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光矿床钨成矿机制.pptx
33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宝光矿床钨成矿机制1.宝光矿床地质背景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研究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1.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1.宝光矿床热液成矿流体演化1.宝光矿床钨迁移沉淀机制1.宝光矿床成矿关键因素探讨1.宝光矿床找矿远景预测Contents Page目录页 宝光矿床地质背景宝光宝光矿矿床床钨钨成成矿矿机制机制宝光矿床地质背景宝光矿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1.宝光矿床位于赣江中段南岸,九岭山南翼区域构造上属南岭褶皱地带的九岭构造带,北邻瓮江永兴隆起,南连武夷山褶皱组2.九岭构造带是一条北东向构造带,由一系列北东向断裂和褶皱组成,其中以莲塘断裂为界,构造带可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亚带宝光矿床位于九岭构造带南部亚带,该亚带主要由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组成,地层呈北东向分布3.宝光矿床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有东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个方向的断裂其中,东北向断裂是主控制断裂,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是次要断裂断裂的活动为钨矿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和空间宝光矿床区域岩浆活动背景1.宝光矿床区岩浆活动丰富,主要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正长岩和脉岩等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和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
2.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分布在宝光矿床区东南部,与钨矿化有关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的岩浆活动以闪长岩和正长岩为主,分布在宝光矿床区北部和西部,与锡矿化有关3.宝光矿床区岩浆活动与钨锡矿化密切相关晚三叠世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是钨矿化的主要来源,岩浆中的钨元素在晚期热液活动过程中被富集,形成钨矿脉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的闪长岩和正长岩是锡矿化的主要来源,岩浆中的锡元素在晚期热液活动过程中被富集,形成锡矿脉宝光矿床地质背景宝光矿床区域变质作用背景1.宝光矿床区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以中低度变质为主,主要变质岩类型有绿片岩、千枚岩和片麻岩等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活动期间,以中低度变质为主,主要变质岩类型有角岩、矽卡岩和云英岩等2.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为钨锡矿化提供了有利的化学环境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中的一些化学元素被活化,为钨锡矿物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同时,变质作用还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使之变得更加有利于矿物的富集和沉淀3.宝光矿床区变质作用与钨锡矿化密切相关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为钨锡矿化提供了有利的化学环境和物理条件,促进了钨锡矿物的形成和富集。
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研究宝光宝光矿矿床床钨钨成成矿矿机制机制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研究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区划: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区划包括成矿蚀变区、矿化蚀变带、矿石带的划分,矿化蚀变区的确定依据区域的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主要岩性分布,矿石带的划分依据矿化蚀变区的划分,矿化蚀变带的确定依据区域地质背景、矿化蚀变区的划分和矿化蚀变带的构造背景2.成矿蚀变区是矿化蚀变最强烈、最典型的区域,矿化蚀变带是成矿蚀变区外围矿化蚀变较弱的区域,矿石带是矿化蚀变带中矿化蚀变最强烈、矿石品位最高的区域3.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区划为该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宝光矿床成矿蚀变特征:1.宝光矿床成矿蚀变主要以蚀变岩和蚀变矿物为主,蚀变岩主要包括硅化岩、绢云母岩、绿泥石岩、绿帘石岩和碳酸盐岩,蚀变矿物主要包括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矿物和钨矿物2.宝光矿床成矿蚀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为早期蚀变,中晚期蚀变早期蚀变主要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特征,中晚期蚀变主要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钨矿物化特征3.宝光矿床成矿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蚀变岩和蚀变矿物在矿床中分布具有明显的由早到晚、由围岩到矿石带的赋存规律。
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研究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地球化学特征: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钨、钼、铅、锌、铜、铋等元素的富集,这些元素的含量随蚀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围岩中含量很低2.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地球化学特征还表现为稀有元素的富集,这些元素包括铷、铯、钪、钇、镧、铈、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铤、镥、铪、钽等3.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地球化学特征为该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矿床类型: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矿床类型密切相关,该矿床矿化蚀变特征与花岗岩型钨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相似,因此,该矿床可归类于花岗岩型钨矿床2.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特征与矽卡岩型钨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也相似,因此,该矿床也可归类于矽卡岩型钨矿床,宝光矿床属于花岗岩矽卡岩型钨矿床3.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特征还与其他类型的钨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相似,因此,该矿床也可归类于其他类型的钨矿床宝光矿床矿化蚀变研究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构造密切相关,该矿床矿化蚀变带主要分布在断裂破碎带和褶皱构造带,这是因为断裂破碎带和褶皱构造带是矿化蚀变作用的有利通道,为矿化蚀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宝光矿床矿化蚀变带还分布在岩浆侵入体的接触带,这是因为岩浆侵入体是矿化蚀变作用的热源,为矿化蚀变提供了能量。
