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麻油及聚合亚麻油相关知识应用.doc
6页亚麻油及聚合亚麻油相关知识亚麻油相关知识亚麻油又名亚麻仁油、亚麻籽油、胡麻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干性油 亚麻油取自亚麻树的种子亚麻属于亚麻科亚麻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植株性状和用途分为纤维用、油用和纤维与油兼用三个类型,其中油用和兼用型是作为油料作物进行栽培的亚麻原产于中亚的波斯湾、黑海及里海一带,公元前就被移植到埃及,欧洲等地区中国的亚麻是公元前 2 世纪时汉代张赛从西域引进的,以后在中国各地推广种植,成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亚麻性喜冷凉,能耐低温,生育期短,一般为 80~100 夭,是适于高寒地区栽植的经济作物世界亚麻的主要栽植国家有加拿大、阿根廷、前苏联、中国、美国以及印度等其中加拿大和阿根廷是亚麻油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油用亚麻的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栽培最多的是甘肃、新疆、山西、内蒙古、宁夏和河北 6 个省区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陕西、 四川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栽培,是这些省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油用亚麻植株较矮,一般为 20 一 50cm亚麻的果实属茹果,近似球形,长约 6 一 9mm,宽约 6 一 7mm,共 有 5 室,每室分 2 格,成熟时从顶端裂开内含的种子为扁卵圆形,暗褐色,有光泽,表面光滑。
茹果和种子的数量因亚麻品种而异,油用亚麻比纤维用亚麻茹果大而多,约为 15~20 个,内含种子 5 一 20 粒,种子一般长约 3 一 4mm,宽 2 一 3mm,厚约 0.snun,每千粒约重 7~9g其种子壳重约占总重的 20~45%整粒种子的含油量随地理状况和耕作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 29 一 90%种子中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约为 23 一 27%)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对亚麻籽的出口标准规定为最低含油量(湿基) 应不小于 37%亚麻籽的种皮外壳比较坚硬光滑,因种子内不饱和酸含量高,在水分大和温度高的情况下,容易酸败变质,影响出油率,故亚麻籽的贮存运输必须妥善处理由亚麻种子提取亚麻油一般不脱壳,因种子外壳也含有约17~20%的油脂亚麻油呈金黄色,有特殊气味,经过脱臭后的油有时仍有回味现象由于种壳还含有较多量蜡质,制油时溶于油中,在低温下生成白色沉淀,种子中还含蛋白质、磷脂和胶状物,在提取时都存留在油中,因此直接提取得到的亚麻油(通称毛油)含杂质较多,必须经过精制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亚麻油的化学组成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脂肪酸总含量的 80%以上,而且主要是不饱和度高的亚麻酸(即十八碳一 9,12 ,15 一三烯酸),因此碘值高达 180 一 205,干性好,多年来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非共扼型干性油,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
