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对五年级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实验研究.docx
15页团体对五年级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实验研究 胡清青?彭建国?韩龙〔摘要〕为开发适合小学生心理课堂中有效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并验证其效果,采用实验法,在广东省珠海市某小学五年级中随机整班抽取3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共200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团体的活动形式,选用感觉通道训练、认知行为训练、正念训练和舒尔特方格训练不同方法对被试进行训练工具采用殷恒婵改编的青少年注意力测验量表进行前后测结论:(1)三套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均显著提高了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总体水平2)三套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对于注意力低分组的学生提升效果优于高分组学生3)三套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的提升效果以认知行为训练和正念训练团体方案较优,其次为感觉通道训练团体方案〔关键词〕团体;小学生;注意力训练〔〕G44 〔〕A 〔〕1671-2684(2020)04-007-07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指具有注意的能力注意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体现的基本前提,注意力的培养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小学生注意力的相关研究很多,主要分布在注意缺陷障碍等问题的治疗研究[1-5]以及正常儿童注意力发展和培养研究[6-12]。
这些研究多以个案研究和小团体训练为主,而以团体为实施形式并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结合的注意力训练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无须精密设备辅助,操作简便的感觉通道训练、认知行为训练、正念训练和舒尔特方格训练方法为理论指导,以团体为活动形式编制三套不同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并通过前后测数据分析验证训练方案的有效性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珠海市某小学五年级抽取3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在删除注意力测验成绩异常值后,实验1班54人、实验2班49人、实验3班51人、对照班46人,共计200人二)具体方法实验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3个实验组实施8次关于注意力团体训练的三套方案,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处理测量法——采用殷恒婵改编的青少年注意力测验量表对被试注意力各个品质及综合水平进行前后测,以检验本研究的注意力训练课程的有效性三)研究工具采用殷恒婵改编的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作为实验前后的测量工具该测验为纸质版测试且共计4个分测验,分别测验注意的分配、广度、稳定性及转移四大品质四)研究设计采用4(实验班1、2、3/对照班)* 2(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首先,实验前均采用青少年注意力测验对4个班级进行测验。
其次,实验中对3个实验班分别实施三套不同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对照班不接受任何训练整个实验过程共计8周,一周1次,每次为1课时(40分钟)最后,仍采用青少年注意力测验对4个班级进行后测以检验训练效果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在具有丰富团体经验的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由一名熟悉注意力训练和团体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带领,由一名小学心理专职老师和一名心理学研究生辅助五)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3个实验班分别进行三套不同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每套课程每周一次,每次1课时(40分钟),由主题课程(35分钟)和辅助课程舒尔特方格训练(5分钟)组合而成3种不同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具体情况见表1六)数据处理收集整理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前后测数据,运用SPSS22.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结果(一)训练前被试注意力水平比较由表2可知:实验前对照班在注意力的四个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均高于实验班,且在注意力分配品质上显著大于实验班1和2(p=0.014),在注意力广度品质上显著大于实验班2和3(p=0.022),在注意力稳定性品质上显著大于实验班2,在注意力整体水平上显著大于实验班2和3(p=0.040)另外,在注意力广度品质及总体水平上,实验班1显著大于实验班2。
二)训练后被试注意力水平增量比较由表3可得:从三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的角度——首先,在注意力整体水平上,三个实验班经过不同的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后均得到显著提升(p=0.000)其次,在注意力广度和稳定性维度上,实验班2通过8周的认知行为训练团体后得到显著提升(p=0.017 / p=0.004)最后,在注意力转移品质上,实验班3通过8周的正念训练团体后得到显著提升(p=0.001)从3个实验班相互对比的角度——首先在注意力整体水平上,实验班3通过8周正念训练对比实验班1通过8周的感觉通道训练后提升得更为显著(p=0.000)其次,在注意力转移品质上,实验班3的8周正念训练比实验班1的感觉通道训练及实验班2的认知行为训练提高效果更显著(p=0.001)最后,在注意力的稳定性上,实验班2的认知行为训练比实验班3的正念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p=0.004)三)训练后高低分组被试注意力水平增量比较为进一步了解训练方案对哪一类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升更有效,本研究将实验班对照班按照其前测总成绩划分了高中低组,班级前27%的学生为高分组,后27%的学生为低分组,其他为中间组采用单因素独立样本方差分析探究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注意力训练后注意力的分配、广度、稳定性、转移四个品质维度和综合水平上增量的差异。
