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物质的量”教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296159
  • 上传时间:2017-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质的量”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二节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与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质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懂得了 “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的应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物质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能力,同时为以后电解质溶液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本课题共包括三大内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存在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理论知识,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单位以及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2)知道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和总结,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具备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四)教学重难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和有关知识的应用。

      二、学情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的化学概念,比较抽象,以高一学生的已有化学知识和科学素养,要完全理解,并懂得运用比较困难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比来理解记忆新知识2、学生“认知方式”分析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问题,但是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差,因而在此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二)学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学,是学生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 思——敢思会思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思考,积极配合教师,改变“被动” 、 “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样,即活跃了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必要与快乐2、 探索——发现问题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3、 回顾对比——举一反三本节教材是理论知识,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再对比引入新知识,能更好的理解记忆新概念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讲述教学法为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去认知新知识, “发现”得出结论和规律性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的能力通过举例,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发现化学问题,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类比的方式来学习理解新概念综上所述,可依据“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回顾对比——加深理解——提问——学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物质的量【新课引入】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一堆散粉笔和几盒十根装粉笔,让一位学生上来做游戏:先从散的粉笔中数出二十根,下面同学为他计时,在从几盒十根装粉笔中数出二十根,同样计时引导学生注意前后对比提问】同样是整理出二十跟粉笔,为什么第二次会这么快呢?【过渡】是的,因为我们把散的粉笔十根集合在一起,放在盒子里面,这样更方便我们统计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箱牛奶二十四盒,一打鸡蛋十二个,一箱啤酒十二瓶对于这种宏观细小的物质,我们为了方便经常将它变为一个集和的概念来进行统计,比如“箱” , “打” “盒” 那么在我们的化学中,对于数目车成千上万的粒子,我们为了方便是不是更应该引入一个集合的概念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表示集合概念的新物理量同学们翻到课本 27 页第一单元第二节,先预习课本。

      板书】第二节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 n【讲述】既然是为了方便,科学上定义物质的量为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板书】定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强调】同学们注意了,是微观粒子的集合(在微观打上重点符号) ,比如分子,原子,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发现从十根装的粉笔盒中数出二十根所用的时间远远比从散粉笔中数出二十根要短分析思考后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生活中这些常见却没有注意的问题,把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预习课本学生对教师强调的部分给与特别注意,并加强学生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教师引导,让同学经过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游戏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出答案结合游戏,联系生活,把学生懂得的生活理论,应用到化学知识中,引入物质的量这个表示集合的新概念并初步表明它是一个物理量同时让同学利用老师板书的时间来预习课本,节约课堂时间对于概念性知识,比较干涩,难懂,通过教师强调,引起学生对新概念的特别离子过渡】同学们刚预习了课本,结合老师刚讲的内容,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讲述】很好,也就是说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的桥梁,那这座桥是怎样搭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呢?通过提问的方式讲述一个水分子是不可以称量的,而许许多多水分子集合成一瓶水就可以称量了。

      物质的量就是连接一个水分子和一瓶水的桥梁,再引申到宏观与微观过渡】刚才已经说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那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国际物理量?【板书】l V m 【讲诉】很好,我们初中学的长度,体积,质量,还有我们今天学的物质的量都属于七个基本国际物理量之一那同学还记得长度的单位吗?体积、质量呢?【板书】mm3Kg【过渡】同样是国际物理量,物质的量是不是也应该有个单位呀?国际上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可以简称摩,用符号 mol 表示板书】单位:摩尔 mol【过渡】刚才已经定义物质的量是粒子集合,那一摩尔物质到底含有多少个粒子呢?科学上规定 0.012kg12C 所含碳原子数为一摩尔板书】1mol【提问】那现在同学们拿出笔和纸在下面算一下,0.012kg 12C 含有多少个碳原子?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板书】0.012kg 12C 6.02×1023【提问】也就是一摩尔碳十二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那老师考考同学,一摩尔水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呀?那一摩尔氧原子呢?一摩尔氢离子呢?记忆同学看书,思考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生活常识思考回答问题。

