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12158949
  • 上传时间:2023-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1.你是怎么认识病毒的害与益的?请举例说明 害:病毒危害多种多样:损害人体,影响人类安康,造成畜、禽等动物的传染疾病;危害农作物使其致病,影响产量和质量病毒确实有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人口城市化,加上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更加剧了新兴病毒的发生和原有病毒的传播、危害举例:据报道,马铃薯卷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的一些株系,常使块茎的产量减少50-80% 益:1.对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对生命的起的认识; 2.逆转录病毒的发现和对中心法那么的补充:RNA肿瘤病毒:发现逆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从RNA-DNA的传递,从而修改和补充了中心法那么; 3.利用病毒制备疫苗; 4.生物控制: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平安性、流行性和持续性,对农林害虫防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5.环境保护:利用病毒及其制剂开展有害生物的控制,可使环境免受污染; 6.花卉增色:郁金香欣赏; 7.病毒基因元件:启动子、35s 2.目前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什么? 热点:1.病毒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研究;2.病毒与寄主植物互相关系研究;3.生物技术培养抗病品种;4.病毒作为载体及载体元件的研究。

      前沿: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开展和电子显微镜的进步,对植物病毒的形态、构造、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都有深化的研究,近年来对植物病毒的研究已进入分子程度 3.病毒的发现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在科学理论中,仅仅有了新的发现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敢不敢或能不能面对自己发现的事实,做出客观的分析^p ,提出恰当的新概念、新理论,才对科学开展更为有益 4.举例说明植物病毒在农业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前景 1.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平安性、流行性和持续性,对农林害虫防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利用真菌病毒有可能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例如:采用粟疫病真菌的病原真菌的真菌病毒进展粟疫病的生物防治;噬菌体防治细菌性病害;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3.环境保护:利用某些病毒及其制剂开展有害生物的控制,可使环境免受污染4.花卉增色:有些病毒或其类似病原侵染植物后,能使叶片或花瓣变色,增加欣赏价值如:郁金香杂色花、 香石竹杂色花、紫罗兰杂色花 〔植物病毒在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病毒式农业消费的大地,提醒病毒的致病本质及其发病规律,从而得以有效的控制例如:烟草蚀纹花叶病毒可一直天仙子花叶病毒和PVY对烟草的侵染。

      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自然界的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的深化理解,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兴利除害,为现代农业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奉献〕 5.以TMV为例来阐述植物病毒胞间转移和长间隔 挪动分别在病毒系统侵染过程的作用方式 1.植物细胞间的通道时胞间连丝,它在细胞之间起着信息传递,水分及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等作用;TMV在细胞内编码蛋白30ku蛋白,运转蛋白一方面可以与胞间连丝互相作用,从而使胞间连丝孔径扩大,另一方面可以与病毒作用综合作用结果得以使病毒顺利通过胞间连丝进展运转 2.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远间隔 运转,主要靠植物疏导组织中的营养主流方向流动,但是病毒也可以随营养等上、下双向挪动 将TMV接种在番茄中部复叶尖端的小叶上,经过1-3天病毒可达整个小叶,经过3-5天病毒已从叶脉、叶柄及茎等维管束转移到番茄植株顶部的生长点和根部组织;经过25天病毒已达全株的所有生长器官 6.从混合侵染植物病毒的寄主中生物学别离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1.参照柯赫法那么的要求别离毒 某种病毒必须经常和某种病害联络在一起; 这种病毒必须从寄主上别离到; 将这种病毒接种到安康寄主上,能表现出和原来同种病害一样的病症; 从接种发病植物上,能检测到这种病毒,并能再次别离到这种病毒。

