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钳工基本操作-錾削.doc
10页钳工基本操作-錾削课 题: 錾削教学时数: 学 时课 题: 錾削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錾子和手锤握法及锤击动作;2)錾削的姿势、动作初步达到正确、协调自然;3)了解錾削时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要求.教学重点: 1、錾子的切削部分及几何角度及选择;2、錾子和手锤(榔头)的握法及锤击动作教学难点: 1)重点:錾子和手锤的正确握法;2)难点:锤击动作及要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錾子、锤子及相应的材料示范内容: 1)錾子和手锤的握法2)錾削时站立姿势、锤击要领.情感态度: 1)检查学生对錾削姿势动作要领是否正确;2)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3)树立信心,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40督促安全与文明生产教学准备: 工具:手锤、呆錾子、无刃口錾子等量具:钢皮尺、划线工具等原材料:台阶铁 HT-150设备:台虎钳图纸:附图(每人1张)教学内容与步骤:<组织教学〉1)点名,检查着装、劳保用品及安全措施等.2)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3)检查学生的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复习导入〉 1)什么是划线?划线的基准有哪几种? 2)划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授课内容〉一、錾削工具1、錾子:1)錾子的种类阔錾狭錾油槽錾2)錾子的几何角度①楔角β:刀面与后刀面间的夹角。
β↘→切削省力→强度↘,易崩刃 β.↗→切削费力→强度↗,不平整②后角α.: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作用:减少后刀面与切削表面间的摩擦,引导錾子顺利錾切取5°~8° α过大→錾子切入过深 α.过小→錾子易滑出工件表面 ③前角γ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作用:减少錾切时切屑变形,使切削省力 γ越大,切削越省力 三者关系:α90°2、手锤 木柄装入锤孔后用楔子楔紧,以防锤头脱落二、錾削姿势<示范操作>1、手锤的握法: 1)紧握法 用右手五指紧握锤柄,大拇指合在食指上,虎口对准锤头方向,木柄尾端露出约15~30mm在挥锤和锤击过程中,五指始终紧握. 2)松握法 只用大拇指和食指始终紧握锤柄在挥锤时,小指、无名指、中指依此放松;在锤击时,又以相反的次序收拢握紧优点是手不易疲劳,且锤击力大2、錾子的握法: 1)正握法 手心向下,腕部伸直,用中指、无名指握住錾子,小自然合拢,食指和大拇指自然伸直地松靠,錾子头部伸出约20mm. 2)反握法 手心向上,手指自然捏住錾子,手掌悬空。
3、站立姿势: 身体与台虎钳中心线大致成45°角,且略向前倾,左脚跨前半步,膝盖处稍有弯曲,保持自然,右脚要站稳伸直,不要过于用力4、挥锤方法: 1)腕挥是仅用手腕的动作进行锤击运动,采用紧握法握锤,一般用于錾削余量较少及錾削开始或结尾. 2)肘挥是用手腕与肘部一起挥动作锤击运动,采用松握法握锤,因挥动幅度较大,故锤击力也较大,这种方法应用最多 3)臂挥是手腕、肘和全臂一起挥动,其锤击力最大,用于需要大力錾削的工件5、锤击速度: 錾削时的锤击要稳、准、狠,其动作一下一下有节奏地进行,一般在肘挥时约40次/分左右,腕挥时约50次/分左右. 手锤敲下去应具有加速度,以增加锤击的力量W=,故当手锤的质量增加一倍,动能也增加一倍,而速度增加一倍,则动能将是原来的四倍6、锤击要领: 1)挥锤:肘收臂挥,举锤过肩;手腕后弓,三指微松;锤面朝天,稍停瞬间.2)锤击:目视錾刃,臂肘齐下;收紧三指,手腕加紧;锤錾一线,锤走弧形;左脚着力,右腿伸直 3)要求: 稳—速度节奏40次/分; 准—命中率高; 狠—锤击有力三、錾削方法<示范操作〉1、起錾方法: 1)錾削时的起錾方法有:斜角起錾和正面起錾两种。
2)在錾削平面时应采用斜角起錾的方法,即先在工件的边缘尖角处,将錾子放成一θ角,錾出一个斜面,然后按正常的錾削角度逐步向中间錾削 3)在錾削槽,必须采用正面起錾,即起錾时全部刃口贴住工件錾削部位的断面,錾出一个斜面,然后按正常角度錾削这样起錾可避免錾子的弹跳和打滑,且便于掌握加工余量2、錾削动作: 1)錾削时的切削角度,一般后角α=50~80°.后角过大,錾子易向工件深处扎入;后角过小,錾子易从錾削部位滑出 2)錾削量的确定: ①第一遍錾削,以一条线条为依据,将槽的方向錾直,錾削量一般不超过05mm. ②以后每次錾削根据槽深定,一般为1 mm左右.③最后一遍孤修正余量应在05mm左右在錾削过程中,一般每錾削两三次后,可将錾子退回一些,作一次短暂的停顿,然后再将刃口顶住錾削处继续錾削这样,既可随时观察錾削表面的平整情况,又可使手臂肌肉有节奏地得到放松3、尽头的錾法: 在一般情况下,当錾削接近尽头约10~15mm时,必须调头錾去余下的部分,当錾削脆性材料(铸铁、青铜)时,更应如此,否则,尽头处就会崩裂四、錾子的刃磨及热处理〈示范操作〉1、扁錾的刃磨: 1)刃磨两平面:两手握住錾子两侧作上下移动。