      回想,并回答问题,如长度,体积,质量回答,米,立方米,千克计算,发言回答老师问题, 6.02×10 23思考,回答,注意,使学生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加深理解和有意识记忆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自己回答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激起学生的不断探索的求知欲同时通过水的例子,引申到整体宏观与微观,让学生从简单知识理解较难知识,明白为什么引入物质的量同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回顾,在巩固学生以前学的知识,并通过对比把学生已学知识也本节课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是学生更用以理解记忆新概念让同学知道物质的量和体积、长度、质量一样,是一个物理量,并且摩尔和立方米一样是一个单位,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动手计算,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把摩尔、0.012kg12C 和 6.02×1023联系起来,使学生记忆更深刻讲述】同学们注意了氧原子,原子;水分子,分子;氢离子,离子;包含了我们化学中常见的粒子种类也就是说一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6.02×1023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那下面老师再来写另外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板书】1000000000【提问】这是多少?有同学在数,看来读出它还需要点时间。

      十亿板书】十亿【提问】那这呢?【过渡】很快就读出来了,同样 6.02×1023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为了方便读和写,我们用一个新物理量 NA表示它我们称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板书】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讲述】刚才已经说,定义为一摩尔物质所含粒子数单位是每摩尔板书】定义:1mol 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单位:mol -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学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老师这里有一瓶水,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怎样得到它的质量?【板书】称量【提问】用直接称量的方法可以得到,那有没有什么间接的方法呢?用体积同学还记得用体积求质量的公式吗?【板书】m=ρV【提问】同学以前的知识很扎实那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瓶水中的水分子个数呢,可不可以求呀?【提问】同学们动动脑筋,结合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一想……如果我们知道它的物质的量可不可以求呀?怎样求呢?【讲诉】也就是用一摩尔水所含的水分子数NA乘以它的物质的量就得到了它总的水分子数这个公式联系了粒子数 N、N A、n【板书】三、粒子数 N、N A、n 的关系6.02×1023数零的个数后,回答,十亿很快回答,十亿回答称量回想以前所学知识,回答:m=ρV在教师引导前,思考后,回答不出来,保持沉默。

      教师引导后,回答N=NA×n通过做题灵活运用知识,并及时巩固这节课学的知识,而且通过碳原子、水分子、氢离子的三个粒子,扩展到任何粒子,通过实例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是举例提问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再总结由“教”变为“导”对与理论概念,引入较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兴趣额,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类比,过渡到这堂课的新知识上,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提问,在教室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大胆的用已学的知识去解答新问题的能力N=NA×n【过渡】这节课快接近尾声了,下面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板书】1mol H 2O1mol 苹果1mol 氧【提问】1mol H 2O 对不对?1mol 苹果呢?为什么呀?【讲述】是的物质的量是微观粒子的集合,比如离子、原子、分子,而苹果是宏观的不能用物质的量表示所以我们要注意了物质的量只能用于微观粒子板书】* 注意:①用于微观粒子【提问】那一摩尔氧对不对?【讲诉】我听到有同学在问是一摩尔氧原子,还是一摩尔氧分子呀?说明老师这样写让你们产生了疑问所以我们在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时候要注意指明粒子的名称板书】②指明粒子名称【讲述】我们最好是用化学试指明,是氧原子就用化学式写成氧原子,氧分子就写成用分子【板书】O O2【提问】既然用分子式表示,那是不是我们把 H2O 写成水就错了呀?【讲述】是对的,同学们有听过水离子,水原子吗?没有,也就是说像水这种只有一种粒子的,我们可以不用标明名称。

      小结】以上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主要掌握这个公式(N=N A×n)同学别看它简单,它包含了今天学的所有内容,学会了它的应用就掌握了今天学的所有知识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随着这个公式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乘以物质的量就等于总的粒子数【作业】刚才求这瓶水的水分子数时,老师是直接告诉了你们它的物质的量,那怎样求它的物质的量呢?这是下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课下好好预习一下第一次思考齐声回答,对第二次齐声回答,不对,因为不是微观粒子在下面交流,议论,有的学生回答对,有的回答不对,有的对教师提出疑问交流后,有的学生回答对,有的回答不对凭自己已有经验回答,没有关注公式的应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并记忆课下预习下节课内容做题,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落实知识点并通过提问指出学生的知识盲点引起学生注意,并加深记忆点出本堂课重点,让学生重点掌握并通过回顾再次巩固知识点用这节课的内容过渡到下节课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 n 三、粒子数 N、N A、n 的关系定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 N=NA×n单位:摩尔 mol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