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初中分层走班下的学生行政班归属感的培养.docx
6页浅谈初中分层走班下的学生行政班归属感的培养 摘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感是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实现自我实现的必要铺垫在初中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个别科目上被划分为AB两个层次,在其他学科上仍然回到行政班上课本文便在在该情境下,从实际经验出发,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对行政班的归属感关键词:AB分层,走班制,归属感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个性差异突出的成长阶段面对兴趣爱好、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多元智力结构迥然相异的学生,不少学校顺势推进分层教学,从而适应学情,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初中阶段有多门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学校常选择一到两门学科走班例如在数学和英语共同走班的模式下:把两个行政班联合一组,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由同一个教师负责两个层次的教学,但A层教学内容难度高于教学大纲的标准,B层则基本持平在学习数学和英语课程时,学生走班上课;在学习其他课程时,学生仍然回到行政班分层走班后,教学过程出现空间的流动性和人员的不稳定性,学生交往范围扩大同时,根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对行政班的集体意识缺乏,归属感降低,班集体的凝聚力逐渐下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明,归属与爱是人的正常情感需求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此,我们更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行政班中获得归属感结合实际走班工作中有关经验,我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1. 正确认识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分层走班的创新模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归属感下降等等心理问题其本质原因是各方对分层走班的错误理解分层是为了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给学生“打标签”,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能够促进他们对班集体的接纳和认同有些学生也会误解分层的含义有部分A层次的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心理焦虑,也有部分A层次的学生骄傲自满,看不起其他同学;有部分B层次的学生觉得自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自暴自弃,游离在集体活动之外我们要正确理解分层走班的模式,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参照学生成绩和个性特点,综合家长和班主任的意见确定学生层次此外,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做到流动分层小黄同学在调研测试后被分到了A层,但他找到做为班主任的我,主动要求去B层学习。
我很诧异,询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A班作业比B班多,且难度大,担心完成不了,竞争不过班里其他学生我对他说:“分层是为了找到更适合你的学业的模式同学之间当然会有竞争,但也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我建议他去试听一节课课后小陈主动找到我,决定继续留在A层初中生年级较小,心理状态和成年人有巨大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不深刻作为教师,不能粗暴的告诉学生“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而是聆听学生的想法,耐心宽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2. 及时进行个别心理调适教师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初中生的情绪复杂多变,常见的小事可能变成导火索,随时会爆发心理问题在分层走班的模式下,更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和调适,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觉得集体排斥自己,甚至失去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小代同学在一次分层流动时,从A班换到了B班我教数学,小代同学是我的行政班课代表之一他得知分层结果后,上课常常走神,工作态度不如从前他告诉我,是觉得自己成绩退步,作为课代表不能被班里人认可,同学们会偷偷不服气我鼓励他继续履行职责一方面,我在行政班大力肯定课代表对于班级工作的付出和努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班多次喊他回答问题,表扬他。
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尊重、认可小代,使他快速恢复了以往的状态学生在学习之路上,总会碰到一些挫折和困惑在分层走班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层次流动或者身边同学的层次流动,周遭环境改变,学生难免会不适应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谈话交流,帮助学生拥抱变化,和班集体心理相容3. 做好班主任工作,完善班级常规管理 在走班期间,我们要做好班级卫生、纪律、眼保健操等常规检查工作优秀的集体拥有极大的向心力,会自发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在数学和英语共同走班的模式下,两个行政班在数英上课期间,是联合起来、难分你我的我身兼班主任与数学老师两个身份,而与我组成一组的另一个行政班的班主任恰好又是英语老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两个行政班的关系无疑更加密切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一起强调了走班的纪律,例如上课提前准备好教材资料,走班期间不回原教室,不得乱翻原座位学生的物品,下课后清理桌面等等我们两个班级会互相学习班级常规公约,各种任务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的交流也会经常进行慢慢的,两个班的学生互相熟悉,上课状态更加认真专注学生在情感上由一个小班级升华为更大的班级,不再因为换教室走班而害怕慌张,把上课的关注中心由“分层现象”转移到知识领会上学生内心深处对大班级的认可会反哺到行政班的管理中。
学生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增强对行政班的归属感4. 活动育人,增加归属感在数学课和英语课上,同一个行政班内的A层学生与B层学生不再在一个教室上课,学习方法、作业、评价均有不同这种差别是造成部分学生对行政班归属感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反之,如果我们在某些教育活动能够打破层间壁垒,促进沟通,自然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活动例如在学完函数一章后,我组织了一场画思维导图的活动,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对这次的任务很感兴趣,交上了很多份优秀作品我在行政班公开展示了这些作品B层学生看到了A层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内化,A层学生看到了B层学生的勤恳认真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发现同学的亮点,才能互相尊重认可此外,数学科组举办了趣味数学大赛,主要项目有分享数学家故事、含数字的成语游戏、限时答题等英语科组举行了书法大赛,评价不参考英语基础的好坏,仅以书写认真规范与否为标准各活动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自发报名,积极参与,为了自己的行政班奋勇拼搏一场活动举行下来,既提高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又增进了同学关系,无形之间渗透了归属感与爱的教育。
总之,作为参与分层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应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导向,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做好有爱的教育参考文献:1. 杨玉飞,胥建军.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0(15):116-117.2. 武姗姗. 初中分层走班制下的学生班级归属感研究[D].郑州大学,201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