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典美学探源(一).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彩***
  • 文档编号:274942584
  • 上传时间:2022-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典美学探源 (一)【内容提要】艺术创作要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和支撑,美学是指导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而古代儒家的美学思想、道家的美学观点和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是我国古典美学体系的源头活水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于建立适应新时期艺术创作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典美学;书画艺术;儒家;道家;佛禅几千年来,我国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对美的认识、思考和论述,是汇成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它滋润着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书画艺术的根系,使之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奇葩 我们回味 “源头之水 ”,旨在促进新时期艺术审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儒家的美学思想儒家群体以孔孟为代表,他们有很多关于审美的论断,略举一二便可窥见一斑其一就是孔子在老子区别理解 “美”和“善”的基础上,倡导人们在艺术实践中把 “美”和“善”统一起来这就使得艺术审美有了极强的哲学辩证思想《论语》中有两段记载说明了孔子的这个思想:《阳货》:“子日: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八佾》:“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前一段记载是说, “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 “仁”的要求, 要包含道德的内容。

      后一段记载是说, 一个人如果不仁, “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 这两段记载都强调了同一思想: 在“乐”(艺术 )中, “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笔者十分赞同北大教授、 著名美学家叶朗对孔子关于 “美”和“善”相统一的解释:“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美 ” 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 “美”的,而内容应该是 “善”的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美学思想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成就为世人公认,这幅 “天下第一行书 ”是“美”和“善”完美统一的代表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去体味, 书圣用笔有藏有露,侧笔取势,起承转合,笔意畅达且自然精妙,结体变化多姿,匠心独运,风格古朴,神韵典雅从内容和主题上去欣赏,文人墨客少长成集、群贤毕至,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观天察地、畅叙幽情,兴谈人生之感慨,悲论生死之虚诞这种雅集真是千年美事时过难求,这种感怀方为大彻大悟令人明心醒事 这是一幅形式和内容亦即 “美”与“善”统一得尽善尽美的不朽之作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形式角度去欣赏,长卷幅面承载着一河两岸景色,简练的笔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千百人物情态,通幅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生,通过市井的繁华表现当时国泰民安的主题。

      丰富的内容只有长卷的幅面才能承载,众多的人物只有简练的笔触才能清晰再现,宽阔的幅面只有巧谋篇、妙布局才能使繁华得以再现,形式与内容 ( “美”和“善”)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其二是孟子关于 “共同美感 ”的论述他在《孟子 ·告子上》中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段话说明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人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人人都有共同的美感孟子的论述符合人的生理本能,符合人类对所品所见所闻等一切事物的审美共同感觉当然,由于孟子所处时代的局限,他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具有共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 (时代差异、民族差异和个体差异 ),但单从中国书画艺术的角度去理解, 他的 “共同美感 ” 观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就书法创作而言,作品的观者尽管身份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喜好和情趣不同,但他们对于书法美的感悟、评判都建立在一个 “共同美感 ”的基础之上假如我们把王羲之的 《兰亭序》和刚入校门的六龄学童的初次写字作业放在一起作比较性试验,让接受过初级文化教育的人来评判二者的优劣,可以断言,没有人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美,也没有人说六龄学童的初次作业不难看,这是人们对于艺术的 “共同美感 ”使然。

      由此可见,评判和欣赏中国书画艺术是依据世人公认的 “共同美感 ”的审美原则进行的 可以说孟子是这个审美原则的第一起草人对绘画艺术的评判也是如此, 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仅从上面谈到的孔、孟两大家的精辟论述,我们就可体会到中国古典美学中儒学的成分及其对后世书画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