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调控练习题.docx
7页基因表达基因表达调控的根本掌握点是A 基因构造活化 B 转录起始D 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加工 E单项选择题C 转录后加工mRNA 从细胞核2 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对乳糖操纵子转表运到达的细影胞响浆是A 正性调控 B 负性调控 C 正性调控、负性调控都可能D 无调控作用 E 可有可无3 阻遏蛋白识别操纵子中的A 启动基因 B 构造基因 C 操纵基因D 内含于 E 外显子4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乳糖操纵子系统属于A 复制水平调整 B 转录水平调整 C 逆转录水平调整D 翻译水平调整 E 翻译后水平调整5 生物体调整基因表达最根本的目的是A 适应环境 B 调整代谢 C 维持生长D 维持分裂 E 维持分化6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 基因的 5”侧翼序列 B 基因的 3”侧翼序列C 基因的 5”、3”侧翼序列 D 基因 5”、3”侧翼序列以外的序列E 具有转录调整功能的特异 DNA 序列7 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A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C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 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8 乳糖操纵子激活的直接诱导剂是A B 半乳糖甘酶 B 通透酶 C 葡萄糖D 乳糖 E 别乳糖9 /〃。
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上的A P 序列D I 基因10 对乳糖操纵子来说B O 序列E Z 基因C CAP 结合位点A CAP 是正性调整因素,阻遏蛋白是负性调整因素B CAP 是负性调整因素,阻遏蛋白是正性调整因素C CAP 和阻遏蛋白都是正性调整因素D CAP 和阻遏蛋白都是负性调整因素E cAMP- CAP 是负性调整因素11 阻遏蛋白由A Z 基因编码 B Y 基因编码 C A 基因编码D I 基因编码 E 以上都不是12 真核生物用多种调整蛋白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方式是A 提高 RNA 聚合酶的转录效率 B 降低 RNA 聚合酶的转录效率C 提高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D 降低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E 以上都不是13 有关操纵子学说的论述,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 操纵子调控系统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B 操纵子调控系统是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C 操纵子调控系统由构造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组成D 诱导物与操纵基因结合启动转录E 诱导物与启动子结合而启动转录以下有关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论述,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 乳糖操纵于是第一个觉察的操纵子B 乳糖操纵子由三个构造基因及其上游的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组成C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因子有阻遏蛋白、cAMP 和诱导物等D 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诱导物是葡萄糖E 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诱导物是别乳糖以下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A 启动子 B 构造基因 C RNA 聚合酶D 转录因子 I E 转录因子 II以下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A 启动子 B 增加子 C 终止子D 转录因子 E RNA 聚合酶cAMP 与 CAP 结合,CAP 介导正性调整发生在A 有葡萄糖及 cAMP 较高时B 有葡萄糖及 cAMP 较低时C 没有葡萄糖及 cAMP 较高时D 没有葡萄糖及 cAMP 较低时E 没有葡萄糖及没有乳糖时基因表达产物是:A RNA B DNA C.蛋白质D 酶和DNA E 大多数是蛋白质,有些是 RNA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 非编码序列 B TATA 盒 C CCAAT 盒D 具有调整功能的DNA 序列E 具有调整作用的蛋白质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整系统属于:A 复制水平调整 B 转录水平调整C 逆转录水平调整 D 翻译水平调整E 翻译后水平调整在乳糖操纵子的表达中,乳糖的作用是:A 作为阻遏物结合于操纵基因B 作为辅阻遏物结合于阻遏物C 使阻遏物变构而失去结合 DNA 的力量D 抑制阻遏基因的转录E 使 RNA 聚合酶变构而活性增加关于启动子的表达,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 开头被翻译的DNA 序列B 开头转录生成 mRNA 的 DNA 序列C RNA 聚合酶结合的DNA 序列D 产生阻遏物的基因E 阻遏蛋白结合的 DNA 序列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是:A 调整代谢,促进发育 B 调整代谢,维持生长C 调整发育与分化 D 调整代谢,促进分化E 调整代谢,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发育与分化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某些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B 某些基因表达的产物是 RNAC 某些基因表达经受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D 其过程总是经受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E 基因表达可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多级的,其主要环节是A 基因活化 B 转录起始 C 转录后加工D 翻译 E 翻译后加工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 TATAbox 和 CCAATbox B 基因的 5、侧翼序列C 基因的 3。
