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士祯与顺治、康熙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149659
  • 上传时间:2017-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1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杭州精英系列课件 1王士祯与顺治、康熙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吴兆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课程前言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王士祯和顺治、康熙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 其实呢,这个题目只是一个大概的意思,这里面还包括了在这个时期的一些文人的心态和政治思想文化的它们的关系,我会重点跟你们谈一下大家知道,顺治时间是从1644年,对吧?18年的时间康熙是61年,加起来也是有将近80年,这时间跨度还是很长的一、王士祯的生平简介当然,我所讲的这个王士祯,大家也可能,大家可能对他不是很熟悉除非是中文系毕业的,可能对他知道一点其实王士祯他是一个,这个人他是字、号,还有别号,一般地都把他称为渔洋山人,渔洋或者是王渔洋,经常这样讲,就是指的王士祯他是出生在明朝末年--1634年大家知道,清朝建朝是1644年,正好中年是10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11岁,步入清朝的他是山东桓台人,当时叫新城人,所以现在属于那个淄博这个王士祯确实他是出生一个仕宦与书香世家里面我的里面都介绍的,他的曾祖父以及他的所谓的曾祖父的哥哥,也叫伯祖,都是当时的进士出生;还有他的伯父也是进士出生的;还有他的曾祖父也曾经做官做的很高,做到左侍郎,当然这都是在明朝做官的,明朝做官的,所以做到左侍郎;他的伯祖父做到兵部侍郎;他的伯父,还有当然不止一个伯父了,其实他的大家族,是非常地多了,曾经也做到监察御史;还有他的祖父王象晋也是万人严谨的进士,曾经到浙江做官,做到布政使。

      当然这些人,他的祖上、他的伯父,这一代人基本上入清以后,都是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他不像当时有很多文人,入清以后,出于眼前利益的考虑,还到清朝继续做官,而且到清朝有些政策也是欢迎他们做的但是实际上,他们王氏家族这些人都没有出来做官所以王渔洋王士祯,他本身17岁中的是秀才,18岁中的举人,25岁是进士大家可以看到他的仕途从科举方面都是非常顺利的当然27岁的时候,到扬州去做了一个官职叫推官在康熙四年的时候,是到京城做了礼部的主事到康熙十年的时候,是做了户部的郎杭州精英系列课件 2中所以,康熙二十九年的时候,是做了左副都御史,副都御史康熙三十一年是做了左都御史,扶正了康熙三十八年三十八年的时候,做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是回了他的老家,新城,罢官回新城嘛,所以在康熙五十年,去世这是他大致的一个情况这个王士祯,他是和他的,他一共有兄弟四个人,他属于排行老四,他从小是非常聪明的他的几个哥哥全都是进士出身的大家可以想像,在王家,在魏晋时期,山东的王家都是一个大家族那么到了清朝的时候,依然还是一个名门望族,这个王家。

      所以,关键是还有谢家、王家,王羲之也是从山东到南方来的其实我们说在清朝王家依然也是一个大族除了王士祯,大家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家可以加深记忆的就是王士祯和那个谁啊?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还有一段关系的蒲松龄当年呢,他是大家知道他是一辈子没有作过官,也没有中过什么举,所以一辈子就是靠教书为生的那么他教书,几十年的教书生涯是在哪里教书呢?就是在王士祯的姑姑家教书的,王士祯的姑姑家做生意的,做教书的,教了几十年最后也是到70多岁,71岁的时候,才离开了王士祯的姑姑家,回到他的老家去,死在他的家里,这么个情况所以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也有很多的野史里面记载了王士祯和蒲松龄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王士祯等于是一个官二代,或者是官几代的家族是那么有殷实,那么地有地位的,所以他有点瞧不起这个蒲松龄,所以他到这个姑姑家去,有点瞧不起他有的激励他,有的嘲笑他但是通过言谈之下,用写诗作对的方式认识了蒲松龄,然后对他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这是王士祯的一个大概的情况但是我们说到这个,还有一点就是需要大家了解的,王士祯的祖辈都是明朝的显宦、高官,大家从介绍里面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的祖上,就是包括他的父辈这一代人,入了清朝以后基本上都是没有在做官了。