      2.常用生物别离病毒的方法 枯斑寄主 过滤寄主 专化介体 病毒的稳定性,对酶的耐受性、病毒的沉降系数等差异来别离不同病毒〔课件〕 1.别离寄主来别离病毒或株系;2、专化介体别离病毒或株系;3、病毒的物理特性:钝化温度〔TIP〕,稀释限点〔DEP〕,体外存活期〔LIV〕;4、病毒的稳定性,对酶的耐受性,病毒的沉降系数等差异来别离不同的病毒〔书本P33〕 7.植物病毒的基因组核酸类型有哪些,并分别列举出其代表性的病毒? dsDNA:花椰菜花叶花叶病毒;ssDNA:香蕉束顶病毒;daRNA:水稻矮缩病毒;〔-〕ssRNA:马铃薯黄矮病毒,水稻条纹病毒;〔+〕ssRNA:烟草花叶病毒〔09资料〕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多数为核糖核酸〔RNA〕,少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 根据核酸性质及功能,植物病毒基因组分为以下5种类型:正单链RNA(+ssRNA)病毒、负单链RNA〔-ssRNA〕病毒 、双链RNA〔dsRNA)病毒 、单链DNA(ssDNA)病毒 、双链DNA(dsDNA)病毒 a.正单链RNA(positive single strand RNA,+ssRNA)病毒 单链RNA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的作用,故称为+ssRNA病毒。

      最主要的病毒类型,70%以上的引起重要病害常见的植物病毒均为此种核酸类型 b.负单链RNA(negtive single strand RNA,-ssRNA)病毒 单链RNA不能起mRNA的作用,必需先转录成互补链,才能翻译蛋白,故称为-ssRNA病毒.植物弹状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 c.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病毒 核酸为互补的双链RNA其中的负链RNA转录出正链RNA,才能作为mRNA翻译蛋白,植物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属这一类型. d.单链DNA〔ssDNA〕 DNA不能直接作为RNA而起作用,所以DNA病毒无+、-之分复制时单链DNA先合成双链DNA,以常规途径转录mRNA 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含有这种类型基因组. e.双链DNA〔dsDNA〕 核酸类型与高等动、植物的一样,为互补的双链DNA,花椰菜花叶病毒属〔Caulimovirus〕、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具有这种类型基因组. 8.植物病毒分类的根本根据是什么?P91 1〕病毒的粒体特征:1.病毒粒体形态特征,2病毒粒体物理特性,3.病毒基因组特性,4.病毒蛋白质特性,5.病毒脂类的含量和特性,6病毒糖类的含量和特性 2〕基因组构与复制:包括基因组构造;核酸复制策略,转录特点,翻译和翻译后的修饰特点;病毒粒体蛋白的积累位点、装配位点、成熟和释放位点以及细胞病理学等 3〕抗原性质:包括病毒血清学性质及其与抗原的关系 4〕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病毒寄主范围;致病性及其与病变的关系;组织嗜性、病理学、自然传播方式、传播介体和地理分布 9.ICVT第8次分类报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请列举各核酸类型包括的1 个代表科、属、种〔如:双链DNA-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花椰菜花叶病毒〕。

      特点:①进一步明确了种作为最小病毒分类系统的最小阶元;②在每一个确定的种下面列出了至少一个、至多几十个不同的别离物以及它们在GenBank上的登入号;③增加了许多反映病毒基因序列同性关系的系统树图;④将原子分辨率的粒子三维构造插入到相对应的科或属中,使研究者对病毒粒子空间构造有更详细的理解 例子:1.双链DNA〔dsDNA〕-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花椰菜花叶病毒 2.单链DNA〔ssDNA〕-矮缩病毒科—香蕉束顶病毒属—香蕉束顶病毒 3.双链RNA〔dsRNA 〕-呼肠孤病毒科-水稻病毒属-水稻齿叶矮化病毒 4.负单链RNA〔〔-〕ssRNA 〕-弹状病毒科-细胞质弹状病毒属-莴苣坏死黄化病毒 5.正单链RNA〔〔+〕ssRNA 〕-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 10.类病毒的定义试述类病毒与植物病毒的异同点〔提示:基因组构造和病毒粒子的构造特点,以及它们所引起病症等方面阐述〕 定义:在侵染植物内能进展自我复制的,没有衣壳蛋白包被的,低分子量的单链闭合环状的RNA分子 一样点:都含有核酸,都是转性寄生物,不能单独进展复制、繁殖 不同点①耐热性:要使类病毒失活需要高于100℃ ②高度的侵染活性:50-100个分子的类病毒可以引起成功的侵染,而病毒需要100万个粒体以上 ③局限的存在部位:类病毒至今仅仅发现于细胞核中,其核酸在体外翻译体系和寄主体内都没有翻译产物的存在,因为其核酸分子上没有翻译起始密码子 ④核酸组成的想进性:G/C比相近,55%-58%;有人比拟了3种类病毒的核酸序列,发现其在很大程度上的同性,个别核苷酸或者部分片段发生了变化,成为不同的病原,或者不同的株系。