亚麻油的化学组成随亚麻的产地、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其理化性质也随之有所变化,一般是寒带地区出产的亚麻油比温带地区出产的油碘值高,凝固点和熔点则较低 世界的亚麻籽产量,据 1986~198 了农业年度的统计约为 2876kt,以加拿大产量最多,达到 IO7Okt,为亚麻籽的主要出口国中国的亚麻籽产量约为 120kt,世界亚麻油总产量约为 660kt中国亚麻油产量约在 20kt在中国西北地区,亚麻油是食用油品种之一,一部分作为工业用油亚麻油的主要分类有:亚麻原油 、精炼亚麻油 、聚合亚麻油(吹风油,氧化聚合油,聚合亚麻油) 、沸制亚麻油 亚麻油原油Row linseed oil亚麻籽经过破碎,在 70 ℃下初次压榨得到粗油;粗油再经过脱蜡处理,除去在储存过程中会促进脂肪酸水解、氧化的成分,即得到亚麻原油特点:干性油用途:表面涂装,其他衍生物的原料适用范围:水泥制造,纺织品,密封剂,铸造产品,粘合剂,皮革处理剂,刹车衬套,上光剂,油毯,动物保健品,精炼油和沸制油的原料色值(Max) 酸值 含水量(%,Max) 碘值 密度(20℃,g/mL) 黏度(20℃,dPa?s) 特性亚油原油 12.0 4.0 0.2 175 0.930 0.5 干性精炼亚麻油Refined linseed oil油脂含有自然色素(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为主),部分在脱蜡过程中已经被除去,难挥发性成分只能通过后续的漂白处理过程被漂白剂或活性炭吸收。
油脂被加热到 90-120 ℃,加入一定量的漂白剂,经过一定时间后过滤,即得到清澈、明亮、除臭的精炼油主要应用:涂料工业(生产醇酸树脂,清漆等)/亚定油(热聚合油)工业革命前,将原料油置于露天的玻璃罐中经紫外光催化聚合而得聚合油这个过程非常慢,有时候需要几年才能达到需要的黏度故称“stand oil”现在,改用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等条件,使其聚合(没有通空气氧化)主要应用:油墨工业色值(Max) 酸值 含水量(%,Max) 碘值 密度(20℃,g/mL) 黏度(20℃,dPa?s) 特性精练亚麻油 4.0 1.0 0.1 175 0.930 0.5 透明度最高(碱精练亚麻油)脱腊精练亚麻油 4.0 脱色精练亚麻油 3.0亚麻油衍生物 吹制亚麻油(吹风油,氧化聚合油)Blown linseed oil又名吹风油,由甘油三酸酯与氧连接形成的氧化聚合体组成。
它是精炼油(或亚麻原油)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通入空气),控制一定温度反应而得黏度可选(1 – 60 Poise),具有特殊的比重和活性与热聚合油相比,吹制亚麻油颜色较深、酸性较强 主要应用:格丽斯擦拭剂,亮漆,墙漆,油墨,纸张等;木材、金属等表面防护色值(Max) 酸值 含水量( %,Max) 碘值 密度(20℃,g/mL ) 黏度(20℃,dPa?s ) 特性VEONOX 系列 8.0-12.0 5.0-7.0 — 145 - 125 0.960 – 0.980 1 – 60 Poise(黏度可选:5 个型号) 黏度可选亚定油(聚合油)Veopol 系列 8.0 12.0 — 110 0.960 1 – 300 Poise(黏度可选:14 个型号) 黏度可选范围广黏度稳定中性/干性好/稳定性颜色较深涂料,配方, 弱酸性快干性 活性分散性沸制亚麻油Boiled linseed oil在油脂氧化聚合的过程中,加入了催干剂——与油脂分子结合。
沸制油相当于吹制亚麻油中加入了吹干剂其干性最快色值(Max) 酸值 含水量(%,Max) 碘值 密度(20℃,g/mL) 黏度(20℃,dPa?s) 特性(氧化聚合油+催干剂)VEOLIN 系列 17.0 5.0 — — — 0.6 – 0.8 (黏度可选:4 个型号)黏度低/干性最快油脂类型色值(Max)酸值 含水量(% ,Max) 碘值 密度 粘度 20℃,dPas 特性亚麻油原油 12.0 4.0 0.2 175 0.930 0.5 粘稠状液体精炼亚麻油 4.0 1.0 0.1 175 0.930 0.5 清澈、明亮的精炼油碱精练亚麻油 4.0 1.0 0.1 175 0.930 0.5 清澈、明亮的精炼油脱腊精练亚麻油 4.0 1.0 0.1 175 0.930 0.5 清澈、明亮的精炼油脱色精练亚麻油 3.0 1.0 0.1 175 0.930 0.5 清澈、明亮、除臭的精炼油吹制亚麻油(吹风油/氧化聚合油) )8.0-12.0 5.0-7.0 __ 145-125 0.960 – 0.980 1 – 60 Poise(黏度可选:5 个型号) 与热聚合油相比,吹制亚麻油颜色较深、酸性较强。
