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英语信函的礼貌策略.doc
4页商务英语信函的礼貌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的应用本文将基于 Brown 和 商务英语论文Levinson 的面子威胁理论及其所包括的礼貌策略对商务英语信函的词汇、句法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礼貌策略;面子威胁行为 一、引言 根据 Blum-Kulka 的观点,礼貌原理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对话中,同时对书写得体的商务信函,实现其交流的目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用礼貌原理可以解释商务信函词汇和句法特点Brown 和 Levinson 的礼貌原理包括三个主要概念:面子、面子威胁行为和礼貌策略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认可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动自由不受干涉,阻碍面子威胁行为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言语行为通过危及人们对赞同和一致的需求而在某些时候威胁面子按照 Brown 和 Levinson 的说法,大部分言语行为都会成为威胁面子的行为所以要想成功的达到交际的目的,人们在施行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时,就要尽力去避免威胁或伤害到对方的面子而采取相应的礼貌策略他们按照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的高低把礼貌策略分为: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非公开礼貌策略,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本文将重点探讨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 二、积极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运用 1.使用积极的词汇书写商业信函时,作者运用积极的词汇表达他对读者的关心和理解,维护读者渴望被认可的积极面子,激发写信人和读者的共识,表现出双方的合作关系这些积极词汇包括很多方面,如感谢、赞扬、认同、同情、承诺、乐观等 2. 使用 you-attitude对方观点:首先,它表明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体现作者对读者利益的真挚的关怀、尊重和敬意,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构建和谐的关系;其次,you-attitude体现一种写作风格,用积极的方式,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口吻表达观点 3.使用 we根据 Brown 和 Levinson 的观点,包容性词汇“we”最适合表达礼貌,维护读者的积极面子但作者使用 we时,他实际上是强调“you”和“me”,更能表达合作的意愿或考虑的是双方共同的利益如下列句子:Keep on keeping on, people! I know that I’m working withone of the best sales teams in the region. That’s why we set ourgoals so high.在该句中,“we”和“our”将作者和读者融入一体,表明制定的目标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一方面激发读者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表达作者与读者同舟共济,积极参与的态度,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是对读者的尊敬。
4.使用感叹句感叹句中蕴含了夸张的口吻,作者由此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与命令句相比,它更能维护读者的积极面子如:Way to go team!这样的句子容易引起队员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斗志;如果把该句子改成命令句,如“You should workharder”,使读者有迫使他工作的感觉,威胁了他的消极面子,是不礼貌的 5. 使用原因状语从句根据 Brown 和 Levinson 的观点,提问或解释原因是表达礼貌的方式,它表明说话人希望将听话人融入的活动中来,暗示着前者可以帮助后者,或者后者可以帮助前者,由此体现出希望合作的愿望如:Because this event will help teach about Christmas traditionsunlike our own, we think it would be excellent for your Makingthe World Smaller segment on the evening news.在该例子中,作者希望读者,即 Making the World Smaller栏目组的负责人能在夜间新闻中做出报道,进行宣传。
作者向对方解释了原因,表明这项活动和该栏目主题的相关性,希望对方能参与 6.使用主动语态主动语态将施为者置于句子开头,直接传达施为者或作者的善意,满足读者积极面子,由此实现礼貌的目的如:We just received a letter praising your good work from ABCShells.该句用了主动语态,表明作者等人都已经得知这个好消息,并为之高兴它使得读者感觉自己的成果受到了上级和同事的认可,维护了读者渴望被认可的心态若用被动语态,省略了施为者即作者we,只是从客观角度描述整个事件,表达不了真挚的情感三、消极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运用 1.使用委婉语在商业信函中出于面子的原因,有时弱化语气,使对方易于接受作者提出的建议,批评等比如情态动词:would/could/might等;表示可能性的副词:probably/ maybe/perhaps/possible 等;缓和语气的动词:wonder/guess/suppose/ap-pear/think 等;副词短语:in a way/if you can/if you don’t mind等 2.使用非限定性代词。