      所以但是对于王士祯来讲,这个情况他其实是清楚的,为什么?我要讲的这一点,就是牵扯到对后来,我们对他的评价的问题他11岁入清朝,这个时候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这个时候他也经历过这个苦难,这个明清鼎革之际的动乱,所以他是身有体会的所以包括他的哥哥,他的堂哥,还有一个他的家族的很多人,包括他的伯母孙氏,都是这个清朝入关之后,他首先进入,从入关之后首先到山东的,河北山东来的当然,山东最早是被清朝所占领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其实王家先后有六个亲人为明朝殉节、殉难,这里面包括他的堂哥,还有他的伯母,还有的堂嫂等等,都是为明朝自杀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他是很忠于明朝的,祖祖辈辈在明朝做官的包括他的母亲孙氏也曾经想一度想到自杀,就拿着绳子去上吊的时候,但被别人发现的,被别人救下了,没有死成所以大家可以想象,王家的这种历史的变化,以及他们家杭州精英系列课件 3里的这种观念,在这个时候十几岁的孩子里,他已经有深深的记忆了,11岁了,应该记地非常清楚了所以这里面,家族里的这些经历,对于王士祯来讲,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影响着他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

      所以在他的著作里面,都出现了有些表彰为明朝殉难的忠诚义士,或者为明朝灭亡之后,有一些有骨气的、有节操的文人干脆就隐居不仕,不出来做官了所以在他的很多的文章里,都谈到了这个事情,这和他的家族背景是有很密切关系的但是我们说到这一点,他正好是11岁的时候,他更多的时光是在清朝长大的,从清朝读书,做官做到一步一步的都是在清朝长大的所以,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和那些明朝的遗民是有不同的而且大家知道顾炎武,大家都在学历史,都知道的,三大思想家经常提到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是三大思想家,但这三大思想家也都也是在明朝做官的所以清朝入官之后,都不做官这些都是明朝的遗老,遗民,叫遗民遗老遗少的就叫遗民,所以这些人当然有很深刻的明朝情结,他们都是为明朝守节的,而且有的人干脆是为明朝殉难的当然包括有些人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这个考虑什么呢?比如说像屈大均,广东的“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包括梁佩兰,还有那个陈恭尹,他们都是号称“岭南三大家” ,广东的这三个都是反清的斗士,但是反正他本来也想殉难殉节的,那个屈大均,非常有名气的,专门现在都有研究他的那么想殉难的时候,他就想他家里有年迈的老母亲老父亲,所以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又特别强调的是要以孝为先。

      那么他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不能去死所以他为了要达到……在中国儒家文化里面讲究孝,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没有死,但是他更多的经历是诗文写作——反清复明,到处游动四方,到北方来所以这里面他写了很多、很多反清复明在整个的明朝的遗民士里面,或者说遗民文学里面,屈大均是首屈一指的当然在广东省除了他还有,除了他所谓的“岭南三大家” ,还有像那个廖燕,也是反清斗士,强烈反清的这些人所以当北方的相对来讲,所以这里比清朝占领地早,这个时候反清的文人相对来讲,不是那么地明显所以这个有个过渡的,南北有些差异的这是去研究的话,在文学史上、文化史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说像王士祯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十几岁的孩子,他继续要读书,那么读书读到10几年以后,18、19岁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也二十几岁的事二十几岁也就是清朝进入顺治、康熙这个阶段杭州精英系列课件 4二、顺治、康熙时期思想文化的政治转向那么这个时候,大家知道,清朝初期的时候,主要的汉族文人,整个的汉族他和清朝的对立是非常尖锐的。

