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稼先导学案.doc
6页第11课《邓稼先》导学案学习目标: 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2、学习本文用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3、赏析文章优美而饱含感情的文字,并作好语言积累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学习建议:1、本文的词语极为丰富,特别是成语的大量使用,为语言增色不少学习本文,可以从语言积累开始,要多查词典2、本文篇幅较长,大家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要注意正确把握文章思路3、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学习课文1、2、3部分3、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两遍第1遍只要求读清词句,第2遍边读边圈点勾画,弄清文章的大致脉络——思考:课文6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可否调换顺序?2*、词语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在原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任人宰割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jū gōng 尽cuì 家yù 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bì 露 妇rú 皆知 热泪满眶 马革guǒ 尸3*、助读材料。
①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是后人对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研究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性,另一个特征是生动性②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③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④关于作者。
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后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效果二、整体感知:课文六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合作研讨理解课文1、2、3部分)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按理说课文记叙的重点应该放在他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但课文第二部分却并没有详写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这是为什么?(提示:结合全文内容思考) 3、默读并在文中划出表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性格和为人的句子或词语,归纳: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区别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句话如何理解? 当堂训练: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2、不看课文,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 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 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 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 的人物 3、文中写 “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几句劝说的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文章用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课文4、5、6部分。
3、赏析文章优美而感人的语言课前热身:选词填空①那是中华民族任人 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A、摆布 B、侵略 C、宰割 D、欺侮②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出来的伟大胜利 A、创造 B、建设 C、设想 D、建造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 者 A、开创 B、开拓 C、建设 D、创造④邓稼先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 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A、培养 B、栽培 C、教育 D、孕育课堂学习:一、 合作研讨1、 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作者为什么热泪满眶? 2、朗读课文第五部分的《吊古战场文》及下面的译文,说说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淹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3、“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道邓稼先……手有没有颤抖”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4、文中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有什么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