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露组织培养方案.docx
3页玉露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方案一、 实验目的1、 探究玉露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的配置;2、 利用探究出来的最适培养基进行玉露的快速繁殖二、 仪器与用具1、 仪器:超净工作台,光照培养箱;2、 用具:酒精灯1个、打火机1个、酒精棉球、长镊子1把、 培养皿5套、滤纸、烧杯2个、量筒、记号笔1支、剪刀1把、刀子 1把、小喷壶1个、电子天平、电炉、玻棒、PH试纸等;3、试剂:75%酒精,0. 1%HgCI,无菌水,工业酒精、蔗糖、 2琼脂、1.0mg/L的KT,不同浓度的NAA,不同浓度的6-BA,NaOH溶液;4、实验材料:玉露的幼嫩花茎三、 实验方法1.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2. 无菌材料的获得:将选取的培养材料小心剥去苞叶,流水冲洗2 h, 75%酒精浸泡3〜5S,无菌水漂洗3〜5次,0. 1%HgCl2:浸泡8 min, 无菌水冲洗3〜4次将消毒后的材料剪切成1 cm左右的小段置于无菌 滤纸上,备用3. 培养基的筛选I、诱导培养基的筛选:切取1cm左右的玉露花茎接种在: (l)MS+NAA0.1mg/L+6-BA1.0mg/L; (2)MS+NAA0.1mg/L+KT1.0mg/L;(3)MS+6-BA1.0mg/L+KT1.0mg/L;⑷ MS+NAA0.1mg/L+6-BA0.5mg/L+KT1.0mg/L 培养基上,每个处理 4瓶, 每瓶3个外植体,隔天观察花茎生长状况,并记录,约15天后统计愈 伤组织数目。
II、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或带有芽的愈伤组织团 进行切割接种在:⑸ MS+NAA0.1mg/L+KT1.0mg/L;MS+6-BA0.5mg/L+KT1.0mg/L;(7) MS+NAA0.1mg/L+6-BA0.5mg/L;(8) MS+NAA0.1mg/L+6-BA0.5mg/L+KT0.5mg/L四种培养基上,每个处理4 瓶,每瓶3个外植体,约15天后,观察其生长发育及成株情况III、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选再生植株接种在:⑼1/2MS+NAA0.1mg/L; (10)MS+ NAA0.1mg/L两种培养基上,观察其生根情况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的蔗糖,6%的琼脂,pH 5. 8〜6. 0,培养温 度(25±2)°C,光照强度2 000〜3 000 Ix,光照时间12 h/d4. 炼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30-40d后,植株逐渐长大移出培养 室,置于常温室内,利用自然光照培养1周,打开瓶盖,苗2〜3 d取出带有4〜5条根系的小苗5. 移栽:用清水洗掉附着的培养基,用1 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20 min, 置于报纸上晾干,在炼苗后,适当风干后,移栽到经灭菌的培养基质 上(腐殖土:细沙:蛭石=1: 1:1)再用塑料薄膜盖住,不要让植株 与薄膜直接接触。
每天放风2〜3次,每3〜4 d浇少量水2周后揭去 薄膜,让其自然生长成活后,每个月喷洒一次杀菌剂待其重新发 出新根后,再移栽到苗床上四、现象记录1、 观察外植体接种2-6d的污染情况;2、 观察并逐日记录外植体出芽的情况,包括外植体的形态变化,芽 出现的时间以及芽的形态特征,并计算每种培养基外植体的诱导情况, 增殖情况及生根情况,确定最适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 基参考文献:许继勇,麦瑜玲,郑添群,黄伟雄,夏时云“高地〃截形瓦苇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天津农业科]2006, 12(2)陈红刚,高素芳,杨韬.玉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扩繁[北方园艺学]—甘肃中医学院2011 (12) : 101〜102黄清俊,丁雨龙,唐晓英珍奇罗肉植物万象微型繁殖[北方园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2007 (5): 191〜193李德森,孙涛.截形十二卷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期刊论文]-植物生理学通讯2012, 38 (6)宋晓涛,沈萌,左志宇,安晓云,尹晓爽,孙涛,杨雪,李德森.十二卷属植物西山寿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期刊论文]-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 4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