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完全竞争市场.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7633247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96.50K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 不完全竞争市场 除完全竞争市场外,多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2 垄断Monopoly3 垄断市场Monopoly•垄断概念•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歧视•垄断与政府管制4 垄断概念•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垄断原因:1)独占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2)独家拥有某种商品的专利权3)政府特许4)自然垄断(行业的性质决定需要巨大生产规模)5 Monopoly1) One seller - many buyers2) One product (no good substitutes)3) Barriers to entry6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厂商通过控制销量达到控制价格)•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等于商品价格P,所以AR与d重合•由于AR是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MR总小于平均收益AR.因此,MR曲线位于AR左下方•MR是总收益曲线的斜率,MR>0,TR斜率为正,MR<0为负,MR=0,TR达到最大7 直线型需求曲线8 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9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短期:固定投入不变(生产规模不变)•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在既定生产规模下,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10 利润最大化的情形•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只是表明最好的情况,不排除亏损的可能•是否亏损取决于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的相对位置(成本曲线过高或需求曲线位置过低)11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每一价格水平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表现产量和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所以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的情形,不存在价格与产量的一一对应,也就不存在供给曲线12 Monopoly•Shifts in Demand–In perfect competition, the market supply curve is determined by marginal cost.(需求曲线或价格线的变动与不变的边际成本曲线一起决定了唯一的产量和价格对应关系)–For a monopoly, output is determined by marginal cost and the shape of the demand curve.垄断者的产量决定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也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13 D2MR2D1MR1Shift in Demand Leads to Change in Price but Same Output需求变化导致价格变动而产量不变QuantityMC$/QP2P1Q1= Q214 D1MR1Shift in Demand Leads to Change in Output but Same Price需求变化导致产出变动而价格不变MC$/QMR2D2P1 = P2Q1Q2Quantity15 Monopoly:Observations–Shifts in demand usually cause a change in both price and quantity.需求的变动通常既改变价格也改变产量–Monopolist may supply many different quantities at the same price.–Monopolist may supply the same quantity at different prices.–A monopolistic market has no supply curve.16 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同样适用于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17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在长期内获得更大的利润,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18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d、MR为市场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LAC、LMC为厂商长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开始由SAC1与SMC1的生产规模上生产,均衡点为Es,均衡价格和数量为P1,Q1,利润ABHP1。

      •按照长期均衡原则MR=LMC,长期均衡为EL点均衡产量Q2和价格P2这时最优生产规模为SAC2与SMC2所代表,利润FGIP219 结论•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一般可获得利润: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他获得利润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厂商就会退出生产•由于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供给量就是全行业的供给量,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也是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20 垄断的福利代价•垄断与完全竞争企业具有完全不同的市场行为–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接受市场既定价格,并选择供给量,以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垄断者是价格制定者:通过调整向市场供给的产量来给不产品的价格,收取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竞争企业与垄断企业差别在于影响其产品价格的能力21 垄断的福利代价•我们经常抨击垄断行为,那么,垄断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是合意的吗?•我们可以用福利经济学的工具来回答这一问题•市场的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竞争与垄断市场条件下,能否使总剩余最大化?22 垄断的福利代价•无谓损失三角形衡量垄断的无效率,是垄断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减少23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条件–消费者具有不同偏好,并可被区分开,从而厂商可以对不同消费者或群体收取不同价格–不同群体或市场相互隔离,排除中间商获利行为24 一级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25 •按Pm销售总收益OPmBQm,按一级价格歧视为阴影部分面积•垄断厂商按MR=MC确定均衡价格Pm,均衡数量Qm,但是在价格高于MC的情况下,厂商增加产量还可以增加利润,一直到Qc,这时P=MC。

