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天鹅”事件的应对策略本科毕业论文.doc
10页目 录一、引言 1二、“黑天鹅”事件研究综述 1(一)“黑天鹅”事件的起源 1(二)“黑天鹅”事件现状 1三、“黑天鹅”事件的产生原因 3(一)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 3(二)A股改革交易规则可融券交易机制的必然结果 3(三)公募私募的炒作 3四、“黑天鹅”事件对股价的影响 3(一)对“黑天鹅”事件—重庆啤酒公司的分析 3(二)双汇瘦肉精事件公司及股价分析 4(三)昌九生化爆仓惨案及分析 5五、“黑天鹅”事件的应对策略 7(一)当持有股为“黑天鹅”时的应对方法 7(二)抄底“黑天鹅”股票的时机 8六、结语 8参考文献 8. “黑天鹅”事件的应对策略 摘要: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突发性负面消息或者事件的出现,股市中的“黑天鹅”股票鲸吞了巨大的市值,这种事件通常对上市公司产生巨大影响,公司治理不当是“黑天鹅”悲剧的罪魁祸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盲目炒作的泡沫破灭后仍具毁灭性,而公共舆论也对上市公司提出了不少挑战本文梳理了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及其对上市公司和相关行业以及投资者的交易影响,并提出交易策略关键词:黑天鹅 负面消息 抄底一、引言在股市中,投资者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大过天的今天,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更是“黑天鹅”事件发生的集中营。
牛奶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火腿肠行业的瘦肉精事件、奶粉汞含量超标事件、医药业的毒胶囊事件、红酒业的张裕农药残留事件,以及正在发生的白酒业的塑化剂超标事件,都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并导致相关个股和板块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总结过去诸多“黑天鹅”事件在资本市场引发的连锁反应,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其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少基金经理和资深股民都信奉一条原则:遇到“黑天鹅”,一躲二闪三抄底事件刚发生时,立即无条件出货,等股价跌到一定程度后,又根据“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是否杀个回马枪二、“黑天鹅”事件研究综述(一)“黑天鹅”事件的起源“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在股市中,无论是在对大盘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或是普通股民对单一股票简单的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二)“黑天鹅”事件现状1.2008年9月,“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曝光,我国乳制品企业遭受了惨重打击,伊利股份(600887.SS)5日跌幅37.4%,乳业巨头蒙牛乳业(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S)、光明乳业(600597.SS)2008年报数据都显示大幅亏损。
2.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双汇“瘦肉精”事件,双汇发展(000895.SZ)当日跌停,次日停牌整顿,复牌后又被巨额卖单封死跌停 3.2011年5月2313台湾曝光了“塑化剂”事件,统一、黑松、味全等多家企业受到牵连,多家食品类和生技医疗类上市公司蒙受损4.随着重庆啤酒乙肝疫苗项目试验神话的失败,重庆啤酒于11月26日停牌前重庆啤酒的收盘价为81.06元,至22日跌停时收盘价已经为28.45元,下跌了64.90%具体下跌如图1所示5.自从11月4日威华股份公告赣州稀土借壳上市,昌九生化就开启了跌停之旅,连续7个跌停后,11月14日起昌九生化停牌进行核实相关事宜,同时中国证监会也介入调查但停牌一个月后,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经初步核查,未发现昌九生化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问题”12月19日,昌九生化举办了媒体说明会,参会的投资者十分激动,一些投资者提交了《停牌诉求信》,希望昌九生化股票能长期停牌,直至重组方案出台然而,当晚半夜里,昌九生化还是发布了复牌公告,被投资者称为新版“半夜鸡叫”12月20日,昌九生化复牌依然“一字”跌停,截至12月24日收盘已经连续10个跌停板,成为2013年连续下跌幅度最大的股票。
6.2013年8月16日,A股市场经历惊魂一幕受光大证券“乌龙指”影响,早间11点左右,大盘权重股突然异动飙升,多股瞬间冲击涨停,沪指一度暴涨逾5%具体情况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购买3000万股50ETF,每份约1.64元,错下单为3000万手,此举引发ETF基金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简称“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银行石油等大蓝筹瞬时涨停,指数旋即大涨股指极短时间内大幅飙升,对于投资者而言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充满着戏剧性实际上,此事件无论对股市、期指还是商品期货市场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证监会给予光大证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没收光大证券ETF相关内幕交易违法所得1307.08万元以及期指内幕交易违法所得7414.35万元,并处于上述违法所得金额5倍的罚款共计5.23亿元二级市场上,光大证券股价自8月20日复牌以来,累计跌累近三成7. 6月20日,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纷纷飙升,其中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多个期限利率创下历史新高,隔夜拆借利率更是一度上涨近600个基点,最高升至13%以上。
