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东:用科技创新为发展添翼.docx
5页施伟东用科技创新为发展添翼 孙薇任何从内心暴发出来的力量,都不可能事先存在于我们身上,那么施伟东教授的开挂人生,缘于他经年的勤奋刻苦和使命感在化学这个神奇的领域里,没有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经验,所有的经验乃是一个吸收和同化的过程———一场精致的经验之旅施伟东,现任镇江市侨联副主席,民革镇江市委会副主委,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第十一届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拥有高实力海外求学背景的他,放弃了国外丰厚的工作条件,回国从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成为镇江市科技创新领域杰出贡献者优异成绩,留学归国2007年,施伟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张洪杰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纳米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因此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奖学金的资助下,进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博士后,2010年,他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下以“洪堡学者”的身份在德国科隆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性能方向。
两次海外求学经历,开拓了他的国际视野,结交了国际同领域的高水平同行,为他今后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1年德国归来后,施伟东被江苏大学以高端人才引进在化学化工学院工作期间,他的科研能力得到施展近年来,施伟东组建的科研团队针对当前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技术中存在效率低,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为实现高效稳定光电分解水制氢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推动太阳能综合利用前沿领域的新发展施伟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效能量转换等研究领域的重要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统计他人引用31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8篇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提出的复合光电极微观混合构筑路线被同行广泛采用;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都大篇幅地多次肯定了其意义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其中3项已转让企业,年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分别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优秀奖施伟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德科学中心中德合作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础性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等。
勤奋努力,治学严谨今年39岁的施伟东被学校任命为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成为目前江苏大学最年轻的院长年纪轻轻就在学术上有如此成就,开挂的人生令人羡慕,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开挂人生,是多年勤奋努力的厚积薄发到江苏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后,施伟东一心扑在科研项目上,他花五年时间精心组织、定向招聘,引进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才,创建了一支老中青梯队完整、海内外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团队在施伟东的带领下,团队围绕新型纳米材料开展系统深入的科研攻关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两个博士点学科、江苏省水杨酸工程技术中心及校院科研平台,将纳米材料宏量制备方法设计、放大过程规律探索、材料能量转换功能强化三个环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围绕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设计-宏量生产-功能强化-实际应用”这一主线开展系统深入的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江苏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计划、江苏特聘教授毛宝东就是施伟东引进来的,毛教授说,施伟东作为江苏省领军人才,对科研的洞察能力强,对科研方向的把握十分准确施伟东担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后,行政事务多了起来,可他坚持每周参加学院的课题研讨,即使活动持续到夜里十一二点,他也不厌烦。
课题组的李娣老师回忆,有一次,课题组学术讨论活动定在晚上7点举行,那天刚好是施伟东出差回来,火车下午六点多到镇江,大家都以为,施院长来不及参加讨论活动了,可是7点一到,风尘仆仆的施伟东准时出现在会议室,细心的同事们发现,他为了不迟到,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身为院领导,却没有领导架子,这是科研组的同事对他最直观的印象,施伟东经常主动帮同事们做一些小事,比如,给同事们当司机施伟东团队申请江苏省双创项目期间,经常要往返南京和镇江之间,都是他自己开车带着组员跑,而且,他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过这些小事,好像本来就是应该自己做的一样,反而是同事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铭记教師使命,关爱学生成长年轻有为的施伟东身后有很多光环,但是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大学教师的使命与职责,多年来,他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做学业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在今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和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的好成绩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更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们说,在实验室经常能够看到施院长的身影,他常常反复叮嘱学生,到实验室来一定要穿白大褂、接触化学药品要戴手套、做实验时注意安全今年9月,来自内蒙古的乔小磊开始了他江大的研究生生涯,不过,他考上的并不是全日制研究生,按照招生规定,学校不安排住宿,这让人生地不熟的乔小磊十分郁闷。
施伟东知道了这一情况,多方联系,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小房子,把包括乔小磊在内的四名非全研究生全部安排了住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施伟东再次到住宿地看望他们时,发现条件还是不尽人意,施伟东就主动帮学生买了新床,新被子,让他们能够更安心地学习更让乔小磊感动的是,施院长还找四名非全学生多次谈心,鼓励他们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全日制就有压力,从思想上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努力拼搏,改变自己命运责编 郭博文)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