要求:两平面平直、平行 2)出囗:刃囗略高于砂轮中心线,作左右移动,并控制錾子方向、位置,保证所需楔角 3)刃磨要领: ①刃磨时压力不宜过大 ②左右移动要均匀平稳,出囗时切削刃不应上下移动. ③经常蘸水冷却,防止退火2、錾子的热处理: 1)淬火:头部加热(约20mm)750~780?(呈暗樱红色)→垂直浸水冷却,深度为5~6mm(缓慢移动)2)回火:当露出部分为黑色时,由水中取出,擦去氧化皮或污物,观察切削部分颜色变化:白色→黄色→红色→暗蓝色→浅蓝色,然后将錾子再次放入水中冷却〈课堂小结> 1)手锤、錾子的握法; 2)錾削站立姿势; 3)挥锤方法及锤击要领;〈作业布置〉1)什么叫錾削?2)錾子的种类及应用?3)简述錾子前角、后角、楔角的定义及对錾削的影响?〈实习安排〉实习步骤 1)检查用料,按图样尺寸划出平面加工线.2)将“呆錾子"夹紧在台虎钳中作锤击练习左手按握錾要求握住呆錾子,作2小时的挥锤和锤击练习要求采用松握法挥锤,到达站立位置和挥锤的姿势动作基本正确以及有较高的锤击命中率. 3)将长方铁坯件夹紧在台虎钳中,下面垫好木垫,用无刃口錾子对着凸肩部分进行模拟錾削的姿势练习。
统一采用正握法握錾,松握法挥锤要求站立位置、握錾方法和挥锤的姿势动作正确,锤击力量逐步加强. 4)在达到握錾、挥锤的姿势动作和锤击的力量能适应实际的錾削练习时,进一步用已刃磨的錾子,把长方铁的凸台錾平注意事项 1)要正确使用台虎钳,夹紧时不应在台虎钳的手柄上加套管板紧或用手锤敲击台虎钳手柄,工件要夹在钳口中央,必须夹紧,伸出钳口高度一般在10~15mm为宜,同时下面要加木衬垫 2)要仔细认真地观察教师的每一个师范动作,使整个操作动作在自己的意识中形成正确的、具体的形象,然后进行实际练习,就容易掌握 3)应自然地将錾子握正、握稳,其倾斜角始终保持在35°左右眼睛的视线要对着工件的錾削部位,不可对着錾子的锤击头部挥锤锤击要稳键有力,锤击时的手锤落点要正确,主要应靠掌握和控制好手的运动轨迹及其位置来达到为锻炼锤击力量,粗錾时每次的錾削量应在1.5mm左右4)初次练习錾削,可能出现手上起泡或被手锤敲破手及手臂酸痛等情况,要有思想准备,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对实习工件进行錾削时,时常出现锤击速度过快,左手握錾不稳,锤击无力等情况,要注意及时克服5)左手握錾子时前臂要平行于钳口,肘部不要下垂或抬高过多。
要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姿势,不能让不正确的姿势成为习惯,否则以后再纠正就困难多了.6)錾削时要防止切屑飞出伤人,前面应有防护网,操作者在必有时可戴上防护眼镜;时要防止錾子錾削部位滑出,錾子用钝后要及时刃磨锋利,并保证正确的楔角錾子和手锤的头部如有明显的毛刺,要及时磨去7)錾屑要用刷子刷调,不得用手擦或用嘴吹<巡回指导〉 1)指导錾削工具的正确使用.; 2)指导学生正确有握錾、握锤方法; 3)指导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锤击要领; 4)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要领、姿势; 5)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师生互动〉质疑、讨论和总结 1、质疑讨论问题1:錾子的种类及应用? 总结:錾子的种类及应用:阔錾:用于錾切平面、切割和去毛刺;狭錾:用于开槽;油槽錾:用于錾切润滑油槽问题2:如何选择錾子的楔角?总结:錾子的楔角主要根据加工材料的软硬来决定: 软材料(如铝、铜等):30~50° 中软材料(如一般钢材):50~60° 硬材料(如铸铁、硬钢):60~70°问题3:錾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总结:錾削时应注意的事项:1)练习件在台虎钳中必须夹紧,伸出高度以离钳口10~15mm为宜,同时下面要加木衬垫; 2)发现手锤木柄有松动或损坏时,要立即装牢或更换;木柄上不应沾有油,以免用时滑出; 3)錾子头部有明显的毛刺时,应及时磨去; 4)手锤应放置在台虎钳右边,柄不可露在钳台外面,以免掉下伤脚;錾子放在台虎钳左边.……2、讨论总结:錾削时的废品原因分析 錾平面时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表面粗糙:錾子爆裂或刃口卷刃不锋利;锤击力不均匀; 2)表面凹凸不平:錾削中,后角在一段过程中过大(小),造成錾面凹(凸)下; 3)表面有梗痕:左手未将錾子放正、握稳,使錾子刃口倾斜,錾削刃角梗入; 4)崩裂或塌角:錾到尽头时未调头錾,使棱角崩裂;起錾量太多造成塌角; 5)尺寸超差:起錾时尺寸不准;测量检查不及时。
〈指导总结> 1)强调握錾、握锤及锤击要领对錾削操作的影响;加强吃苦耐劳教育; 2)本日实习情况讲评:纪律方面、进度方面、存在问题;3)布置课外作业: 预习锯削内容〈教后记> 1)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錾削动作要领; 2)采用个别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让个别学生演示,其余同学观摩,从中看到存在不足,共同提高; 3)加强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4)錾削操作苦、累,学生心理波动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及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工作〈教学评价〉1.自我评价(1)你在钳工常用工具的认识对哪一种感兴趣?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