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校结对方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6329283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9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校结对方案篇一:《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孙扎齐乡八一爱民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一、指导思想以县教育局提出的“办好察布查尔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建设‘满意工程’,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专家型教师与青年教师在帮扶过程中组成“教师专业互助共同成长共同体”,倡导“即时学习”“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校园,在教学工作中“共读、共教、共研、共成长”,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吴曙军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长:吴曙军副组长:玛依努尔、伊小梅成员:管智灵、依木罕古丽、各教研组长三、参与对象1、被帮扶对象:按照县结对帮扶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确定被帮扶对象及人数2、指导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骨干教师(县级及以上优质课教师、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作为本完全小学的指导教师四、措施与方法1、建立拜师制度学校制定出自己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并按方案严格执行实施实施过程中,建立详实的帮扶档案,包括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个人登记表和专业成长记录表(包括教学或考核成绩);结对帮扶指导学期(学年)计划表和远期规划书;帮扶活动记录表、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工作感悟或教学论文、科研成果记录等等。

      2、举行结对帮扶仪式,确立师徒帮扶关系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帮扶对象及指导教师名单,学校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双方签定结对帮扶协议书,确立师徒关系3、学校组织评委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帮扶对象的课堂教学进行打分评价,两次得分差即为帮扶成绩4、做好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推进工作5、明确帮扶双方职责义务,确保帮扶效果指导教师职责如下:(1)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即“三案”俱全:学期导学计划、学年导学计划、三年或五年培养规划,对帮扶对象提出明确具体的阶段要求,指导帮扶对象制定相应的的专业成长计划每次活动要填写《专家型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姓名、被帮扶教师姓名、活动时间、活动项目、活动内容并附有导师与被帮扶教师的活动体会)2)每周至少听一节帮扶对象的课,给帮扶对象上一节示范课对帮扶对象的课要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帮扶对象写出活动体会,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3)每月定期指导帮扶对象备课,检查帮扶对象的教案,提高帮扶对象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4)指导帮扶对象撰写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指导上好公开课(或汇报课)一学期帮扶结束后,导师撰写一篇指导心得体会5)保存计划、听课记录等文字材料,供镇小学教务处、教研组常规检查和评价使用。

      帮扶对象职责如下:(1)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方案,即“三案”俱全:学期专业成长计划、学年专业成长计划、三年或五年专业成长规划2)每月向指导教师提供典型教案,请指导教师指导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能力3)每周聆听指导教师授课,并请指导教师听取自己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保留完整的听课及教学活动记录,供镇小学教务处、教研组常规检查和评价使用5)向学校呈交“五个一”即:一周一篇教学设计;一月一篇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一学期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总结;每学期读1本教育理论书;承担一次学段或校级以上的公开课积极争取讲授校优质课五、考核与奖惩1、建立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激励机制学校年终对青年教师学习情况和工作业绩进行评比,对发展快速的青年教师或在各项比赛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指导教师的帮扶,帮扶对象取得县级(包括县级)以上业务称号的,在业务考核中帮扶人与被帮扶人享受同等优惠待遇一学期帮扶期满后,学校要根据考核和教学评估的结果,对帮扶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选争做人民满意教师考评方案中予以体现,并在评优晋职时优先考虑对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较大的帮扶对象进行表彰奖励。

      2、对于课堂教学仍达不到要求或无明显提高的帮扶对象,应延长帮扶期延长帮扶期后,帮扶对象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学校安排改任其他工作孙扎齐乡八一爱民学校教务处2012、3孙扎齐乡八一爱民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2011-2012学年下学期)孙扎齐乡八一爱民学校教务处2012、3篇二:《关于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校教师、关于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德化县教育局《关于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制订本方案一、结对学校杨梅中学雷峰中心小学二、目的意义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3、通过我校与结对学校的互动,激活各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三、主要内容1、教育管理校长每学年到结对学校开设2次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副校长、中层干部分别到结对学校挂职2周。

      [10月14日-27日,苏辉增副校长、赖礼建(中层干部)到杨梅中学挂职;10月21日-11月3日陈文魁副校长、林克星(办公室主任)到雷峰中心小学挂职]2、教学示范在每年3至5月份和10至12月份分别组织优秀教师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送给农村学校3、专题研讨每年确定一至二个教改科研课题进行交流切磋4、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备课、课堂教学等优质资源共享5、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的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采取与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6、新课程实施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对新课程改革给予指导,帮助实施和深化新课改7、支教活动学校每年根据农村学校缺乏的学科教师选派若干名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经验且农村教学经历10年以下(没有农村教学经历的教师可先选派)、男未满45周岁、女未满40周岁(自愿支教的除外)的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四、帮扶形式1、采取教师支教、送教下乡、学科交流、教师结对子、学生手拉手等方式,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选派数量不定的教师到结对学校支教,具体方式和待遇参照县教育局支教制度。

      3、组织本校各学科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送教下乡,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课堂教学4、结对子学校建立学科定期交流制度,通过互通资讯、信息交流、听课、座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加强结对学校学科建设5、指定本校优秀教师与结对学校同学科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业务帮扶,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成长进步五、工作目标1、教育观念、办学思想上有明显变化2、教育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3、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4、师资队伍建设有明显进展5、年终督导结果较上年有较大提高六、组织实施1、要加强领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要加强交流,与结对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帮扶工作重点和实施方案,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3、要加大宣传,统一思想,使教师认识支教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积极地参与支教工作同时,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学干部支教提供应有的条件,确保支教工作顺利开展4、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结对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结对学校达成协议篇三:《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县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精神,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我省《实施意见》,把《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切实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差别,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到2020年我县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县教育体育局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结对帮扶”活动,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区优质教育向农村及山区辐射,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实施范围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支援学校应为城区或在当地县域内具有办学优势的义务教育学校;受援学校应为乡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城区和平川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须与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形成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四、实施内容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一)学校管理帮扶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可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受援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受援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受援校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受援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可选派教师支教,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受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前来学习与培训三)教师专业发展帮扶帮助受援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帮助受援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受援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受援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支教交流活动,提高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养四)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帮助受援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受援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篇四:《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学校结对帮扶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调整“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结对帮扶项目学校的通知》(苏教师【2014】49号)精神,从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学与连云港市灌云县海滨新城学校结成结对帮扶项目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结对互助工作的实效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