1.训练后高分组被试注意力水平增量比较由表4可知:首先,正念训练团体相较于感知觉训练团体以及对照组对于高分组学生的注意力总体水平的提升效果更显著(p=0.023)其次,正念训练团体相较于感知覺训练团体以及对照组对高分组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品质的提升效果更显著(p=0.020)最后,在实验班高分组学生的注意力分配、广度以及稳定性这三种品质上,三套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均有提升但效果不显著2.训练后低分组被试注意力水平增量比较由表5可知:从三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的角度——首先,在注意力整体水平上,认知行为训练团体和正念训练团体对于低分组学生的提升效果更显著(p=0.039)其次,在注意力稳定性品质上,感觉通道、认知行为训练以及正念训练团体三种方案对其的提升效果均呈显著相关(p=0.002)最后,在注意力分配、广度及转移品质维度上,三种方案虽对其有提升的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三个实验班相互对比的角度——认知行为训练团体相较于正念训练团体对于低分组学生的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p=0.002)三、讨论(一)训练方案对实验班全体学生注意力提升的效果分析本研究所编制的三套注意力团体方案对于五年级学生注意力整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与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不同注意力训练方法对于不同品质的提升方面充实了前人的研究结论1.感觉通道团体训练方案效果分析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感觉通道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如仲蕾蕾[13]对13名小学生进行了由视觉训练(集中、分辨、理解)和听觉训练(集中、分辨、记忆)交替进行的注意力训练,结果表明感觉通道中视觉和听觉的训练可以提高注意力水平本研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运动觉的综合训练,显著提升了学生注意力的整体水平,但在注意力的四个具体品质方面,感觉通道团体训练班级虽有提升但未达显著效果首先,在注意力稳定性方面,感觉通道训练在每节团体课的设计中都涉及了两个及以上的感觉通道训练,多通道短时间的设置使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如能将每次课程都围绕一个通道进行深入训练,效果会更好其次,在注意力广度方面,由于受到场地和实物的局限,如教室里能够注意到的红色的物品因此感觉通道训练涉及的注意对象数量有限,学生注意的广度有所局限再次,在注意力分配方面,由于每节课学生注意力分配到多个感觉通道,而测试题目主要涉及了利用视觉通道进行注意分配的测验,因此每次专注于同一个通道的训练效果会更好最后,在注意力转移方面,感觉通道涉及到的注意力在短时间进行切换转移的训练内容较少,如果增加一些关于转移的训练且在时间和速度上进行要求效果会更佳。
2.认知行为团体训练方案效果分析以往多数研究认为认知行为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如张英萍等[14]通过小学生个案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对改进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行为具有持续时间长且作用明显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向小学生澄清和讲解有关日常注意力分散和集中的认知概念和介绍相关的认知方法,从而逐步有效地建立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行为模式如向学生讲解关于注意范围72单位及注意稳定的具体表现等概念和拓宽注意范围和保持注意稳定性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在注意广度和稳定品质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认知行为团体训练在对学生分配和转移品质上虽有一定提升但未达显著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在实验班2的过程中,调整学生认知容易,但真正付诸行为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而八周课程时间仍显短促,如能将次数增多也许提升效果会更好3.正念团体训练方案效果分析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正念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如刘永等[15]采用改编的持续注意任务(SART)和思维警觉性范式对35名被试进行了研究,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注意力的影响,发现正念训练可显著提高注意力本研究通过介绍正念冥想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如提示呼吸、正念进食、正念行走等课程将正念冥想带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正念团体训练让学生学会将浮躁的情绪抚平以获得更清晰的思路,从而使得学生将注意力从A事物转移到B事物之间的时间有效地缩短因此结果显示正念团体训练显著提升了学生注意力的整体水平及转移品质虽然在广度、分配及稳定性品质方面有所提升,没有达到显著效果,但总体来看,正念团体训练仍是这三套方案中提升学生注意力水平的较佳方案4.舒尔特辅助训练效果分析舒尔特方格用来培养儿童青少年听觉、视觉及动觉等方面的注意力且已有研究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本研究中舒尔特方格作为辅助训练,对学生注意力水平的提升和效果的巩固有一定帮助二)训练方案对实验班高低不同分组学生注意力提升的效果分析本研究将实验班对照班按照其实验前测验的总成绩划分了高中低组,班级前27%的学生为高分组,总成绩为后27%的学生为低分组,其他学生归为中间组,并对实验班对照班的高低两组学生在注意力整体水平及四大品质方面的增量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如下1.实验班对照班高分组学生均值增量显著性分析从注意力整体水平和转移品质来看,实验班3经过8周正念团体训练后学生注意力整体水平及转移品质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班(p=0.020)高分组成员的前测数据显示其注意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因此其注意力水平提升空间有限,而正念冥想训练能够显著提升高分组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正念冥想在国内外发展时间长,课程成体系化且由易到难,学生接受度较高。
其次,正念冥想过程中需要学生保持平静安定的心态,属于“静”态训练,而注意力在心绪静态中较容易集中最后,正念训练对于学生注意力转移品质的提升尤为显著,测验中的转移品质测验题为十以内交替加减运算,在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测验需要极度的专注力和加减交替的转换速度,因此安静的环境及平和的心态为其提供了生理及心理环境2.实验班对照班低分组学生均值增量显著性分析低分组成员的前测数据显示其注意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因此其注意力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及正念冥想注意力团体训练方案不同程度地显著提升了低分组学生注意力的整体水平,而感觉通道训练虽对其有较大提升但不显著原因主要在于认知行为和正念冥想的八周课程体系更完善,而感觉通道训练在过程中因为运用到较多趣味性較强的活动,使课堂难以管理且学生较少接触注意力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因此效果较弱;注意的稳定品质在三种方案实施的班级中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与以往很多研究中对于注意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