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应急培训制度范本(12篇范文).docx

4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05660781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3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应急培训制度范本(12篇范文) 应急培训制度范本 一、为促进我矿干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山西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3、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5、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6、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三、安全培训中心负责本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志愿者 五、培训工作分级分类进行,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全矿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任职培训、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时的岗位培训 六、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至2周,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七、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八、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山西东江煤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分析我矿应急工作形势任务、了解兄弟单位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 九、各级各部门(单位)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1、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工作实践和接受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规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2、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3、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十、安全培训中心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 十一、加大师资力量,建立相应的培训师资档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教师,还可采取从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库和专家组内聘请专家等办法,解决好培训的师资问题。

      十二、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必须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用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十三、建立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单位、部门进行年度考核 十四、加强培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档案,如实记载培训工作和受培训人员情况 十五、教育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培训工作计划、总结、教案、培训考勤登记、考卷、考试成绩单、各期培训人员花名册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1 总则 1.1.1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1.2 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1.3 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1.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1.2.1 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1.2.2 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b)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c) 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e) 有关事故案例等 1.2.3 每年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1.3 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1.3.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3.2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3.3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a) 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b)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c)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1.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4.1 检测 a)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b)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1.4.2 危害评估 a)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b) 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c)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1.4.3 通风 a)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b)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1.4.4 防护设备 a) 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b)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c)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1.4.5 呼吸防护用品 a)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b)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1.4.6 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a) 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b)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c)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d)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e) 应急照明设备; f) 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矿山应急培训制度 一、为促进我矿干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山西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3、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5、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6、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三、安全培训中心负责本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志愿者 五、培训工作分级分类进行,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全矿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任职培训、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时的岗位培训 六、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至2周,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七、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八、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山西焦煤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分析我矿应急工作形势任务、了解兄弟单位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 九、各级各部门(单位)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1、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工作实践和接受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规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2、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3、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十、安全培训中心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 十一、加大师资力量,建立相应的培训师资档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教师,还可采取从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库和专家组内聘请专家等办法,解决好培训的师资问题 十二、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必须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用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十三、建立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单位、部门进行年度考核 十四、加强培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档案,如实记载培训工作和受培训人员情况 十五、教育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培训工作计划、总结、教案、培训考勤登记、考卷、考试成绩单、各期培训人员花名册 卫生院应急医疗救援培训制度 (1) 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 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 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现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 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