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导基2》四川历史简述.ppt
24页第二章四川历史简述第一节历史述要与重大事件一、四川简史(一)远古的四川及“巴”“蜀”的来历1.四川的原始人类(1)巫山县巫山人:发掘出土上内侧门齿和下蛤骨在内的古人类骨胳化石(2)资阳人:具有蒙古利亚人种特征(3)铜梁旧石器遗址(4)鲤鱼桥旧石器遗址(5)富林文化遗址2.殷商及西周时期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是当时生活在岷江流域一个部族的名称杜宇被奉为“农神”公元前316年,古代蜀国的历史被秦统一,历史结束(二)唐、五代及宋元北宋时期,四川得名开始元朝时期,四川建省开始(三)民国时期红四方面军以四川省通江县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1997年,重庆、涪陵、万县、黔江地区从四川省划出归中央直辖市--重庆二、历史重大事件与人物1.李冰治水都江堰: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排沙)、宝瓶口(调水)三大部分组成在宝瓶口左面山石设有“水则”,当水面达到十一划时,内江灌溉区用水充足,超过十九划时,就要向外江排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目前所存最早的水位标尺。
都江堰的材料包括有:竹、木、卵石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二)文翁兴学西汉,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兴学经验:师资高、学风严意义:1.是第一所由省级地方政府兴建的官学,开中国地方官办学校先河;2.功德后世评价极高文翁化蜀”、“李冰治水”为秦汉时代四川的两项造福后人的不朽业绩是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开始,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三)诸葛亮治蜀1.重农2.明法3.和夷4.治军:《八阵图》和新式连弩、木牛流马5.和吴:魏、蜀、吴6.正身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灭蜀汉四、扬一益二扬:扬州益:益州五、前蜀与后蜀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六、湖广填四川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湖南、湖北人最多,然后是陕西、广东、福建、江西的移民七、保路运动1911年5月9日,把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国银行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了蒲殿俊、罗纶等人,制造“成都血案”.1911年9月25日,吴玉章、王天杰在荣县宣布独立,建立由同盟会领导的县政权保路风潮触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建于1913年第三节重大考古发现一、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
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面积达12平方千米一)三星堆遗址及青铜文化1.古遗址(1)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存为代表的一期文化;(2)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3)商末到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取得最高成就表现在:(1)规模超过周围城邑,具有政治中心性质的古城出现;(2)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3)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4)较为完善的宗教礼义祭祀制度;(5)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互结合的水利技术等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金杖2.青铜文化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地位:(1)既带有明显的蜀文化痕迹,又有浓郁西亚和其他地域文化的特征;(2)塑像群体和铜器物是在当时经济落后、生活运转缓慢的条件下完成3)三星堆铜塑工艺技术两个特点:采用合金材料(铜、锡、铅);采用铜液浇铸工艺4)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是鱼凫(fu)王时期5)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领域空白铜像之王:青铜立人像面具之王:青铜众目面具权杖、法杖:金杖充满神秘微笑的:青铜人头像写实主义杰作:青铜鸡(二)三星堆博物馆1997年10月在“中国艺术节”落成。
占地20公顷特色:1.建筑特色与展览风格相协调2.纵向布局与横向布局陈列相结合3.传统与现代陈列方式相配合4.馆体本身与外部园林相融合二、金沙遗址数量极多的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在四川省尚属首次发现地址在成都分三个区:1.梅苑:宗教仪式活动区2.兰苑:居住区陶窑,四川年代最早的窑址3.体育公园:居住区和墓地金沙遗址三最:1.古代象牙最集中2.金器最多:以金箔和金片为主3.玉器最多:尤其以玉璋出土数量最多出土的玉戈、玉碂表面,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是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出土的太阳鸟目前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2005年8月16日发布公告启用三、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四、汉画像砖五、汉说唱俑六、汉阙七、川南悬棺四川是我国发现悬棺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川南的高县、珙(gong)县、兴文、长宁和筠连等县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是珙县麻塘坝的僰(bo)人悬棺汉说唱俑说书俑高颐阙沈府君阙平阳府君阙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