不使用代词“I”、“you”或某人某公司名称,而用不定人称代词取而代之,能避免直接提及实施威胁面子行为的施为者名字,避免作者和读者产生更大的矛盾冲突如:Somewould say thatwe werefoolish for sharingour com-pany’s space with a competitor.作者对于侮辱其愚蠢的施为者没有点名道姓,只用了 some 来指代,由此缩小对对方的指责,维护了对方的消极面子,达到礼貌的目的 3.使用非人称动词这样的句型有:It is necessary /It isfound that /It is the desire of /It seems that 等能避免直接提及作者方或读者方的名字,弱化了面子威胁行为,维护了读者的尊严如下句:It was found that the cases used for packing were not suffici-ently strong and safe to protect the goods in transit该句开头避免了提及施为者一方 We,将我方的责备之意弱化,并将句子重点移到包装箱不够扎实这一问题本身,从而体现对读者的尊敬,维护读者的面子。
4.使用消极的副词如“just、little、only”等,它表明作者委婉地影响读者自由决断的行为,维护了读者不愿被干涉的消极面子,达到礼貌的目的如:This is just a friendly reminder that the $21.87 you owe us forthe paper shredder is now 30 days past due.该句中作者不愿读者因为讨债这事心起反感,为了弱化对对方的强制语气,作者使用“just”使读者在坏消息中感受到一丝友善 5. 道歉词汇根据 Brown 和 Levinson 的观点,在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时道歉,表明说话人对侵犯听话人的消极面子迟疑不决,由此部分地弱化了侵犯的行为有至少四种方法表达道歉:承认侵犯了对方,表明迟疑,提出主要原因和请求谅解与此相关的句型有:“I’m sure you must be very busy, but /I nor-mally wouldn’t ask you this, but /I can think of nobody else whocould ,excuse me, but ”等 6.使用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通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猜测、愿望、请求、建议等它是一种礼貌地表达作者愿望的方式,并给予读者充分地尊重在商务信函中,这样的句型有:“I wish,as if, could/would/should have done”等如下列句子: You know that if you had any complaints to make about ourservice to you, we would be quick to make adjustments.在该例中,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做出猜测,保证若对方有任何抱怨都会尽快做出改进由此将控制权交给了对方,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7.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是用于积极的场合,而被动语态可用于消极的场合,当出现不良情况时,又不想直接指责错误一方时,在句子开头不提及施动者如:Shipment should be made before May, otherwise we are notable to catch the season.该句用被动语态,由 shipment 做主语,强调装船这个事情要在五月前完成,若将词句改为 you should make shipment ,指出你方要在五月前装船。
让对方有被指使做此事的感觉,干涉了对方行动的自由,威胁了对方的消极面子,因此不够礼貌 8. 使用疑问句根据 Brown 和 Levinson 的观点,请求本质上是不礼貌的行为,它是说话人通过交流强加在听话人身上,以达到说话人目的行为所以用间接的方法提出请求是一条解决之道最常用的方式是用疑问句,如:could/would/willyou please ?它将主动权交由读者,给读者自由决断的权利,由此弱化了威胁的行为指尖与全身律动协调的配合在一起 三、首次运用叙事性质创作钢琴叙事曲叙事曲是源自拉丁文 ballare(舞曲)最早是游吟歌手表演的一种民间歌舞,后来演变为只歌不舞的叙事性质的独唱歌曲14、15 世纪在法国、西班牙等地,成为独唱曲的总称至19 世纪则常取材于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具有史诗、幻想和戏剧性特征的音乐作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题材的钢琴曲,都具有丰富戏剧性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题材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g 小调叙事曲(OP23)创作于 1830 年,在音乐的结构布局和音乐形象的表现上,它仍体现出叙事的性质,好像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这首乐曲的引子由两手相隔八度弹出,要弹出饱满洪亮的音响效果,代写澳洲assignment将手臂的力量集中在指尖。
呈示部包括三个主题,进入主部后,要突出节奏重音,注意高声部与伴奏部分之间的音响平衡副部的音乐形象从容、平静,并且温柔亲切,与主部一样在音乐中蕴含着深刻的内心感情在呈示部的主部与副部之间,还插入了一个连接的部分,大幅下行的旋律和切分音式的延长音,使这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动荡不安呈示部的三个主题勾画出一个英雄性格的轮廓展开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两个音乐形象,第一个形象是主部主题的展开,情绪有抒情变为悲剧性;第二个形象是副部主题的展开,具有英雄性的气质在展开部的第二部分中,旋律对应的形象互相急速交替,不可抑制的音响洪流把音乐卷入戏剧性的高潮——再现部再现部并没有回复到呈示部平静的境界,而是继展示部延伸,整个再现部的音乐充满活力叙事曲的尾声可以说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处,音乐进入急板,刚毅丰满的和弦又重新使听众卷入暴风雨的激情中,最后在斩钉截铁的八度三连音中结束肖邦在钢琴音乐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钢琴音乐,而且还创造了独特的演奏方法他的这种独创性,使其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完美的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肖邦为 19 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参考文献: [1] Brown,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