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能教学设计说课稿.ppt
13页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第二节第二节《《核能核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说说 课课 稿稿安乡县三岔河中学三岔河中学 谭本富谭本富一、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安排在“能源家族”之后,“太阳能”之前,在知识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堂课按新课标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①①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n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的有关知识 ②②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n观看录像激发兴趣,从多媒体中获取知识进行交流处理 ③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n能简单描述核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和平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n重点重点:裂变和聚变及其应用n难点难点:区分可控与不可控链式反应和区分裂变和聚变反应4.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二、说教法二、说教法n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n2、、讲授法 三、说学法三、说学法n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学以致用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引入新知 1、播放录像讲述在今年的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爆炸,造成了核泄露达5级的核辐射事件2、你知道广岛吗?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该城大部分被摧毁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因广岛原子弹轰炸而死去的人已达22万多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探究新知一)原子、原子核(一)原子、原子核 谁能为大家讲解一下原子的结构呢?(学生答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二)核能及其利用(二)核能及其利用 1、核能:核能:(教师讲授)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裂变: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核裂变模拟链式反应 将火柴搭成如课本图19.2-3所示的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回答)注意: 要想办法使火柴充分燃烧而不熄灭,小心烫伤,小心火灾! 实验探究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它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3、核裂变的利用:、核裂变的利用:一是利用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三维演示日本核电站工作原理及爆炸原因二是应用到军事领域: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况 4、聚变聚变: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核能的过程就是核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5、核聚变的利用:核聚变的利用:①① 军事领域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做完的工作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实况 ②②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积极研究聚变的人工控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自己研制的可控核聚变的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已于1984年顺利启动,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至今仍在继续研制中国环流器2号工作中。
中国未来能源之星-环流器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目前你了解我国核能的利用情况和核武器的研究情况吗?我国为和平利用核能做了哪些贡献?你愿意为我国的核工业事业工作吗? 第三环节第三环节: 巩固升华巩固升华,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子弹,核反应堆) 轻核的聚变(氢弹,"中国环流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四环节:课外阅读,拓展新知第四环节:课外阅读,拓展新知 布置阅读P153 《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收集人类利用核能的资料,相互交流五、说板书设计五、说板书设计 二、核能 1、原子、原子核 裂变:链式反应 ①核能发电 2、核能 ②原子弹 聚变:热核反应 ①氢弹 ②中国环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