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调研走访手记.doc
6页进一步基层 察实情解民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走访手记宿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李励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的部署规定,我与办公室、党办室、重点项目办负责同志一起,运用1天时间,前去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采用进村座谈、实地察看、上门访谈等方式,开展了集中调研走访活动通过调研走访,一方面增强了基层经济发展的急切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听到了基层群众对发展改革工作的期待和规定,对市发改委“四风”方面的真实反映,同步也加深了对基层的感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四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座谈2月26日上午,我们一方面来到西二铺乡沈家村位于303省道南侧的村部,与沈家村村两委及部分村民代表举办座谈,根据本地村干部简介,理解到这个村坐落于宿州市西郊三公里处,全村12个自然庄,18个村民小组,1380户,5196人,耕地6500亩,沈家村范畴内新汴河、戚家沟、邱沟、梅塘、西塘等荒滩荒坡2200亩,既有水面500亩,小学两所,村级卫生室3所,总支党员170人土地流转合计超过3000亩,蔬菜种植面积3500多亩村内有德丰种植专业合伙社、永盛蔬菜专业合伙社两家合伙社和昌盛养殖服务协会。
农户养殖50头以上的5户,养鸡500只以上的3户,泥鳅养殖1户,羊养殖200头以上2户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投资约2.6亿元建设万里红蔬菜批发市场近期开业,占地70亩的百通管业项目土地已征,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服装加工厂原则化厂房正在建设,此外还新引入管件厂等人均收入约7000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该村在区位、产业方面还是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的村内有6路公交车停靠,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水、电、路、互联网、有线电视设施齐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自然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土地为沙淤两合土,合适种植各类高品质瓜果蔬菜沈家村是国家蔬菜产业十二五规划黄淮海及环渤海湾设施蔬菜优势种植区,在埇桥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一环、三线、四片”的一环规划线上,是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区域沈家村充足运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大力发呈现代农业,夯实推动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现代农业承载力近年来,沈家村进一步完善农业基本设施配套,新修硬化水泥道路5000多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修建机井近百眼,修桥70多座,建设新农村安居工程80余套,建设自来水厂一座,户户通自来水,建设草莓园、农场、有机西瓜基地、蔬菜基地合计3000多亩。
沈家村党组织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德丰、永盛合伙社被评为市级龙头公司,永盛合伙社评为省级蔬菜原则园,近期,戚家沟沿岸6.5米的水泥路正在建设,德丰、永盛合伙社滴灌项目正在实行,拟建设连片温室大棚10亩和5亩的各一座,吕黄路、韩岭子路、演寺路拓宽至6-8米,拟新修汤家-沈家水泥道路1000米,梅家沟、戚家沟、三八沟治理项目近期将实行通过一系列举措,农业产业的承载力不断得到提高,蔬菜及休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村提出的问题,及答复,探讨现场走访蔬菜基地下基层不是走形式,而是要多走乡间小道,多到田间地头,这些地方才真正连着群众的心头在现场,我们看到设施蔬菜实现连片经营,已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的正在田间干活的村民黄义龙,快乐地说:“发呈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基本设施,疏通了沟渠,建设了几十座桥,去年抗旱和收割给老百姓可帮了大忙!”看来这农村基本设施项目,是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在随后的调研走访中,我们又先后前去沈家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实地调研,真实感受到通过发呈现代农业,突出本地优势,发展蔬菜产业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种植构造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土地流转”政策也是这次调研走访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建设美好乡村的规定,这几年,皖北地区要每年要完毕10%的美好乡村建设和改造任务,其中,壮大农村基本产业,为美好乡村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是重点2月26日下午,我们便来到德丰种植专业合伙社和永盛蔬菜专业合伙社的产业基地现场,看到一排排钢架大棚林立,蔬菜长势喜人在永盛蔬菜专业合伙社基地,通过走访理解,该基地按照先流转连片土地,强化基本设施建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在基地一期工程竣工经营获得良好效益的基本上,在韩岭子路西侧又筹资建设了10亩的连体温室棚,目前温室棚搭建接近尾声,即将投入使用,将产生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1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此外,该合伙社还牵头建设扶贫办扶贫项目,建设钢架大棚30亩,结合农发的农田灌溉项目,提供了良好地种植条件,可以带动本村贫困户20余户脱贫此外,永盛合伙社被评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德丰种植专业合伙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专门建设了几十亩的草莓采摘园,为广大都市居民所接受,每到节假日采摘人员络绎不绝同步,德丰合伙社继续扩大采摘产业,现已拓展车厘子、乳黄瓜、圣女果、樱桃等采摘区,进一步提高了观光农业。
