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记》复习整理.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6099262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3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史记》复习整理《太史公自序》一、文学常识1.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 太史公生平经历,李陵之祸3.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共130篇,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二列传4.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作者是吴乘权(字楚才)、吴大职(字调侯)叔侄俩,浙江绍兴人5. 钱钟书:代表作《围城》《管锥篇》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编辑了《楚辞》(浪漫主义)《战国策》(国别体)《说苑》二、通假字6.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有”同“又”7. 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匮”同“柜”8. 故长于风:“风”同“讽”,讽喻,委婉暗示劝告9. 《书》以道事:“道”同“导”,引导、指导10. 其指数千:“指”同“旨”,要旨11. 失之豪厘:“豪”同“毫”,长度单位12. 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13.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继承14.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同“网”,网罗。

      失”同“佚”,散失15.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16. 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俶”同“倜”,卓越洒脱,不拘于俗三、古今异义1. 使复典之,至于夏商:至于——一直到2. 无泽为汉市长:市长——掌握市场的官长3.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从事——跟从做事;发愤——愤懑4.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终于——最终落在5.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先人——父亲6.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至于——到7.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仪表——准则、标准8. 余所谓述故事:故事——历史旧事9. 夫《诗》《书》隐约者:隐约——言简而意深10.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末流——遗业四、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 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名词作动词,做丞相2. 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坑,名作动,坑杀,活埋3.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第一个王,名作动,封王第二个王,动词使动用法,使……为王4.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动词使动用法,使……显赫、尊贵,光耀5. 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旧、废,形容词作名词,(被)废弃、破坏的礼乐6. 则学者至今则之:第二个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准则7.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死,形容词为动用法,为……而死。

      8. 有能绍明世,正《易传》:正,形容词作动词,辨正9.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是、非,形容词作动词,评定褒贬10. 退诸侯:退,动词使动用法11.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第一个善、恶、贤、贱,形容词意动用法第二个善、恶、贤,形容词作名词12. 存亡国,继绝世:存、继,使动用法,使……存在,恢复;使……延续13. 《礼》经纪人伦:经纪,名作动,规范14. 拨乱世反之正:反,动词使动用法,使……归(正道)15. 《春秋》采善贬恶:善、恶,形容词作名词,善人、坏人16.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17. 整齐其世传/整齐百家杂语:整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18. 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动词使动用法,使……思19. 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科条,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五、特殊句式1. 且夫孝始于事亲:状语后置2. 此孝之大者:定语后置3.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4. 欲以(之)何明:省略句、宾语前置5.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判断句六、句子翻译1. 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 2.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 3. 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 4. 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 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在沅水湘水之上泛舟;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在鄱、薛、彭城一带遭遇困难,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

      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巡视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5.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6. 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 7.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轻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8.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诸侯数不胜数 9.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被动句) 再说士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做国君的耻辱 10.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肖这四种罪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11. 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 先生所要撰述的想要阐明的是什么呢?七、熟语1.言之不用,道之不行2.拨乱反正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4.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5.权宜之计6.股肱之臣《高祖本纪》一、文学常识“互见法”,是司马迁所创作的一种述史方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表现其他方面性格特征的材料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既达成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又能忠实于史实二、通假字1.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同债,债务2. 高祖常繇咸阳:繇同徭,服役3. 遂坐上坐,无所诎:坐同座,座位;诎同屈,理亏、不安4. 诸所过毋得掠卤:卤同掳,抢5. 秦人憙:憙同喜,高兴6. 秦军解:解同懈,松懈7.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同安,不迁动8. 无内诸侯军:内同纳,接9.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同佯,假装、谎称10. 四月,兵罢戏下:戏同麾,大将的旌旗11. 不如决策东乡:乡同向,面向、朝12. 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张同帐,帐篷,这里作动词,搭帐篷三、古今异义词1. 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子,黑痣2. 常有大度:大度,远大抱负3.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平常人家4.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诽谤,公开批评、议论5.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规约,规章6.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无才、无能四、词类活用1. 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 及见怪:怪,形容词做名词,怪现象3.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家,名词做动词,安家4.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奇,使动用法 使……与众不同。

      5.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北,名词做状语,向北6. 降章邯: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7.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素车、白马,名词做动词,驾着白马、白车8.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9.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费,动词使动用法,使……破费10. 沛公然其计:然,意动用法,认为……正确11.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西,名词做动词,向西行12. 会项伯欲活张良: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命13. 夜往见良: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间14. 沛公从百余骑: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15.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道,名词做状语,在途中16. 高祖欲长都洛阳:都,名词做动词,定都17.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18. 不如仲力:力,名词做动词,勤奋、努力五、特殊句式1.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2. 诸将过此者多:定语后置句3. 遇彭越昌邑: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 啖以利:状语后置句5.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句6. 系颈以组:状语后置句7.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宾语前置句8.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判断句9.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定语后置句10.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定语后置句11. 示鲁父老项羽头:状语后置句12. 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13.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六、句子翻译1.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2.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3.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到壮年时,任用为小官,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4.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等到看见了有龙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毁掉了高祖的欠据,免除了债务5.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6.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与众不同,把他许配给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嫁给刘季了呢?7.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您(如果)一定要诛杀没有德行的秦国,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8.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沛公以为其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9.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败秦军。

      10.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11.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非议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12.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被杀),(于是项伯)连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项伯会见张良后返回楚营)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13.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怀王,是我家叔父项梁拥立的,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14.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项羽使有功的部将做王,却偏偏让您到南郑去,这分明是流放您15.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16. 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丰县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县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17.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沛县父兄们仍(为免除丰县赋税徭役)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