      •这时价格和数量正好等于完全竞争时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所以一级价格歧视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实际上这时边际收益曲线应该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26 27 二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而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总收益:无价格歧视OP3DQ3,二级价格歧视将增加P3P1BE和EGCF28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收取不同价格•在分割的市场上出售同种商品–厂商应该根据MR1=MR2=MC的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MR1和MR2的不等可以通过不同市场销量的调整实现,MR=MC可以通过产量的调整来实现)–要求:厂商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弹性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高价,敏感的消费者制定低价)29 •A firm that can produce the entire output of an industry at a cost lower than what it would be if there were several firms.一个行业由一个厂商来经营要比多个厂商经营成本更低–自然垄断的特征: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存在规模经济。

      这些行业的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很小,如供水、供电、通讯等)–同时垄断由于缺乏竞争带来高价格、高利润和低产出等效率损失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和政府价格管制(Price Regulation)30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和政府价格管制(Price Regulation)•边际成本定价–垄断厂商索取的价格一般高于边际成本,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厂商的价格应该正确反映生产的边际成本(完全竞争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P=MC–但是如果实行政府价格管制,采用边际成本定价,在规模经济情况下,即有下降的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且MC位于AC下方按P=MC价格企业会亏损–因此可采用平均成本定价P=AC,利润为0,但不亏损;或双重定价,即一部分P>AC,一部分P

      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平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但也存在问题:所谓“公正的”回报率标准难以确定,而作为回报率决定因素的未折旧资本量也难以估计,以及管制的滞后性Regulation in Practice管制实践33 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理认为,竞争企业经济将从既定资源存量中产生最大可能的收入没有一个现实经济完全满足这个定理的条件而且,所有现实经济都与理想经济有差距——这种差距称为“市场失灵” 但是按我的观点,美国经济“市场失灵”的程度远远小于根植于现实政治制度中经济政策不完善所引起的“政治失灵”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34 End of Monopoly35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36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理想产量和多余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非价格竞争37 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产品差别、厂商很多)•生产集团: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把生产同一种无差别产品的厂商总和称为行业行业在垄断竞争市场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生产集团•完全竞争和垄断只是两种极端情况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理论被认为是对西方市场和厂商理论的重大发展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38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垄断)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竞争)•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各个产品是有差别的,厂商们相互间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未必相同,但在垄断竞争理论中,假定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并以代表性厂商进行分析39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有力量影响价格,因而也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接受者•垄断因素使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竞争因素则使曲线变得平坦•对需求曲线的两种假定:1)一家厂商变动价格而生产集团中其他厂商不改变价格,用d表示2)一家厂商变动价格而生产集团中其他厂商对价格作同样变动,用D表示。

      这种情况下,正是因为其他厂商价格的同时调整使这些厂商的买者没有完全被该厂商吸引过来,从而D比d要陡峭)40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从A点到B点,价格的下降会带来需求的增长到Q2,而实际上,由于其他厂商的同样采取行动,使价格的下降只带来需求较少的增长Q3•从A点到H销量的增加仅来自于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同时,d1需求曲线也相应从A点沿D曲线移到H点,即平移到d241 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厂商的d曲线的位置沿D曲线平移•由于d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品销量,D曲线表示每个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下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与D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d比D平坦42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从而长期均衡时利润必定为0,即d与LAC曲线相切43 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企业的短期均衡•最初A点进行生产—参照均衡点E1(SMC&MR1)调整价格到P1以期扩大销量Q1(沿d1到B点)—实际整个市场价格都降到P1时,实际产量为Q2(d1沿D平移到d2)—这时面临新的均衡点E2(SMC&MR2)—C与E2的差距诱使企业作进一步价格调整,使d沿D不断下移,最终实现b图的均衡(均衡条件:MR=SMC)44 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均衡•最初均衡点E1,并在I点进行生产,存在超额利润—新的厂商进入—在市场规模不变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代表性企业D曲线左下方移动—为建立新的均衡d沿D也向左下方平移—D与d的移动一直持续到利润为0即长期均衡点E2(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45 理想产量与多余生产能力•dm是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长期均衡时切于LAC的左边,dp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切于最低点。