侧翼序列D 具有转录调整功能的特异 DNA 序列E 增加子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A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 一个启动序列、调整基因及数个编码基因反式作用因子是指A 具有激活功能的调整蛋白B 具有抑制功能的调整蛋白C 对自身基因具有激活功能的调整蛋白D 对另一基因具有激活功能的调整蛋白E 对另一基因具有功能的调整蛋白大肠杆菌及一些细菌的转录启动子 10 区的核苜酸序列称为: A CG 盒 B CAAT 盒 C 增加子D 调整子 E Pribnow 盒原核及真核生物调整基因表达的共同意义是为适应环境,维持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个体发育D 组织分化 E 器官分化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 基因重排 B 基因转录C DNA 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 mRNA 的半衰期E 翻译速度关于管家基因表达描述最精准的是:A 在生物个体的全部细胞中表达B 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全部细胞中持续表达C 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局部细胞中持续表达D 在 特 定 环 境 下 的 生 物 个 体 全 生 命 过 程 的 所续表达E 在特定环境下的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局部细胞中持续表达以下有关阻遏物的论述,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 阻遏物是代谢的终产物B 阻遏物是阻遏基因的产物C 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而阻碍转录的启动D 阻遏物与 RNA 聚合酶结合而抑制转录E 阻遏物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乳糖操纵子中的 I 基因编码产物是:A 一种阻遏蛋白 B 一种激活蛋白有 细 胞 中 持C 一种半乳糖甘酶E 一种通透酶D 一种乙酰转移酶与 DNA 结合并阻挡转录进展的蛋白质称为: A 正调控蛋白 B 反式作用因子C 诱导物 D 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E 阻遏物36 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诱导现象是指:A 阻遏物的生成 B 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C 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D 由底物的存在引起代谢底物的酶的合成E 低等生物可以无限制的利用养分物37 促进 RNA 聚合酶 I【与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是; A TFIIA B TFHB C TFllDD TF1IE E TFI1F38 真核基因处于活化状态时对DNase I 的敏感性表现为A 高度敏感 B 中度敏感 C 低度敏感D 不敏感 E 不肯定39 直接识别并结合真核基因TATA 盒的是ATFIIABTFIIBCTFllDDTFIIFETFHH二、名词解释1 基因表达2 基因表达调控3 操纵子4 管家基因5 时间特异性6 空间特异性7 顺式作用元件8 诱导9 阻遏10 反式作用因子11 增加子12 RNA 干扰三、问答题1 基因表达调控的根本要素有哪些?2 何谓乳糖操纵子?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整机制?3 在有葡萄糖存在时, 细菌是不利用乳糖的, 当葡萄糖耗尽后, 细菌才利用乳糖,试用乳糖操纵子解释其机制?4 试述反式作用因子构造域的模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5BACBA 6- 10EBEBA26—30DBEEA 31—35BBCAE36—39DBAC11 —15DABDA 16—20DCEDB 21—25CCEDB名词解释1 基因表达是指在各种调整机制掌握下, 从基因激活开头, 经受转录、 翻译等过程产生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从而赐予细胞肯定的功能或表型, 或使生物体获得肯定的遗传性状2 细胞或生物体在承受环境信号刺激时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作出应答的分子机制3 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构造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4 有些基因的产物对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是必不行少的, 这类基因在生物体的几乎全部细胞中持续表达这类基因被称为管家基因5 按生物体的功能需要, 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随时间、 环境而变化, 严格依据肯定的时间挨次发生,又称阶段特异性6 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不同 不仅基因表达的种类不同, 而且表达水平也不同,即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或称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7 是指那些与构造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 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加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响元件等。
8 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开放性或增加性的表达称为诱导9 可阻遏基因随环境变化表现出关闭性或抑制性的表达称为阻遏10 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整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11 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 ,能明显增加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别 DNA 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加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2 由 siRNA 介导的基因表达抑制作用问答题1 答:生物个体或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基因的构造、性质和特异 DNA 序列;细胞内的转录调整蛋白;RNA 聚合酶活性2 答:〔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 Z、Y、A 三个构造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昔酶,透酶和半乳糖甘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 O, 一个启动子 P 和一个调整基因 I〔2〕调整机制:①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整:没有乳糖存在时,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 O 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②CAP 的正性调整:在启动子上游有 CAP 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 浓度上升,与 CAP 结合,使 CAP 发生变构,CAP 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四周的 CAP 结合位点,激活 RNA 聚合酶活性,促进构造基因转录,调整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构造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③协调调整:乳糖操纵子中的 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