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几种菌种的保存及复苏方法.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1144846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4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几种菌种的保存及复苏方法(含扩增方法) 定期移植法,亦称传代培养保藏法,包括斜面培养、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是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最适条件下培养,待生长充分后,于4~6℃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的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培养基制备1.1 器皿准备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所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如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烧杯、吸管等,经洗涤、干燥、包装、灭菌后使用1.2 溶解培养基配料  先在烧杯中放适量水,按培养基配方称取各项材料,依次将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材料加入水中溶解,最后加足水量,搅拌均匀1.3 调pH值  配料溶解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根据要求加稀酸(0.1mol/L盐酸)或稀碱(10%氢氧化钠)调pH值加酸或碱液时要缓慢、少量、多次搅拌,防止局部过碱或过酸而导致测量不准确和营养成分被破坏1.4 加凝固剂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凝固剂,如琼脂、明胶等将凝固剂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融解,再补足所蒸发水分1.5 过滤分装  在二层纱布中间夹入脱脂棉,将配好的培养基趁热过滤并分装斜面培养基分装量约为试管高度的四分之一(4~5mL),穿刺培养基分装量以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

      分装过程中勿使培养基沾污管口,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1.6 包扎标记  将试管加棉塞,外面包扎一层牛皮纸或铝箔并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1.7 灭菌  根据要求将培养基灭菌,通常蒸汽灭菌为121℃,15~20min1.8 斜面摆放  灭菌后及时摆放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管长的二分之一为宜1.9 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作无菌检验,通常30℃培养1~3天无菌检查合格后将其保存于4℃下备用2 接种2.1 斜面接种2.1.1 点接  把菌种点接在斜面中部偏下方处适用于扩散型生长及绒毛状气生菌丝类霉菌(如毛霉、根霉等)2.1.2 中央划线  从斜面中央自下而上划一直线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2.1.3 稀波状蜿蜒划线法  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之”字形线适用于易扩散的细菌,也适用于部分真菌2.1.4 密波状蜿蜒划线法  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密“之”字形线能充分利用斜面获得大量菌体细胞,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2.1.5 挖块接种法  挖取菌丝体连同少量培养基,转接到新鲜斜面上适用灵芝等担子菌类真菌2.2 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从原菌种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体,从柱状培养基中心自上而下刺入,直到接近管底(勿穿到管底),然后沿原穿刺途径慢慢抽出接种针。

      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2.3 液体接种  挑取少量固体斜面菌种或用无菌滴管等吸取原菌液接种于新鲜液体培养基中3 培养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至细胞稳定期或得到成熟孢子细菌培养温度一般为30~37℃,真菌培养温度一般为25~28℃4 保藏  培养好的菌种于4~6℃保存,根据要求每3~6个月移植一次某些菌种,如芽裂酵母,阿舒假囊酵母,棉病囊霉等,须1~3个月移植一次  保藏湿度用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为50%~70%  斜面菌种应保藏相继三代培养物以便对照,防止因意外和污染造成损失液体石蜡保藏法  亦称矿物油保藏法,定期移植保藏法的辅助方法是指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最适条件下培养至菌种长出健壮菌落后注入灭菌的液体石蜡,使其覆盖整个斜面,再直立放置于低温(4~6℃)干燥处进行保存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液体石蜡的准备  选用优质化学纯液体石蜡,将液体石蜡分装加塞,用牛皮纸包好,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灭菌:  121℃湿热灭菌30min,置40℃恒温箱中蒸发水分,经无菌检查后备用  160℃干热灭菌2个小时,冷却后,经无菌检查后备用2 斜面培养物的制备  参照定期移植法。

      3 灌注石蜡   将无菌的液体石蜡在无菌条件下注入培养好的新鲜斜面培养物上,液面高出斜面顶部1cm左右,使菌体与空气隔绝4 保藏4.1 注入液体石蜡的菌种斜面以直立状态置低温(4~6℃)干燥处保藏,保藏时间2~10年4.2 保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如培养基露出液面,应及时补充无菌的液体石蜡5 恢复培养  恢复培养时,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沙土管保藏法  是载体保藏法的一种将培养好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用无菌水制成悬浮液,注入灭菌的沙土管中混合均匀,或直接将成熟孢子刮下接种于灭菌的沙土管中,使微生物细胞或孢子吸附在沙土载体上,将管中水分抽干后熔封管口或置干燥器中于4~6℃或室温进行保存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沙土管制备  将河沙用60目过筛,弃去大颗粒及杂质,再用80目过筛,去掉细沙用吸铁石吸去铁质,放入容器中用10%盐酸浸泡,如河沙中有机物较多可用20%盐酸浸泡24小时后倒去盐酸,用水洗泡数次至中性,将沙子烘干或晒干  另取地面下40~60cm非耕作层贫瘠且粘性较小的土,研碎,100目过筛,水洗至中性,烘干  将处理后的沙、土按质量比2∶1混合。