同时,另一代表资金利率水平的国债回购利率也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银行间拆借资金的主要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金的价格水平在国际市场,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全球金融市场衡量流动性的一大指标国内shibor利率大幅上升,显示银行对资金需求和资金价格上升,不少银行交易员对外四处寻找资金,以维持银行自身的现金头寸金融市场的“钱荒”引发了股市新一轮的暴跌沪深股市在6月24日放量重挫,沪指跌5.30%,收于1963.24点,创2009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25日更是在盘中创下1849点新低 其中金融板块受钱荒消息影响,跌幅最大,民生银行的跌幅一度被打到跌停,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跌幅也都在5%以上三、“黑天鹅”事件的产生原因(一)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经过证券交易软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显示,伊利股份“含汞奶粉”、双汇发展“蛆虫门”、酒鬼酒“塑化剂”、通化金马“毒胶囊”、光大“乌龙指”、健康元“地沟油原料”、金陵药业“注射液不良反应”确有“黑天鹅”停留,相关上市公司都是因为其管理不善或者对原材料使用不当导致的“黑天鹅”事件二)A股改革交易规则可融券交易机制的必然结果这系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这是美国浑水公司近年做空中的手法在 A 股市场的翻版。
尤其是塑化剂送检事件,2012 年全年关于白酒业的负面信息累积,受创个股及其关联股票融券卖出量的快速增加,是市场对做空生疑的一大原因随着融资融券及转融通的交易机制改革,可融券标的股票将出现更多“黑天鹅”三)公募私募的炒作例如重庆啤酒事件,公募与私募的炒作加上券商研报的鼓吹,使重庆啤酒13 年中历经 48 个涨停板在 1999 年 4 月到 6 月、2005 年6 月到 2007 年 6 月、2008 年 9 月到 2010 年 11 月的几段牛市行情中,分别上涨了 1.8 倍、20 倍、7.8 倍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个参与者都明白这个游戏的风险,却都不愿意接过最后一棒后接受摔倒在地的是自己的现实由于公募私募的经常性炒作题材,使本身并无重大利好的公司股价飙升,最终泡沫破灭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四、“黑天鹅”事件对股价的影响(一)对“黑天鹅”事件—重庆啤酒公司的分析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研发分析1999年,美国研制出了新的多肽治疗性乙肝疫苗,公开资料显示,该疫苗可以使感染者对乙肝病毒及其抗原不产生免疫耐受状态(即免疫细胞与毒相融、不排斥的状态),但是其后再无任何进展。
我们知道,当二期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时,欧美的大型医药企业往往不会再继续投资该项目的研发治疗性乙肝疫苗并非是重庆啤酒的独家项目,国内外也有产业背景更深厚、技术条件更优厚的机构在从事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新药开发历来属于周期长、高投资、高风险项目,开发的失败率非常高,所需资金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2006年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前十五强的企业,平均投入50亿美元在研发实和资金投入方面,重庆啤酒并无优势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重庆啤酒这种押注于一种疫苗或新药,一旦失败便是结局,而且经验难以转化为其他项目的成功,并且重庆啤酒又没有打造一家底蕴十足的新药研发企业的实力重庆啤酒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及销售啤酒,和疫苗项目不相关,既不可能从酿造啤酒的过程当中发现治疗乙肝的物质,也不可能通过研发乙肝疫苗来推动主营业务的开展相反,研发乙肝疫苗会弱化重庆啤酒的主营业务,降低重庆啤酒长期的竞争力我们知道,乙肝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么既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一个啤酒厂出资,由几位所谓的科学家们来研发,他们并不具有这样的科技条件和实力,甚至说即使由国家来组织乙肝的攻关,由国家投量的人力物力,能不能在很短间之内把乙肝治疗的疫苗研来都是未知数。
2.为什么研报、券商、分析师强推重庆啤酒概念股重庆啤酒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过程中离不开研报券商以及众多分析师的推波助澜平安研报预计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有可能三年后上市销售”,“保守测算其上市后第一年可以实现近五亿元的销售收入和两亿元的净利润,上市后十年内产生数百亿的销售收入”;在重庆啤酒价格上升过程中一直受到券商的推波助澜和基金的大力追捧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华泰联合、华证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多次发布报告,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但事实证明三年后的2012年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上市不仅遥遥无期,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乙肝疫苗二期B阶段临床试验结果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众多券商研究员力挺重庆啤酒3.信息披露问题重庆啤酒11月24日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停牌”,直至12月5日公告“揭盲工作”相关信息后复牌,公告出现股价逆势飙升,盘中创下83.12元的历史新高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在公告日(11月24日)当天停牌,结果停牌前一天即23日便有机构竟然先知先觉撤退了投资者无法由此作出自身判断的公告,其明显违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之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庆啤酒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公司及股价分析1.瘦肉精事件发生的背景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专题报道了对河南、南京等地瘦肉精事件的调查报道,其中涉及到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收购了曾经喂了瘦肉精的猪该报道后,国家组织相关部门到河南等地调查处理,先后有90多人因涉及该事件受到问责或查处,双汇发展的股价也由该事件前的87元左右跌到了58元左右具体下跌如图2图2 双汇发展下跌示意图双汇在过去一直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是我国肉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收人及利润都保持了20%以上的稳定增长,ROE始终保持在20%以上(2010年ROE提升到了31%),现金流非常充沛,每年都进行大量的现金分红 2.客观分析来看,瘦肉精事件经由央视报道后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但双汇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犯下严重及故意的错误,双汇产成品在全国并没有检测出瘦肉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