      •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于理想产量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小于理想产量反映现实中生产某些类似产品的小规模企业过于拥挤46 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垄断竞争厂商同垄断厂商一样面临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同样在产量与价格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不存在供给曲线47 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最终使厂商利润消失,非价格竞争成为垄断竞争厂商的另一种竞争方式•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利用产品差别,通过改进产品品质、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及广告等手段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同质,不存在非价格竞争48 End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49 寡头Oligopoly50 寡头Oligopoly•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51 Oligopoly•Characteristics–Small number of firm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ay or may not exist–Barriers to entry52 寡头市场的特征•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市场的形成原因:某些产品生产需要大的生产规模;少数企业对生产资源供给的控制;政府扶植和支持等•按产品特征分: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按行动方式分:有勾结行为(合作)的寡头和独立行为(不合作)寡头•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只是程度不同53 Examples–Automobiles–Steel–Aluminum–Petrochemicals–Electrical equipment电机设备–Computers54 The barriers to entry are:–Natural“自然的”进入障碍•Scale economies使多个厂商共存则无利可图•Patents•Technology•Name recognition名称认同–Strategic action已有厂商的策略性行动•Flooding the market充诉市场•Controlling an essential input55 Management Challenges–Strategic actions–Rival behavior–同时考虑竞争策略和对手的反应–通过对竞争对手反应方式的不同假定,建立各种寡头厂商模型56 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Cournot)1838年提出的早期寡头模型。

      该模型只有两个寡头厂商,因而是一种“双头模型”•模型本质:各厂商将它竞争者的产量水平当作固定的,然后决定自己生产多少•假定:1)市场上只有1、2两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生产成本为常数;2)面临共同的市场需求曲线且为线性,都能准确了解这一曲线;3)已知对方产量来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57 MC150MR1(75)D1(75)12.5If Firm 1 thinks Firm 2 will produce 75 units, its demand curve is shifted to the left by this amount. Firm 1’s Output DecisionQ1P1What is the output of Firm 1if Firm 2 produces 100 units?D1(0)MR1(0)If Firm 1 thinks Firm 2 will produce nothing, its demandcurve, D1(0), is the market demand curve.D1(50)MR1(50)25If Firm 1 thinks Firm 2 will produce 50 units, its demand curve is shifted to the left by this amount. 58 The Reaction Curve–A firm’s profit-maximizing output is a decreasing schedule of the expected output of Firm 2.–把厂商1的产量决策归纳起来:如果厂商1认为厂商2不生产,它将生产50;认为厂商2将生产50,则它将生产25;认为2将生产75,它将生产12.5;2生产100则它将不生产。

      –因此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它认为厂商2将生产的产量的减函数称这一函数为厂商1的反应曲线,记为Q1*(Q2)59 Firm 2’s ReactionCurve Q*2(Q2)厂商厂商2的反应曲线表明他的产量是的反应曲线表明他的产量是它所认定的厂商它所认定的厂商1将生产数量的函数将生产数量的函数Reaction Curves and Cournot EquilibriumQ2Q1255075100255075100Firm 1’s ReactionCurve Q*1(Q2)xxxx厂商厂商1的反应曲线表明了自己生的反应曲线表明了自己生产的数量是厂商产的数量是厂商2生产量的函数生产量的函数In Cournot equilibrium, eachfirm correctly assumes howmuch its competitors willproduce and therebymaximize its own profits.CournotEquilibrium60 斯威齐模型•斯威齐模型也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折弯需求曲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需求曲线:一家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它的竞争对手为了增加销售量,不提高价格;当它降低价格时,竞争对手为了不减少销售量,也降低价格。

      61 折弯需求曲线•折弯点V将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分为两个部分相应地边际收益曲线MR也出现间断点•MC与MR的交点决定产量MC1与MC2决定的产量都是q1,相应的价格为P1,MC3决定的产量为q2,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到P2•当成本在一定的变动幅度内,存在价格刚性62 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寡头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也不存在供给曲线63 End of Oligopoly64 市场组织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随市场垄断程度的上升,经济效益越低•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在长期均衡下相切于LAC曲线最低点,此时价格最低,厂量最高不完全竞争市场下,随垄断程度上升,曲线右下方倾斜幅度越大,这样在均衡条件下,产量越低,价格越高65 End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6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