珍珠”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学生甲:泪水均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理解了泪水,便更能理解生活,真切领悟人生真谛,这份收获如同珍珠一样贵重学生乙:每经过一次对泪水的感悟,自己洞识生活的能力便增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人启示的泪珠如同珍珠一样宝贵。

      学生丙:文末谈到的观音泪以及基督教徒的感激之泪并非为自我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所以,它有如珍珠一样的珍贵 学生丁: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5.琦君是1949年到台湾的她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在文章中这分情感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思考后明确:家园故土成了作者的梦中情怀文中字里行间流露了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对老师、亲人的思念,可见作者是在追忆当年在大陆的美好年华,寻找那失落的根这种思乡怀人之情是借助泪水表达的不仅如此,文章还借助泪水表达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6.谈谈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学生自由谈,可有以下要点:(1)小中见大的抒情手法在课文中,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思,浮想联翩2)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了表达效果3)文章题目中有“珍珠”,而文中很少提及,作者只是从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来演绎“珍珠”的内涵文章写得含蓄蕴藉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五、布置作业 1.任选一句文中的引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对此有异议吗?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来谈谈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情感与理智》一文,完成文后练习 艺术家一只脚踏在尘世,一只脚跨在天国尘世与天国的反差越大,给他心灵带来的影响就越大而如果他的心灵又十分的敏感脆弱,那么,在巨大的反差面前,他的心灵的分裂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情感与理智的分裂是分裂人格中最常见的形态理智和物欲一样,是和现实联系着的这话听起来很有些奇怪,但却是事实物欲与现实的物质生活联系,理智则与现实的伦理规范联系虽然二者联系的方面不同,在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别,但二者却确实是与外在艺术主体心灵的现实生活联系着的,必须遵循现实的冷酷的原则与规律现实的原则和规律是此时此地的,因而也使得与其相关的理智不得不经常着眼于此时此地;而情感是运动着的,永远不会停留在此时此地僵固的理智与生动的情感因此经常发生冲突,冲突达到相当强烈的程度时,二者的分裂便会必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杰克·伦敦便经历了情感与理智的剧烈冲突与决裂这位水手出身的作家一直十分向往贵产者的生活,崇尚资产者的趣味,满脑子都填满了资产者的价值观念,把流行的资产者的价值标准当作自己的价值标准,并以此去衡量判断他自己的行为,衡量和判断他周围的人和事。

      但是,他骨子深处却是一个“无产者”,胸中激荡的是一个“流浪汉”和“冒险家”的情感,对生活中的真和善充满着强烈的挚爱,对生活、艺术中的关怀有炽烈的追求,敢于仗义执言,打抱不平这样,情感与理智就势必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事实上也在杰克·伦敦身上发生了他一方面从理智上赞同资产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又厌倦这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理智的考虑和感情的追求都同样强烈,以致这位具有健壮体魄的水手作家在精神上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最后,竟也与梵·高一样,选择了自杀这种解脱的办法 1.第一段说“艺术家一只脚踏在尘世,一只脚跨在天国”,从下文看,“尘世”指什么?“天国”指什么?(每问回答不超过4个字) 答:“尘世”指 ;“天国”指 2.从第一段看,本文认为造成艺术家心灵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个字) 3.“这话听起来很有些奇怪”中的“奇怪”所指的现象是 ( ) A.理智和物欲都和现实相联系 B.理智也和现实相联系 C.物欲也和现实相联系 D.理智和物欲相联系 4.第二段说“但二者却确实是与外在艺术主体心灵的现实生活联系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和什么“联系着”?(回答不超过20个字) 5.文中说:“理智不得不经常着眼于此时此地”“而情感是运动着的”,请以杰克·伦敦的事例说明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现实生活 理想境界 2.(1)尘世与天国反差巨大;(2)艺术家的心灵敏感脆弱 3.B 4.理智和物欲与现实生活联系着 5.杰克·伦敦从理智上赞同资产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感情上却热爱、追求生活与艺术的真、善、美,反对现实的丑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