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优质教案.doc
12页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领悟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适合的材料学前准备学生预习复习《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文章,回顾其在写法上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备课“”一、交流平台1.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交流内容导语:同学们,一篇文章确定了中心意思,就像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航有了航灯一样如果一篇文章我们读来读去都不知道它在讲些什么,那么这篇文章一定不是一篇好文章,因为它没有根这个单元中的两篇文章的根是什么,枝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2.学生结合课文,交流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及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预设: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夏天里的成长》与《盼》展开讨论,再汇报交流交流示例:生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后面的文字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中提到的事物特别多,有各种植物、动物,有山、水、地、铁轨、马路,还有人因为涉及的方面很多,所以给我的感觉是好像所有事物在夏天里都在成长,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心思想生2:我觉得讨论《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时,不能用选材是否详略得当来考虑,因为文章中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从不同方面来体现中心意思的。
生3:《盼》这篇文章生动地写了“盼”的心情、过程,其中有些细节写得非常生动,如大热天里试雨衣;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前一件事写得简略,后一件事写得详细它们都体现了“盼”,但我觉得后一件事写得更有趣、更曲折一些,也更能让人体会到蕾蕾盼穿雨衣的心情生4:《盼》最后对穿上雨衣在街上走的经过写得很简略,却很活泼我觉得这也算是详略得当吧,穿上了雨衣是“盼”的结果,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文章之所以没有花太多篇幅去写,是因为“盼”是一种心理状态,重点应该是盼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小结:《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带有说理性的散文,《盼》是一篇小说,也可以说是记叙文两篇文章的不同体裁决定了它们表现中心意思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夏天里的成长》是从不同方面去展现中心思想,而《盼》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中心意思板书:不同方面 不同事例 围绕中心意思)3.结合其他已学课文,讨论如何围绕中心来写过渡: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中心,只是有的中心很容易看出来,如有的课文标题就是中心意思,有的课文有明确的点明中心意思的段落但是有的课文的中心思想却没有那么明显,需要我们去概括现在我们就来挑选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穷人》,大家再重新审视一下,找找课文的中心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着中心意思去写的(1)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笔记,快速默读《穷人》一课。
2)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明确:《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3)思考: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明确:文章是通过描写渔夫和桑娜在家庭生活困苦的情况下经过思想斗争后,决定抚养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件事来体现出穷人的善良、无私的对于反映渔民的悲惨生活,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桑娜家的环境描写及桑娜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们家境的贫困;另一方面就是西蒙的惨死,虽然笔墨不多,却也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穷人命运的悲惨二、初试身手1.学习如何围绕中心选材过渡: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直接决定了作文的高低、成败那么,选材的一般标准是什么呢?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秘诀一:材料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够充分表达中心思想的,要多选秘诀二:材料和中心思想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也要选,但要少选秘诀三:材料和中心思想没有关系,应该坚决舍弃,不选其他材料的选择看他对中心时间有何作用2.看课本“初试身手”板块第1小题,选择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
1)探讨题目“戏迷爷爷”预设:引导学生先观察题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戏迷”既然是对“戏”感兴趣,那就重点选与“戏”有关的材料;既然是“迷”,说明喜欢“戏”的程度很深,是入迷了,而不是一般的喜爱围绕这个词,再来选择材料课件出示)(2)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选择认为可以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画“√”3)与同桌核对答案,看观点是否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互相探讨一下,说说自己的理由4)全班交流答案,对观点不统一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合适的材料:①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这确实不寻常,几十里的路是相当远的一段路程,如果不是一个真正的戏迷,是做不到这一点的②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正是对戏的着迷与热爱,爷爷才会倡导组织业余戏班子,这件事要做成也不容易,可以看出爷爷的“迷”③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趣事一件,很有画面感;趣中可见爷爷对戏曲的痴迷④到文化馆拜师学戏爷爷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去拜师学戏,这里面会有怎样的故事?材料很能吸引人,也能让人感受到爷爷对戏曲的喜爱⑤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爷爷像小孩一样,遇到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就霸占电视,很有意思,也说明爷爷是个戏迷交流不合适的材料:①常给我们讲故事。
