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形煤场基础施工方案.doc
13页储煤系统圆形煤场环形承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储煤系统圆形煤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环形承台结构,承台座落于桩径为400mm的载体桩上,承台面标高-1.0m,底标高-2.5m,环形承台厚1.5m环形承台内半径为42.2m,外半径为50.2m,环形承台宽8m,齿块处承台宽度9.8m承台上设一道半径为45m,厚度为0.55m圆形挡煤墙,沿挡煤墙外侧均匀布设36个扶壁柱,护壁柱底部尺寸为800×3600mm由于环形承台长达300m左右,为防止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因此沿环形承台每隔60°设一条1000宽后浇带,共计6条后浇带承台材料采用:基础混凝土C35,抗冻D150;钢筋:HRB335,主要规格为Ф12、Ф14、Ф25承台部分(-1.0标高以下)工程量如下:土方开挖:约9000 m3C10混凝土垫层:约260 m3C35抗冻D150混凝土:约3800 m3C40膨胀混凝土:72 m3钢筋:约700 吨二、施工方法1、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放线 → 土方开挖 → 浇灌垫层混凝土 → 轴线复核及弹线 → 基础钢筋绑扎 → 支基础模板 → 浇灌承台混凝土 → 拆模养护 → 涂刷冷底子油及沥青胶泥防腐层 → 基坑回填 → 后浇带施工2、测量、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从建设单位指定的原始座标点和高程控制点,将圆形煤场施工图上的五个座标,以及标高控制点引测至现场,运用纵、横两个方向的控制座标,共计4个控制点,控制点布置离开承台10m~15m为宜,用于上部工程的轴线控制。
3、土方开挖及垫层混凝土浇灌3.1 基坑开挖采取机械开挖,汽车运输至甲方指定弃土堆场,圆形煤场内不得堆土,承台外周边10m范围内堆场少量土方,以基坑回填3.2 承台底部开挖尺寸按每侧300宽工作面考虑,两侧边坡按1:0.72放坡3.3 基坑采用分段开挖,分段浇灌混凝土垫层的方式,以混凝土后浇带作为分段起始点,每浇筑一段混凝土垫层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即垫层面上弹线及轴线复核,将上部挡煤墙及扶壁柱位置确定在垫层面上3.4 以混凝土后浇带为分界线,承台共分为6个施工区段,每区段的中间齿块处设一个集水井,用于基坑排水,集水坑平面尺寸为1000×1000×800mm(深)4、钢筋工程该工程基础承台钢筋工程量大,钢筋密集,是承台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4.1 原材料4.2 钢筋加工配料4060(5860)4130137065001690(3490)4.3 钢筋连接Ф14规格的构造钢筋允许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d4.4 钢筋定位由于受力钢筋均为Ф25,根数极多,重量大,需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方能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规范规定环形承台底部钢筋采用100×100×100mm的水泥垫块,按1500m的间距严格控制,侧向采用30mm厚水泥砂浆垫块,间距控制在1200mm,确保钢筋位置正确。
a、内侧受力钢筋共65Ф25,分13层布置,每层5根,采取如下图所示的方式固定,固定架采取Ф25钢筋,先将固定架以1500mm的间距焊接于环形承台箍筋上,再绑扎主筋61.5与大箍筋焊接108×11=11881370120.5500b、外侧受力筋共52Ф25,分13层布置,每层4根,采取如下图所示的方式固定,固定架采用Ф25钢筋,间距1500mm与大箍筋焊接61.5108×11=11881370120.5100400 承台内挡煤墙上环向主筋为36Ф25,分3层布置,每层12根,采取如下图所示的方式固定,固定架采用Ф25钢筋,间距1500mm与大箍筋焊接与大箍筋焊接10013201001001001350后浇带加强钢筋每处26Ф25,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式固定,固定架采用Ф25钢筋,每一后浇带处设2片固定架,之间距离为2000mm,与环形承台大箍筋焊接3707002202002002002006375扶壁柱受力主筋为每边36Ф25,分3排布置,为确保钢筋排间,每两排主筋之间以Ф25钢筋予以隔断,隔断筋长度为750mm,坚向间距为1500mm,扶壁柱主筋与隔断筋绑扎牢固,确保主筋的排距,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所有固定架与承台大箍筋焊接牢固基础承台上部钢筋为了确保不变形和绑扎牢固,增设支撑钢筋Ф25,采取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支撑,支撑架间距1500mm22014501005、模板工程5.1 本工程环形承台内外侧采用300×1500mm组合钢模板,两端后浇带处采用木胶合板模板,钢模板系统采用三道弧形钢管支撑,以Ф12对拉螺栓固定,Ф12对拉螺栓间距为水平方向@900,竖直方向分上中下三道,间距@7005.2 模板进场后,派专人将模板表面清除干净后,并涂刷模板隔离剂5.3 支模质量要求: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 mm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项 目 名 称允许偏差值(mm)轴线位移5标高+5,-5截面尺寸+2,-2垂直度4表面平整度35.4 技术措施: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施工作业要求5.5 模板拆除6、混凝土工程该工程混凝土除垫层外均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送至浇筑部位6.1 承台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混凝土采用在现场机械搅拌的方法,基坑土方每完成一段,随即进行桩头处理,并立即浇筑C10垫层混凝土,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或人工捣实,表面要求平整。