      这个尖锐,从更多的清朝的统治者是诉之武力来镇压像“嘉定三屠” 、 “扬州十日” ,杀了很多的南方人因为南方人在满族人的眼里面,南方人是最不正统的,最反对清朝的,所以它一定要狠狠地镇压当然在这以外还有很多的,为了达到其政治的目的,还有采取了其他的措施比如说还有一个关于这个,叫做“庄廷龙明史案” 庄廷龙明史案”也是镇压了很多人,杀了很多人还有一个是江南奏销案,江南奏销案,我这里面都有的还有杀那个郑芝龙,郑芝龙也是个福建人,福建的后面那个就是郑成功的父亲还有一个奏销案,还有一个庄廷龙的明史案,还有削弱吴三桂等,都在清朝初期,直至到了顺治康熙的初年,这个时候还是停在武力的镇压上面,所以没有什么文化的治理我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必然在文教上,文化上面花一定的工夫,投入一定的精力去治理它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在清朝康熙初年的时候,当然那时候康熙还小,只有几岁,那这个时候,这个顺治,大家关心顺治是怎么死的?是不是出家了?有不同的说法那一般从官方中正史里面讲是死了,去世了,死了随着皇帝死了以后,康熙继位,但是因为小时候,靠孝庄皇后来扶持他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大臣,大家都熟悉的,在电视剧里面都比较熟悉的几个人,索尼和苏克萨哈、遏必隆,还有鳌拜,这几个人。

      这几个人在电视剧里面很热闹的,大家看《康熙王朝》的知道的当然这几个大臣也有矛盾的,相互之间矛盾也很大,都是为了争权夺利,最后康熙皇帝等他长大了之后,长到17、18岁,成熟了之后,首先把鳌拜给拿掉当然这里面,苏克萨哈和索尼还是属于一派,遏必隆和鳌拜是一伙的,这样子相互勾结然后鳌拜是一个大贪官,康熙皇帝看不惯就把他拿掉了但是这里面,当然这几个人还是有功绩的,做了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听话的,孝庄皇后还是非常能干的,大家看电视,或者《孝庄秘史》 ,大家可能看到过当然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当然不管怎么样,我们说在清朝初期,他是清朝统治者,他是用了很多的手段比如说杀那个郑芝龙,索额图,但是其实他杀那个还是因为你不老实听话,那对不起,就要杀掉你包括尤其这个江南的奏销案,江南奏销案等多的是江浙一带的,从湖州的,还有镇江的,苏州的,杭州这一带的士绅,越往那边经济比较发达的,这个明朝的时候,我上次曾经讲过,是中国最总发达的地区那么,这个地方大家都很有钱在清朝入官之后,这杭州精英系列课件 5里是不交钱的,不缴税,都抗税不交。

      当然在明末清初,还有一次抗税,这里面我没提到,其实还一个金圣叹的“哭庙案” ,也发生过一起“哭庙案” ,他们那个时候也是一帮在苏州的这个贪官,来好多文人,感觉礼崩乐坏,贪官太不像话了,所以他们就联合其一帮文人,去到孔庙里面去哭庙哭庙时候,正好赶上顺治皇帝驾崩,那这个时候,对不起了,抓起来100多人,抓到121个人,抓到南京,后来斩首示众,被杀掉了金圣叹这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我没有去讲他,其实他对《水浒传》 、 《三国演义》都有很多的评论,包括对《西厢记》 ,这个在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金圣叹,他是苏州人那么这个被糊里糊涂地杀掉了,当然这个还不是最足以奇的最重的还是那个江南奏销案牵扯一到1万几千,牵扯一到1万几千,他就是杀你汉族的人,杀汉族的人给你看,所以你不听话不交税,当然是靠税收了由于江南这一代最繁华的地区,经济最发达地区,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庄廷龙的明史案,庄廷龙他也是有明史的情结,明代的情结因为毕竟他是明朝过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引发庄案,包括他的兄弟,以及他的孩子都斩首示众了,杀了那么多人,杀了一大批人它通过这个来威慑汉族人,你不听话就格杀勿论当然吴三桂的事情,大家也更加了解其实吴三桂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