亚定油(热聚合油) 8.0 12.0 — 110 0.9601 – 300 Poise(黏度可选:14 个型号)颜色较深涂料配方, 弱酸性快干性 活性分散性沸制亚麻油 17.0 5.0 — — --- (黏度可选:4 个型号) 黏度低/干性最快用 途: 亚麻油易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不溶于油、溶剂的坚韧薄膜,是优质干性油约占总量三分之二以上的亚麻油用于涂料、印刷油墨、油布、油纸的生产等亚麻油经热聚合或氧化聚合反应可制得干燥性能优良的聚合油,热聚合油可用作调墨油调整印刷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并可调节油墨的光泽和干燥性亚麻油发生共轭化反应制取的共轭化油可显著改善涂膜的耐水、耐碱性、亚麻油与多元醇、多元酸进行酯交换、酯化反应可制得醇酸树酯,是树脂涂料的代表品种亚麻油在涂料上的应用油清:干性油经过氧化或聚合提高了干燥能力,再加入催干剂就成为清油单独的氧化油或聚合油也是制造油基树脂漆的中间产品氧化油由于耐久性较差,除个别用途外,已很少使用除桐油外,制造油基树脂漆的干性油一般都需经过预聚合,否则在与桐油混合炼漆时工时延长,漆膜的干燥不良,并使许多性能变坏所以亚麻油、梓油等于性油都要先制成聚合油后方可用于制漆。
聚合油:聚合油系由精制的干性油经高温热炼逐渐稠化而得炼制聚合油的温度一般在 280-300℃,温度过低,聚合作用迟缓;反应温度过高,则油容易分解,促使颜色、酸值、损失及杂质均增加熬炼时如接触空气有氧化作用伴同发生,所以最好在负压下或通入二氧化碳、氮气等隔绝空气这样一方面能带去裂化产物,一方面可防止氧化作用,使所得聚合油颜色较浅,酸值降低聚合油的分子结构一般以碳-碳链连接,较少亲水性的羟基及过氧化基团等,从而提高了油膜的抗水性及耐久性油经聚合后相对密度、粘度、酸值、折射率(桐油例外)均增加,碘值则下降通常生产条件下都有空气进入,因而油的羟值也增大表 5-38为亚麻油在空气中进行高温聚合时各项指数逐渐变化的情况聚合油除用于制造清油外,主要用于制造油基树脂漆聚合度低的聚合油,粘度一般在 1-1.5Pa·s,用于和桐油及硬树脂一起高温熬炼,或作油基树脂色漆的展色剂聚合度高的聚合油,粘度在 10Pa·s左右,专门用作以桐油为主的油基树脂漆料熬炼至终点时的冷却油这类漆在高温下达到终点粘度时反应放热,聚合非常迅速,如不及时降温就有成胶的可能这时加入少量高粘度的冷聚合油,可以有效地控制终点粘度聚合油与氧化油比较,优点是涂刷时不易流挂,漆膜保光性好,成膜坚韧,耐水性、耐候性也比氧化油强。
缺点是涂刷易有刷痕,不易润湿制造聚合型清油可使用桐油、梓油、亚麻油等干性油,如使用半干性油(如豆油等),则需并用 30%以下的桐油半干性油应先预聚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桐油一起聚合至规定粘度,以免桐油聚合过度,造成两种油粘度相差悬殊,产生漆膜不干,干后发粘等弊病油的聚合可加入氧化铅、醋酸铅及相应的锰盐作催化剂,但容易使产品的颜色增深聚合油采用密闭的不锈钢反应釜制造,通入二氧化碳或氮气可提高产品质量保温过程中一般不需搅拌,反应釜盖上应设有排烟装置深圳市九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亚麻油产品技术标准:亚麻油及油墨辅助材料技术指标1、精炼亚麻油技术指标检验项目 技术标准折射率(20℃) 1.4785~1.4840碘值(韦氏法) g1/100g ≥175酸值 mg KOH/g ≤0.5色泽(铁钴比色法) ≤8#水分及挥发物 % ≤0.10杂质 % ≤0.10含皂量 % ≤0.03皂化价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