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医学教学课件:高低温损伤.ppt
22页高低温损伤 高、低温损伤/死亡¡烧伤:火焰、高温固体、强辐射热、电火花等热源所致损伤¡烧死:因烧伤死亡¡烫伤:高温液体/汽体所致损伤¡烫死:因烫伤死亡者烧伤程度分类¡一度烧伤: 皮肤红斑,血管反应为主¡二度烧伤:伤及真皮表层,水疱形成¡三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及其下烧伤面积¡大面积时:9分法¡较小面积时:手掌估算法¡小面积时:直接测量法烧死的形态学改变体表改变¡烧伤:不同程度烧伤都可发生¡眼睛改变:外眼角皱褶,睫毛征候等¡衣着残片¡拳斗状姿势¡皮肤裂创/郓裂创¡重量减轻,身体缩短:严重烧伤及炭化时体表改变眼睛改变¡外眼角皱褶:烟雾刺激下反射性闭目,外眼角形成未被熏黑的“鹅爪状”改变¡角膜、结膜囊无烟灰、炭末¡睫毛仅尖端烧焦体表改变拳斗姿势pugilistic attitude¡肌肉遇高温而凝固收缩,屈肌强于伸肌,故四肢呈屈曲状,类似拳击比赛中防守状态¡死后焚尸也可形成体表改变皮肤裂创/郓裂创¡高温作用使皮肤水分丧失、变脆,凝固收缩,顺皮纹方向破裂,形成梭形创口,酷似切创,皮下脂肪组织可从裂口翻出¡易被误认为机械性外伤,要注意区分内部器官改变呼吸道¡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高温、烟雾等作用下呼吸道损伤,发生急性喉水肿,急性坏死性咽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等。
¡烟灰、炭末的沉积内部器官改变心血管系统¡心血中CO浓度高:烧死者心血中可达50%以上,通常达8-10%即有诊断价值¡轻度中毒:10-20%¡中度中毒:>30%¡重度中毒:>50%¡心血红色不凝胃内也可有烟灰炭末进入内部器官改变硬脑膜外热血肿¡高温下脑、脑膜收缩,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间隙,硬脑膜血管及颅骨板障的血管破裂,渗出的血液聚集于间隙中形成血肿内脏器官受热缩小硬脑膜外热血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 高温作用,死后形成外力作用,生前形成生活反应 无有血肿情况 颅顶多,质量>100g,新月形,边缘锐部位不定,多局限,纺锤形血肿颜色 砖红或暗红均为暗红色血肿结构 松软,内含脂肪及气泡,呈蜂窝状致密,较坚硬与硬脑膜关系粘连不紧密粘连紧密伴发情况 头皮无外伤,颅骨烧焦、炭化,向外破裂头皮有外伤,颅骨无烧焦,线形或凹陷骨折烧死的法医学鉴定方式:¡现场勘验¡案情调查¡确定火源、引火物¡收集物证¡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实验室检查:心血CO浓度可增高烧死的法医学鉴定任务:¡明确死亡原因:确定生前烧死/死后焚尸¡认定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个人识别:年龄、性别、身份等烧死和死后焚尸的鉴别生前烧死死后焚尸烧伤外皮肤有明显生活反应被烧外皮肤无明显生活反应眼睛改变(有鉴别意义)常无眼睛的改变呼吸道烟灰炭末沉着口鼻部可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无休克肺表现无心血CO含量明显升高无或低死因:烧死其他火灾现场死者死亡机制¡创伤性休克¡窒息:高温气体致呼吸道损伤、水肿狭窄¡有毒气体中毒¡被火场倒塌重物压死,跳窗、高坠死¡急性心功能不全:溶血致高钾血症¡内脏并发症及继发感染HYPERTHEMIA AND BURN七、低温损伤及冻死¡冻伤:低温所致体表局部损伤¡冻死:寒冷环境中,个体保温不足,散热量远远超过产热量,超过体温调节的生理限度,严重影响物质代谢生理功能所引起的死亡。
形态学改变体表¡衣着:单薄,有反常脱衣现象¡面容:苦笑面容¡皮肤苍白或粉红,鸡皮状¡尸斑鲜红/淡红¡尸僵发生迟,消失慢、强硬,可有冻僵现象,腐败明显延缓形态学改变内脏器官改变¡胃粘膜:沿血管排列的暗红/褐色点状出血,为维斯涅夫斯基斑,维斯涅夫斯基斑,生前冻死的尸体较有价值征象¡其它改变(自学)法医学鉴定¡场所、地理环境、气温、季节¡死者身份及其机体状态¡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排除暴力及疾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