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家嘴小学课程建设方案(修订).doc
10页丁家嘴小学课程建立方案(修订) -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有价证券希望小学校 课程方案 一、编制根据 〔一〕课程背景 我校地处金佛灵峰西麓,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402人,教育教学设施根本齐全过去几年学校秉承“学会尊重,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追求“勤奋团结,不甘人后”的工作作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严谨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争优”的优良学风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感召下,丁小人围绕教育教学这项中心工作,以构建“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的课堂文化为理想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二〕政策根据 1.以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23】28号〕、《重庆市教委关于调整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通知》〔渝教基【2023】47号、【2023】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开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23]4号〕、《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重庆市南川实验区三年工作规划的通知》〔南川教发【2023】40号〕等为根据施行 2. 以学校办学理念“学会尊重,幸福一生” 把握三个核心:“尊重学生,教在心灵;尊重老师,勤学奋进;尊重自我,塑造人生。
统筹三个开展“学生开展、老师开展、学校开展”;施行四大创新“德育创新——开展感恩教育,体验感恩幸福;教学创新——构建尊重课堂,体验学习幸福;活动创新——创设尊重活动,体验成功幸福;管理创新——施行文化管理,贯彻尊重教育”;实现五大目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安康,学会审美,学会劳动”为施行根据 二、课程目的 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展性学习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安康、和谐的开展,为每一位学生将来成为品行高尚、根底扎实、思维活泼、擅长动手、才能较强、心理安康、个性开展的时代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建立人才打下坚实的根底 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锻炼强健的体魄,形成安康的心理,做“四好少年” 学会学习——在获得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根底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浓重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会合作——友好与人相处,擅长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学会创造——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擅长观察,乐于质疑,富于想象,勤于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才能 三、课程构造 〔一〕课程构造图〔国家课程80%+地方与校本课程20%〕 学科学科拓展课程 综合拓展课程 综合理论课程 兴趣小组活动 主题探究活动 特色探究课程 科技实社会理论 社区效劳 践、探究活动 国家课程80% 拓展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 学校课程主题 :尊重教育 地方与校本课程20% 限定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 根底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 品德、音乐、美术、 综合理论、信息技 术、科学、体育安康 生活数学 应用英语 海量阅读 班队活动 体育活动 专题教育 校园文化 学生必修 学生选修 〔二〕详细设置 年级 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语文 书法 数学 根底型课程 英语 国家课程 科学 音乐 体育与安康 美术 信息技术 综合理论 地方课程 平安/自主 平安/环境 传统文化 自主拓展课程 兴趣活动 一 3 / 5 1 4 / / 2 4 2 / / 1 / 1 二 3 / 5 1 4 / / 2 4 2 / / 1 / 1 周课时 三 / 2 5 1 4 3 3 2 3 2 1 1 / 1 1 四 / 2 5 1 4 3 3 2 3 2 1 1 / 1 1 五 / 2 5 1 5 3 3 2 3 2 1 2 / 1 1 六 / 2 5 1 5 3 3 2 3 2 1 2 / 1 1 说 明 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进展,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因教材难度和容量大而增设 因教材难度和容量大而增设 晨诵、午读、暮省 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20分钟 生活数学 应用英语 海量阅读 班队会 校园体育活动 拓展型课程 队会与班会隔周进展,由德育处、大队部和班主任负责施行 安排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第三节 专题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平安、安康、国防教育、法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社会理论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生必修以假日小队形式参加理论基地活动、社区效劳,观看影片社区效劳 等活动 校园文化 主题探究、科技探究 每年四月、五月、六月、十一月、十二月 每学年举行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 探究型课程 选择局部教材内容,结合学校特色教育,开展主题式、课题式、方案研究等活动 每天30分钟 每天安排一次眼保健操、一次课间操 播送操、眼保健操 四、课程施行 〔一〕国家课程目的有效落实 学校课程建立践行国家课程改革理念,开足开齐三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重视课程施行过程中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施行 1.浸透尊重教育理念,开展学生创造思维 继续开展尊重教育课堂理论活动,通过活动,改良教和学的方式,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能。
2.合理统整教材,拓宽课程资 教材是效劳教学的工具和材料,老师要擅长分析^p 不同地区教材的优势,有效统整不同教材,拓宽课程资,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开展学生的思维 学校以1—2个学科为打破口,开展统整教材的研究鼓励老师积极创新,不断研究,在教学中凸显老师的个性施行 3.加强校本作业研究,落实减负增效 开展“作业改良”的研究与理论,进步老师设计高效作业练习、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意识与理论才能开发“校本作业资库”,形成利于学生安康成长与特色开展的校本作业系统 4.整合教育资,促进综合开展 树立“综合开展教育观”,让老师学会跳出学科来教学,促进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都受到综合教育的可能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整合课外教育资、可以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可以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交融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与个性开展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 1.丰富校本德育课程,探究德育新途径 随着新课程的施行,我们意识到作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德育工作,也应更新理念,配合新课程的施行,创始学校德育的新途径 〔1〕探究养成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结合德育现状,组织老师参加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探究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进步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主题活动 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打破口,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发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实在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的培养,引导并促进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安康成长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活动渠道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为拓展学生的活动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学校开发多种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3.探究特色拓展课程,进步学生科学素养 科技课是学校特色拓展课程,每个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使每一个都能受到科学教育,参与科学理论活动培养一批科技专职老师,探究科技教育的途径与策略开发校本教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 围绕环境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气象知识、能知识、小创造小创造、七巧板、创新大赛活动工程等,进展分年龄整合知识板块,编写科技教育系列教材 4.拓宽探究型活动渠道,探究新型教学方式 进一步将探究型课程与学校科技教育有效整合通过节能减排系列、小创造系列、环保主题教育系列等教育理论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究意识、社会小主人责任意识,体验与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愉悦,进步学生的整体素质。
5.自主拓展课程扎实开展,提供学生个性开展空间 通过科目化、制度化建立,有序组织、定点定人,广泛开展各类选修科目〔兴趣小组〕,使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实现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开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低年级各兴趣小组和中高年级各兴趣小组,分别开设低年级兴趣小组活动内容重在培养兴趣,符合儿童身心与兴趣开展的要求,开设如:故事会、小小主持人、古诗会、儿童画、英语口语、朗读、科技制作、七巧板、合唱队、儿童画、探究天地、体育踢跳等内容中高年级兴趣小组活动内容重在培养才能,更加可以凸显学校的特色教学,重视开展文体活动、科技活动,进步学生的艺术修养,开展学生创造才能与理论才能,开设如:经典诵读、故事会、写作、兴趣数学、书法组、合唱、舞蹈、手工艺、剪纸、信息技术、乒乓、科技制作、三模等内容 〔四〕建立“尊重课堂”文化 构建“尊重课堂”,关键是要点燃童心我们理想中的课堂是基于儿童,同时又是为了儿童的课堂,需要我们老师有一双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颗孩子的童心,走进学生,亲近学生,用学生的目光对待一切,让课堂溢满“孩子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这方舞台的主人,享受学习的快乐幸福。
1.“尊重课堂”的灵魂——尊重生命. 老师抱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心,尊重自己和学生的良好愿望,尊重自己和学生的利益,尊重自己和学生的人格尊严,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开展的家园 2.“尊重课堂”的根基——尊重知识. 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必然要尊重知识、热爱知识,必然要为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想方设法、精心准备老师更应成为未知知识的助产士,培养出更多富有探究精神、创新意识的学习者、研究者将是老师最终极的目的、最伟大的成就 3.“尊重课堂”的关键——尊重个性. 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在一个互相尊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动、活泼、愉快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安康快乐地成长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