单从“讲故事”看不出爷爷喜欢戏曲,因为不爱戏的人也会给孩子讲故事②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首先,流行歌曲不是戏曲;其次,这件事太平淡,这是一般人都会做的事,没有典型意义③每天看书看到很晚看什么书?是关于戏曲的书吗?没有说清楚,也就不能体现“戏迷”二字3.看课本第2小题,从所给题目中选一两个,思考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1)抓住关键词分析题目预设:要求学生注意变色的词语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参考“初试身手” 第1题的样式,试着在稿纸上写出简略的事例3)请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选材,其他学生仔细听,有异议的话可以提出并讨论,重点关注:这样的选材有没有围绕中心意思示例:忙碌的早晨◇公交车司机早早上班,八点钟不到就跑了一个来回了此时,公交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多,司机提醒大家站稳扶好,看好自己的和钱包从交通出行的情况表明“忙碌”◇邻居王爷爷在晨光熹微中牵着狗散步,十分惬意这个与主题不符,不是忙碌,而是悠闲◇菜市场上,叔叔阿姨们早就把菜码得整整齐齐,来早市买菜的人越来越多,新鲜的蔬菜准备好进入千家万户了。
菜市场的早晨是非常忙碌的,很有典型性4)教师点拨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师:一下子就想到的材料,往往是别人也容易想到的,不要轻易选用;稍加思考就能想到的材料,也别急着使用;再三思考之后才想到的材料,往往才是独特的交流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如果在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后再去归纳,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在课文的教学中已经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教授,“交流平台”中的讨论是再次强化,并且稍稍深入,结合其他单元的文章来探讨交流平台”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比如本单元的习作便是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对本单元文章写法的交流,也就是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理论基础初试身手”则从理论转向实践,为学生提供范本,为确定了题目的习作选取恰当的材料我主要采取了同桌互查、全班互评的方式,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其他人交流因为习作是比较个人的行为,对选材的确立应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我认为以学生个体为主,辅以全班交流的方式更合理初试身手”定位在“初试”,所以我只是让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事例,或从几个方面去写,并没有要求学生写得非常具体,只要能概括出事例或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可,我们把重点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比如在“初试身手”的第2小题中,全班点评了几位学生罗列的事例,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的选材虽然围绕着中心,却少一点新鲜感、典型性如果按照所列的事例来写,那么文章会相当平淡,而少出彩之处所以我在课堂上提醒学生,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一定要尽量避免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只有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我认为本次“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的教学一定能为学生顺利完成单元习作打好基础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教学重难点】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料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语文要素【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平台,总结方法1.谈话导入同学们,魏禧说:“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基深厚,枝叶也就茂盛了魏禧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今天我们就以“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2.默读交流。
1)边读边思考:请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内容,想想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注意哪几点,并对重点句子画标记2)学生交流3.梳理材料1)回顾梳理:请同学们梳理一下《夏天里的成长》《盼》围绕中心意思是如何展开叙述的2)组内交流:你觉得文章哪些事例(或方面)写得详细、具体,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3)交流反馈《夏天里的成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明确:主要通过具体罗列快速生长的动植物,让人感受夏天万物确实在迅速生长《盼》:①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②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③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明确:在“盼穿新雨衣”中,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盼”的迫切。
4.拓展延伸:请回顾《灯光》这篇课文,想一想:作者围绕“灯光”这个中心写了什么事?哪些重点内容详细写了?5.总结方法:要想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1)指名分段朗读“交流平台”2)明确:①文章要先确立中心;②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来写;③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板书:主题事例方面重点部分写具体)语文要素【设计意图】由古代文人的话引入文章“立意”的话题,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开课简洁明了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本单元通过不同方面(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板块二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1.指导选材1)过渡提问:写文章好比做衣裳,选取合适的材料很重要如果选择了好的面料做衣裳,做出来的衣裳就美观、挺括;如果面料质地低劣,即使工艺高超,也制不出好服装所以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那么,我们该如何围绕中心去选材呢?(2)学生交流反馈,总结方法出示选材方法)【课件出示】材料和中心关系密切、能够充分表达中心意思的,要多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