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州外国语学校数字化学习(英语)项目实施汇报.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27645736
  • 上传时间:2018-0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州外国语学校数字化学习(英语)项目实施汇报一、 已有行动(一) “基于标准的 e 学习”培训1、专家引领,让思路更清晰邀请蒯超英书记做了《数字化校园及 e 学习简介》的报告为老师们理清思路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应,不仅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蒯书记围绕学习方式、方式演变、数字学习、案例介绍四个模块进行了讲解精彩的报告使常外的教师对于学习和学习方式及变革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尤其是对 ICT教学应有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正如老师在培训交流中所讲,原来认为 e 学习就是用网络学习,现在知道了 e 学习是用技术学习的一中形态,它应根据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让学生用技术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时任沈斌校长所做的“学校文化主张与 e 学习的探索”,让每一位教师更加深刻理解了学校的使命和价值追求,更加清晰了解了作为常外的教师 “如何以学,整体地理解和规划课程的教学”沈校长在讲座中给老师们描绘了常外 e 学习的可能形态特征以及在技术支持下,促进“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形态的具体思路2013 校长曹慧所作的《数字时代的教师发展》的报告,从教师的使命,目前教育的背景(云课堂、大数据、个性化)、教师角色转变(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的角度,为老师们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提升职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学习经验,技术让学习更强大培训的第二项内容是聆听钟楼文教局叶舟副局长所做“让教师在数字化生活中共同觅渡”的精彩讲座叶局长运用 PPT 详细展示了觅渡教育集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取得成就,他提出了“以平台建设为中心,以成为习惯为重点”的构建思路,围绕需求、理念、问题、融入、模式等环节,详细介绍了觅渡教育集团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事务流程,让我们真实感受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无限魅力北郊小学的徐青校长则以 Imath 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北郊小学在 e 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每一位在场的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每一位老师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不学习,真要被时代所淘汰全新的课堂,不同于平常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原来课堂可以这样上同时,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观摩市内各个兄弟学校的 E 学习课堂,从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比如,天宁区 E 学习展示、实验初中、24 中的 E 学习展示上都能见到我校老师虚心学习,认真思考的身影另外,我们还派出骨干教师,参与了黎家厚教授关于微课程的讲座,受益匪浅从 2012 年数字化学习开始推进至今,常外始终注重对老师进行理念的引领、对老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让教师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使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眼光高远。

      二)教学系列研究活动“基于标准的 e 学习”全员培训,为老师们打开了新思路,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又打开了一扇窗,老师的思维被点亮了,在接下来的“基于标准的 e 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系列研究活动中,老师们都勇于积极尝试1、利用“纯正英语”软件,尝试课堂转型2012 年 12 月 5 日,市区多所中学的英语教师在常州外国语学校进行了纯正英语 e 教学课堂模式研究的联校教研活动,旨在借助英语软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并有效诊断和反馈学生的听说作业常州市教研室刘芸老师组织常州外国语学校、第二十四中学、北郊中学的老师和部分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对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部分开展了 e 教学模式下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我校的滕江老师,娴熟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吸引了众多老师的眼球滕老师指导学生在软件平台上自读滕老师很好的利用了该软件的领读、教师监测的功能学生能在软件的帮助下主动自学,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口语朗读、练习情况同时,能将每个学生的朗读情况与全班每个同学共享,也起到了分享和学生自评的作用同时,根据授课内容,滕江老师拓宽思路,大胆尝试,让学生实时上网,比较商品价格,做出合理判断和购物的选择。

      大大发展了学生的“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研讨中大家都谈到了 e 学习给老师们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软件中提供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听说作业予以反馈和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介入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支持课堂中对听说读的打分系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给平时开口较少的学生以自信刘芸教研员也鼓励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师积极思考在网络教学环境之下的课堂创新,并进行大胆的尝试,坚持 e 教学的探索和研究2013 年 12 月,我校徐楠老师再次借助人机对话软件,向全市各个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的老师展示了一节研讨课在这节课上,老师利用人机对话软件,帮助学习自主预习生词通过监测功能,了解学生口语练习的进程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记录学生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课外生词,并与同学进行分享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容量,同时形成了知识共享的良好氛围2、借助博客形式,实现课外延伸与交流为了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交流思想,提高写作能力,我校以常州市文明小博客为依托,举行了网络中英文创意写作大赛其中七年级进行英语创意写作大赛续写 7B 第六单元 reading 部分,展开合理想象,不与原著雷同。