6.2 环形承台混凝土施工﹪配置cm左右,混凝土的运输采用9m3的搅拌运输车,输送车在装料、运输过程中,要不停地进行缓慢地转动,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且避免产生离析现象°设一条后浇带,分隔成6个部分进行浇筑以相临后浇带之间段为每一施工段,分块浇筑,每块混凝土方量为约640m3混凝土浇筑根据搅料、输送和浇筑能力,采用分层连续一次浇筑完毕,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满足如下要求:a、下料时混凝土输送软管要插入到离浇筑面1m距离,以防止离析和分离现象b、下料厚度不得超过500mm,且前后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c、下料前输送泵必须用砂浆洗泵,洗出的砂浆接回搅拌站重新和混凝土一起搅拌均匀后在使用,以避免浪费d、为防止泵送意外阻管造成停顿,施工现场需设临时应急人工上料通道³的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在装料、运输过程中,要不停地进行缓慢转动,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且避免产生离析现象6.3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应根据气温实际情况进行养护,白天采用洒水养护,夜间采用麻袋覆盖,并安排专人负责5.4 环形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基础混凝土量大,在凝固过程中结构内部会产生大量水化热,为控制结构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a、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应小于45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
b、混凝土拌制时掺合适量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保水性,降低水化热c、选择合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粗细骨料,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的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d、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每层厚度200mm~300mm,并注意在混凝土初凝前接上一层混凝土采用二次下料,二次振捣,尽量消除混凝土沉缩e、混凝土浇捣完后,排除表面泌水,并及时做好保温保湿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采取长时间的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驰效应”f、混凝土结构内部测温采取埋设三层钢管共计12个点,用水灌满,然后用温度计测温的方式,准确测量内部温度,根据内外温差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温控措施g、因本地日夜温差较大,混凝土面采用麻袋覆盖,避免内外温差过大三、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1、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1 各施工程序的安排,一切以保交安,保控制节点为目标,采取平行作业,建安立体交叉施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空间1.2 在施工过程中,密切与业主、总承包商、设计、监理等单位联系,做到隐蔽工程及时验收,工程及时交安,减少工序交接停歇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1.3 一次投入大量的周转材料,其中模板1000m2,钢管50t,扣件10000个,以满足全线施工需要1.4 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施工人员待遇,调动工人积极性,加强思想教育,发扬主人翁精神,对关键工序每天两班连续作业,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劳动效率2、质量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2.1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前做好施工部位技术交底,并在实施过程中跟踪检查分项工程验收标准:钢筋制、安质量标准检验项目质量标准钢筋品种和质量按设计要求并持有材质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钢筋的规格和数量及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表面质量表面应平直、洁净,不应有损伤,油渍、漆污、片状老锈和麻点等主筋保护层偏差±10钢筋网片绑扎质量不允许有变形、松扣、缺扣等现象模板制、安质量标准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合格优良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禁产生不允许的变形模板接缝宽度≤2.5≤1.5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基本无粘浆,隔离剂涂刷基本均匀无粘浆,隔离剂涂刷均匀模板内部清理基本干净无杂物干净无杂物轴线位移≤5标高偏差±5截面尺寸偏差±10垂直度偏差≤10表面平整度≤5相邻两板面高低差≤2a、搞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测量定位放线由专业人员进行,采用经纬仪从上部验收合格的控制网引点,并作出测量放线成果图,经监理实测实量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下道工序施工。
b、拌计量要严格按配合比执行,配合比由试验室出具,不准使用非法定计量器具c、特殊工种、主要工种无证不准上岗d、工序之间要有明确的交接手续,不执行者由质量员及现场工长强制执行,报请总承包方验收前,严格执行“三检”制度2.2 安全保证措施⑴ 划分安全区域,进入作业区域的工作人员应戴好安全防护用具,作业班组每天上班前由班长检查“三穿一戴”情况⑵ 醒目的地方设置安全检查及监督工作⑶ 钢管支撑及基坑周围应设防护栏杆,搭设和拆除都要按技术交底执行⑷ 搞好用电安全管理现场接线开关箱、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有防雨、漏电保护措施临时用电线路一定要安全,电工必须持证,所有用电线路的拆卸一定要由专职电工操作⑸ 二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⑹ 高处作业拆除或清扫时,严禁掉落物件和投掷物件⑺ 工作前严禁饮酒⑻ 严禁在非指定的施工区内吸烟⑼ 特殊工种作业严禁他人操作⑽ 工完料尽场地清⑾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现场放置整齐,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平台、通道等施工中剩余的边角料必须及时清理,消灭“五头”(木头、烟头、电焊头、钢筋头、铁丝头),无“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