3.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构造的关系为该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成矿作用模型:1.宝光矿床矿化蚀变成矿作用模型认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花岗岩侵入、矽卡岩形成、矿化蚀变、矿石形成2.花岗岩侵入是宝光矿床成矿作用的第一阶段,花岗岩侵入提供了矿化蚀变作用的热源和矿质来源3.矽卡岩形成是宝光矿床成矿作用的第二阶段,矽卡岩是矿化蚀变作用的有利场所,为矿化蚀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矿化蚀变是宝光矿床成矿作用的第三阶段,矿化蚀变作用是矿床形成的基础,为矿石形成提供了条件宝光矿床矿化蚀变与构造: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宝光宝光矿矿床床钨钨成成矿矿机制机制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组分: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组分是CO2、CH4、N2、H2S、He、Ar和H2O2.CO2和CH4是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80%和15%左右3.N2的含量较低,一般为5%左右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和压力: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为290-350,最高可达400以上2.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化压力为0.8-1.2kbar,最高可达2.0kbar以上3.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表明宝光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高温高压流体。
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一般为3-10wt%,最高可达15wt%以上2.盐度的高低与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和压力有关,温度和压力越高,盐度越高3.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表明宝光矿床的成矿流体是盐水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酸碱度: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pH值一般为5-7,表明成矿流体是中性的2.极少数流体包裹体的pH值低于5,表明成矿流体是弱酸性的3.成矿流体的酸碱度与围岩的性质有关,围岩中碳酸盐矿物的含量越高,成矿流体的酸碱度就越高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D和18O值分别为-60至-40和4至82.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变质水3.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也可以用来推断成矿温度和压力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地质意义:1.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为宝光矿床的成矿机制提供证据2.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为宝光矿床的勘查和评价提供依据宝光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同位素组成: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宝光宝光矿矿床床钨钨成成矿矿机制机制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宝光矿床成钨岩浆源地球化学特征:1.宝光矿床成矿岩浆的母岩属于蛇绿岩-超镁铁质玄武质岩浆系列,具有低K、高Mg、高Cr、高Ni和高P2O5的特征,属于拉斑橄榄玄武岩类型。
2.成矿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现代岛弧拉斑橄榄玄武岩、中洋脊玄武岩以及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较好的对比性,表明宝光矿床成矿岩浆可能属于板块碰撞导致OCEANICPLATEslab破裂的弧后拉斑橄榄玄武岩岩浆3.宝光矿床钨矿物多呈自形或次自形颗粒状、似六角柱状、短柱状以及板状赋存在脉石或岩石矿物中,无明显定向排列,且颗粒尺寸较小,普遍小于0.1mm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1.宝光矿床不同矿物和不同岩石的系值范围较广,18O与34S值的分布无明显相关性,34S值的变化范围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与区域地质对比分析发现,宝光矿床钨成矿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异常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与金川铜镍矿床和长寿山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相似,均表现为低18O和34S值以及高Sr同位素初始值,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成矿岩浆来源和成矿机制3.宝光钨矿床中系值较低可能与蛇绿岩和混合岩体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挥发分的参与有关另外,钨成矿岩浆、围岩以及矿化流体中氧和硫同位素的交换作用也可能是导致蚀変围岩和含钨矿石中氧硫同位素系值较低的原因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宝光矿床相关成矿岩体形成时代:1.依据仰天湖东侧岩石系与北阴他、万山、薛家滩等地区岩石系对比,宝光矿床钨成矿岩浆的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晚期。
2.金沙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其南部邻区,广大地体为地中海式造山带,中生代发育了广泛的岛弧-弧后盆地构造,含有丰富的斑岩、铜镍硫化物等矿床3.宝光矿床钨成矿岩浆具有蛇绿岩特征,分布于中生代地中海式岛弧-弧后盆地构造带,成矿时间为晚三叠世晚期,成矿岩浆与岛弧拉斑橄榄玄武岩相似宝光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宝光矿床所赋存的中性侵入岩脉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REE含量为220.65379.04g/g(平均值为291.37g/g),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呈典型的轻稀土富集型2.侵入岩中稀土元素特征与雪峰武陵山-秦岭-贺兰造山带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岛弧拉斑橄榄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相似3.侵入岩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可能是由于岩浆源区的地幔楔遭受岩石圈-地幔圈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花岗岩-绿岩浆形成,从而造成稀土元素的富集宝光矿床稳定同位素测量1.宝光钨矿床位于川滇秦褶皱带东段的大渡河缝合带上,该缝合带是杨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联合大渡河缝合带南侧为藏-缅地块2.宝光钨矿床所在构造带中出露的岩石为中生代地层,从北到南依次为三叠系下-中统青龙山组、卡拉山组、沙流组及其以上的侏罗系-白垩系地层。
宝光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宝光矿床热液成矿流体演化宝光宝光矿矿床床钨钨成成矿矿机制机制宝光矿床热液成矿流体演化宝光矿床热液成矿流体演化:1、宝光钨矿床热液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富CO2流体,成矿深部热源与壳内亚稳相变及局部熔融有关,而地表浅部热源则与岩浆活动有关2、宝光钨矿床热液成矿流体的成岩成矿蚀变流体均属大气-水混合型高温富CO2流体,成矿阶段形成含F,B,S,As,Sn,Bi,Pb,Zn,Cu,Mn等金属元素的酸性流体,与围岩交互作用形成酸蚀蚀变晕,有利于成矿流体的迁移和富集,为钨矿的富集奠定了基础3、成矿阶段热液成矿流体的温度为300380、含水量为515%、压力为0.81.0KPa、盐度为8.216.3%、pH值4.24.9、fugacityofCO2为104.3、fugacityofO2为10-24.8、fugacityofCH4为10-6.2宝光矿床热液成矿流体演化热液成矿流体源区:1、宝光钨矿床热液成矿流体的源区岩浆与巨大剪切断裂带及深部构造密切相关,源区岩石受白云母化变质,形成白云母、长石、绿泥石、铁矿物、石榴子石等矿物的白云母片岩2、热液成矿流体的源区主要元素组成为SiO2(62.4%63.5%)、K2O(12.2%13.5%)、Al2O3(11.5%12.7%)、FeO+1/2Fe2O3(7.1%7.6%)、MgO(1.7%1.9%)和CaO(1.0%1.2%);稀有元素组成为Nb、Ta、Be、Co、Ni和V。
3、热液成矿流体的源区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磁铁矿和钾钠长石;含稀有元素的矿物为独居石、黑钨矿、胶铌矿、磷氯铌钙矿、电气石、独居石和绿帘石宝光矿床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