      选择此话题作为写作大赛的主题,一是建立在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七年级学生在七年级下半学期已经学习了著名的英语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的第一章节节选,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人文性的功能不断彰显同时,续写的形式,让学生不拘泥于原文,以自己的独特理解和视角理解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各个班级在龙城博客上建立自己的班级博客所有的参赛文章都发到班级博客上老师、家长、同学、任何一位网友都可以成为该文章的读者使学生的写作更具真实性依托于博客的创意写作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文明小博客优秀组织奖的荣誉,更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的平台、展示写作能力的舞台3、网络团队教研网络团队教研,倡导网络环境教学研究新方式,提升教学评价水平,促进大众教研与精英教研并行发展,实现教师生命质量的新跃进发挥网络主体大众化积聚教育智慧的优势,提升教师从事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可视化表达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资源观念,提升资源感悟能力,发挥网络积淀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基于网络头脑风暴的动态优化的教学资源新体系感悟网络环境下同侪互助、自我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养成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习惯 我校的网络团队教研,借助了省“网络团队教研”的形式,比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二阶段为相互点评、修改;第三阶段为陈述与答辩阶段。

      通过这次网络团队教研,老师们借助不同的手段如“ 语音”软件,同一组的老师在不同地点进行教学研讨,使“泛在教研”逐步成为了可能同时,老师在 “技术环境”的设置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e 学习”的理念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让老师们感悟了网络环境工作的新方式,也体会到技术与课堂的整合会使教学更精彩随着网络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教师的工作也越来越趋于网络化网络快速、便捷、资源多,如果能够多加利用,定能为教学添彩平时老师们上课经常需要使用课件,却很少去研究有哪些技术能够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包括字符闪烁,动态图片,自定义动画等这些平凡的技术,如果用得好,也能为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老师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团队合作在这个团队里,没有年龄的差异,有的是思维碰撞磨合后带来的默契一个团队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配合,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和配合的态度,平等民主的进行讨论和决策4、微课程建设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微学习不期而至微学习由“微”与“学习”两部分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微学习其实就是碎片化学习,一次只学一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给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 分钟学习”模式,所谓“5 分钟学习,300 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学校首先安排信息组对全体老师进行了分批培训使老师们掌握了微课程拍摄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九年级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率先尝试了微课程几乎每个九年级的中考学科备课组(包括九年级英语组)都拍摄了微课程微课程主要针对九年级的重难点所设置在 2013 年底,我校对微课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推进各个中考学科备课组制作了系列微课程比如八年级英语组制作了八上语法微课程系列、学习技能微课程系列七年级英语组制作了一个单元的微课程系列微课程系列为学生的系统化复习提供了资源,同时也帮助教师梳理了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编写脉络从而更好的运用教材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 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二)环境和平台的建设我校在 2012 年下半年实现了行政楼的 wifi 全覆盖2012 年秋季学期起,智能录播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智能录播系统,学生、老师可无限次的在网上收看课堂实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网上随时回顾课堂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授课老师本人和同伴教师审视教学,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实时互动和开展同时在行政楼的享读空间,添置了一台大的触屏和两台随时可以上网的电脑通过大屏,能随时收看录播教室的教学情况学生能借助电脑,收看录播课程,还可以将微课程拷到自己的优盘中,便于学生随时学习江苏省教育厅启动的“e 学习”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 5 个领域的改革,建成较为完备的“e 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 学习”资源,目前,学校的新网站正在建设中,建设的方向就是其中凸显了学校的特色课程:数学学习平台、英语社区、享读空间、信息学测试系统这个网站的建设目的就是在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实现数字化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自己的探索其中重点在课程结构与组织实施方式的变更e 学习”的核心是 “学”,努力围绕学生做文章,努力挖掘学校特色,促使学校教学方式、知识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二、 初步绩效(一) 理念的更新通过大量的专家讲座、兄弟学校的经验分享,使全体教师对于 E 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大家都认识到,教 育 信 息 化 是 指 在 教 育 领 域 ( 教 育 管 理 、教 育 教 学 和 教 育 科 研 ) 全 面 深 入 地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来 促 进 教 育 改 革 与 发展 的 过 程 教 育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 带 来 了 教 育 形 式 和 学 习 方 式 的 重 大 变 革 , 促进 教 育 改 革 对 传 统 的 教 育 思 想 、 观 念 、 模 式 、 内 容 和 方 法 产 生 了 巨 大 冲 击 教 育 信 息 化 是 国 家 信 息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 于 转 变 教 育 思 想 和 观 念 , 深 化教 育 改 革 ,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和 效 益 ,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具 有 深 远 意 义 , 是 实 现 教 育跨 越 式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因 此 , 全 校 教 师 积 极 投 入 到 教 育 信 息 化 的 改 革 和 尝试 过 程 中 去 二) e 学习的初步尝试初见成效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老师们开始积极的对 e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