      混匀的沙土分装入安瓿管或小试管中,高度为1cm左右,塞好棉塞,121℃湿热灭菌30min  随机抽取灭菌后的砂土管若干支,无菌条件下取少许砂土至营养肉汁培养基中,30℃培养24小时,检查无微生物生长后方可使用2 斜面培养物的制备  参照定期移植法3 制备菌悬液  向培养好的斜面培养物中注入3~5mL无菌水,洗下细胞或孢子制成菌悬液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均匀滴入沙土管中,每管0.2~0.5mL放线菌和霉菌可直接挑取孢子拌入沙土管中4 干燥  真空抽去沙土管中水分5 保藏  将沙土管用火焰熔封后存放于低温(4~6℃)干燥处保藏,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菌种存活性及纯度或将沙土管直接用牛皮纸或塑料纸包好,置干燥器内保存   保藏时间2~10年6 恢复培养  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冷冻干燥  将微生物冷冻,在减压下利用升华作用除去水分,使细胞的生理活动趋于停止,从而长期维持存活状态  操作步骤如下:好氧菌冷冻干燥管的制备1 安瓿管准备  安瓿管材料以中性玻璃为宜清洗安瓿管时,先用2%盐酸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浸泡至pH中性,干燥后、贴上标签,标上菌号及时间,加入脱脂棉塞后,121℃下高压灭菌15-20分钟,备用。

      2 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  保护剂种类要根据微生物类别选择配制保护剂时,应注意其浓度及pH值,以及灭菌方法如血清,可用过滤灭菌;牛奶要先脱脂,用离心方法去除上层油脂,一般在100℃间歇煮沸2-3次,每次10-30分钟,备用3 冻干样品的准备  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细胞培养至静止期或成熟期,进行纯度检查后(参见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技术规程》(试行)),与保护剂混合均匀,分装微生物培养物浓度以细胞或孢子不少于108-1010个/ml为宜(以大肠杆菌为例,为了取得每毫升1010个活细胞菌液2毫升-2.5毫升,只需10毫升琼脂斜面两支)采用较长的毛细滴管,直接滴入安瓿管底部,注意不要溅污上部管壁,每管分装量约0.1-0.2毫升,若是球形安瓿管,装量为半个球部若是液体培养的微生物,应离心去除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与保护剂混匀,再分装于安瓿管中分装安瓿管时间尽量要短,最好在1-2小时内分装完毕并预冻分装时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操作4 预冻  一般预冻2小时以上,温度达到-20℃到-35℃左右5 冷冻干燥  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  将冷冻后的样品安瓿管置于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开始冷冻干燥,时间一般为8-20小时。

      6 真空封口及真空检验  将安瓿管颈部用强火焰拉细,然后采用真空泵抽真空,在真空条件下将安瓿管颈部加热熔封熔封后的干燥管可采用高频电火花真空测定仪测定真空度7 保藏  安瓿管应低温避光保藏8 质量检查  冷冻干燥后抽取若干支安瓿管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如存活率、生产能力、形态变异、杂菌污染等厌氧菌冷冻干燥管的制备  主要程序与需氧菌操作相同,注意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保护剂使用前应在100℃的沸水中煮沸15分钟左右,脱气后放入冷水中急冷,除掉保护剂中的溶解氧复苏方法—— 先用70%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 将安瓿管顶部烧热,—— 用无菌棉签沾冷水,在顶部擦一圈,顶部出现裂纹,用挫刀或镊子颈部轻叩一下,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 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使用无菌吸管移入新鲜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80℃低温冷冻保藏  将菌种保藏在-80℃冰箱中以减缓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行冷冻的一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安瓿管的准备  安瓿管材料以中性玻璃为宜清洗安瓿管时,先用2%盐酸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浸泡至pH中性,干燥后、贴上标签,标上菌号及时间,加入脱脂棉塞后,121℃下高压灭菌15-20分钟,备用。

      2 保护剂的选择和准备  保护剂种类要根据微生物类别选择配制保护剂时,应注意其浓度及pH值,以及灭菌方法如血清,可用过滤灭菌;牛奶要先脱脂,用离心方法去除上层油脂,一般在100℃间歇煮沸2-3次,每次10-30分钟,备用3 微生物保藏物的准备  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细胞培养至静止期或成熟期,进行纯度检查后(参见科技部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联合管理办公室文件《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技术规程》(试行)),与保护剂混合均匀,分装微生物培养物浓度以细胞或孢子不少于108-1010个/ml为宜(以大肠杆菌为例,为了取得每毫升1010个活细胞菌液2毫升-2.5毫升,只需10毫升琼脂斜面两支)采用较长的毛细滴管,直接滴入安瓿管底部,注意不要溅污上部管壁,每管分装量约0.1-0.2毫升,若是球形安瓿管,装量为半个球部若是液体培养的微生物,应离心去除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与保护剂混匀,再分装于安瓿管中分装安瓿管时间尽量要短,最好在1-2小时内分装完毕并预冻分装时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操作4 冻结保藏  将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置于-80℃冰箱中保藏5 复苏方法  从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快速摇动。

      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约需50秒-100秒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液氮超低温保藏  液氮超低温保藏技术是将菌种保藏在-196℃的液态氮,或在-150℃的氮气中的长期保藏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130℃以下新陈代谢趋于停止而有效地保藏微生物  操作步骤如下:1 安瓿管或冻存管的准备  用圆底硼硅玻璃制品的安瓿管,或螺旋口的塑料冻存管注意玻璃管不能有裂纹将冻存管或安瓿管清洗干净, 121℃下高压灭菌15-20分钟,备用2 保护剂的准备  保护剂种类要根据微生物类别选择配制保护剂时,应注意其浓度,一般采用10-20%甘油3 微生物保藏物的准备  微生物不同的生理状态对存活率有影响,一般使用静止期或成熟期培养物  分装时注意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菌种的准备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刮取培养物斜面上的孢子或菌体,与保护剂混匀后加入冻存管内;  接种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后取菌悬液与保护剂混合分装于冻存管内;  将培养物在平皿培养,形成菌落后,用无菌打孔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