此外,该合伙社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设了5亩连体温室日光棚,评为省生态省专业性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致富100多户慰问韩岭子村困难户在本次调研中,根据沈家村提出韩岭子村韩恒庆因伤致残,高位瘫痪,因长期卧床,腿脚功能退化,脚步已严重萎缩她的家属照顾她9年多,同步照顾家中老人,任劳任怨,小孩上高中,家庭收入甚微,家里居住条件也较差,难以维系此后的生活我们给她带来了500元慰问金,7月初,单位也给韩恒庆家庭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在一定限度上予以合适缓和同步理解到,沈家村已为该家庭3口人办理了一级低保,每月有近500元的补贴,并且在沈家村扶贫大棚基地也将该户纳入扶贫帮扶户这次调研走访的尚有一种重要任务就是,当面听听基层对市发改委作风建设的真实反映,以及反对“四风”的意见建议我和基层村干部边走边聊,以诚恳的态度向她们简介发改委的职能、具体业务以及波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的有关状况,鼓励她们说实话,说心里话有的同志反映:“出台政策性文献要加强调研,充足听取基层意见,便于执行和操作对基层请示事项要及时答复,做到不回避、不推诿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科室之间要加强业务统筹,强化沟通协调布置工作要给基层一定的贯彻时间和操作空间。
要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听了这些话,我感到能有这样的建议是莫大的收获,机关的作风的确需要改善,应当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抓整治,树新风在与基层同志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理解到:一是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下,基层干部始终在“五加二、白加黑、三班倒”地辛勤工作着;二是基层村配合本地乡镇的工作,投入了相称的精力;三是明显高龄化的基层村组织正呈现出不堪重负的疲态我深深地感到,各级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她们的关怀关爱,加大对基层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加大倾斜我对本单位在该村的选派干部说,无论是土地流转、基本设施建设,还是农发和扶贫项目,都一定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坚持高原则、高质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放心、满意,同步,多到有关部门做报告争取工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做好基层工作回忆这几天的调研走访,收获颇多,感悟很深感悟之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迈开步子”实地走访,现场察看,用物说话,让我对基层工作的整体印象徐徐清晰起来,有了更多感性直观的结识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常常进一步基层,不走形式、图虚名,在进一步调研的基本上,才干有效进行工作指引,避免与实际相脱节,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引性。
感悟之二:“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党员干部,职务再高,权力再大,也是人民群众的孩子,身上的“泥土气息”永远不能丢我们应当多到基层单位走一走,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呱,只有这样,才干倾听到基层群众的意愿心声,才干真正找准工作、作风及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只有与基层同志同坐一条板凳“接地气”,放下“身份”和“架子”,才干真正建立起同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感悟之三: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我们应当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她们为教师,自觉求智于基层、问计于基层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发改工作,必须推动改革创新,必须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调动基层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基层的发明往往是朴素、朴实的,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将一种个“点”上的突破与改革经验加以归纳、提炼、升华,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以扩大改革创新成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感悟之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找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核心教育实践活动有无获得成效、基层群众满意不满意,最后要看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是不是整治到位加强发改机关作风建设,一定要把从严监管落到实处,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的思想,对干部身上浮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示、早纠正,避免“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亚健康”蔓延为“不治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