      研究说明几个甚至一个核苷酸的不同,就会导致致病力的明显变化 ⑤不显性感染:植物带有类病毒但不表现病症的现象极为普遍经测试36个科的232种植物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感病性,发现有11个科的138个种是感染的,但只有茄科和菊科的12种植物表现病症,即90%以上的寄主都是不显症感染,而且潜育期很长,有的几个月,有的甚至几年 ⑥传播方式简单:类病毒主要通过农具、嫁接刀具等传播,大部分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有的可在种子中存活20年〕;仅仅有危害马铃薯和番茄的三种类病毒被证明有节肢动物介体传播 ⑦没有病毒粒体,,是环状ssRNA 11.略述植物病毒病症学在病毒诊断上的意义 ①根据典型病症,排除常规病毒病害 ②对一些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病毒病,只有掌握其特有病症,便可以准确做出诊断 ③对一些不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病毒病,可以将病毒的致病反响和非侵染性致病因子加以比拟,做出初步的判断 ④在田间一旦被确认为病毒病,便可以按照病毒的主要病症特征结合传染方式加以识别 ⑤病毒病虽然没有真菌、细菌病害那样的特征,但往往具有自己的特有的病症,便于直接判别,如明脉、斑驳、花叶、脉肿、耳突、蚀纹、环斑、脉带、条纹、线条和条点等,我们可以进一步根据其形状、大小、色泽加以判断 ⑥病毒病的病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病毒有不同的病症类型,学会区别并准确描绘它们,对病毒诊断很有用途。

      12.植物病毒病的外部病症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对应寄主植物的组织病变分别是? ①花叶类型:明脉,斑驳,花叶,沿脉变色〔镶脉〕,块斑,条纹、线条与条点,褪绿斑 ②环斑类型:环斑,环纹,线纹 ③畸形生长:线叶,带化,畸叶,小叶,蕨叶,卷叶,疱斑,皱缩,耳突和脉肿,丛枝,丛簇,扁枝,肿枝,茎沟,肿胀,花变叶,拐节,矮化,矮缩,畸果,小果 ④变色:主要指叶片的部分或全部颜色改变 ⑤坏死与变质:坏死斑,坏死环,坏死纹,坏死条纹,沿脉坏死,叶脉坏死,顶尖坏死,星裂和纵裂 13.植物病毒病的复杂性表达在哪些方面? ①病毒引起的外部病症类型:花叶,环斑,畸形,变色,坏死和变质 ②外部病症的复杂性:植物受病毒侵染后,所呈现的病症往往有个开展过程,一种病毒病可能观察到几种病症或无病症过程,几种病毒病在同一植物上也可能出现相似的病症 ③无症带毒:有些病毒侵染寄主后不产生可见的病症 ④隐症:有些病毒形成病症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可暂时隐去病症 ⑤复合病症:寄主植物被两种以上病毒侵染时,特别是同时侵染时出现复合病症大部分是加重 14.某地稻田发生大面积黄化,有人说病毒引起,有人说是生理现象,你应根据哪些原那么加以判断?〔病毒病与生理病的区别〕 一般可根据“五性”原那么来判断: 1.分散性:病害在田间是否均匀分布? 否:病毒病,有一定的发病中心,有轻有重。

      是:生理病,成片成块发生,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