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三十年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述评.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2128512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三十年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述评 陶玲摘要:复音化是中古汉语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复音词的研究在探索中取得了丰富成果,在理论实践及研究方法上都为后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未竟的课题和研究空间关键词:中古汉语;复音词;回顾;展望中古汉语通常指东汉至隋的汉语史分期,是汉语语法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新的语法成分大量涌现,复音词锋出,对汉语内部各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呈现出系联但又区别于上古、近代汉语的独特面貌,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对中古汉语复音词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对象全面、研究成果丰富专书研究主要有程湘清《复音词研究》、《复音词研究》、万久富《复音词研究》、唐子恒《复音词研究》等专题研究主要有周日健《复音词的构成方式》、韩惠言《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赵百成《复音词构词法初探》等断代研究主要有贝罗贝《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宋琳《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等此外还有对特定体裁复音词的专门研究,如小说,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史书,刘百顺《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考释》;佛典,梁晓红《试论中的同义复合副词》;道藏,张《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诗歌,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墓志碑刻,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变文,程湘清《变文复音词研究》等。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1.复音词判断标准的完善学界主张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主要判断标准,兼及语法、修辞、频率等的辅助判断标准周生亚提出意义变化、结合松紧、结构对比、结合关系四条标准程湘清提出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修辞特点及出现频率标准王宝珠提出的形式与意义标准相结合,兼顾语法标准鲁六提出意义标准、语法标准、修辞手段、出现频率、后世沿用情况的标准学者都坚持形式、意义、语用等相结合的综合判定标准,显示出中古汉语复音词判定标准的多元性和系统性2.复音词的构词法研究中古汉语复音词构词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构词法的研究,主要从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主谓式、重叠式方面考察复合式复音词的结构方式,从前加、后加方面考察附加式复音词的结构方式各类复音词结构分析较细致,如吴泽顺《复音词研究》在对每类结构方式进行总体分类后,注意对每类结构的内部组成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如将联合式复音词分为:名+名→名、形+形→形、动+动→动、形+形→名、动+动→名五种,描写较细致重叠式的研究,如李小平《重叠式复音词构词法浅析—兼论音节表义》对重叠式复音词的类型、表义特点、语法意义及发展的研究附加式构词法研究,学界论定词缀兴盛是复音词繁荣的重要原因和手段,李小平《附加式复音词构词法初探》,对书中的词缀进行全面考察,从语义特征、语法构成等方面总结特点规律,并与上古汉语及现代汉语比较,分析其历史变异情况。

      分析梳理各类构词方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特点如程湘清《复音词研究》对全书复音词进行穷尽性数据分析和归类后,从语义、词性、字义及与现代汉语对比等角度考察各类复音词特点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以数据为依据,对中古汉语各类文献中的复音词类型进行比较,又与上古汉语复音词特征进行比较,得出中古汉语复音词发展的特点:数量继续增长;使用频率及义项的丰富程度提高;构词方式完备;联合式构词法最能产周日键《复音词的构成方式》提出中古新出现的“主谓式”构词方式刘光明《偏正式复音词构词法初探》,得出《颜氏家训》中的偏正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等3. 复音词的发展特点、规律及原因研究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积极运用比较法,与同时期文献或上古及近代漢语比较,分析特点,拓展研究深度如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指出中古汉语双音化的表现形式:新生词以双音词为主;原有词素的构词能力大大增强;外语词的吸收以双音节为主马连湘《从复合词的结构方式看汉语造词法在中古的发展》,分析出语法结构造词是中古汉语复音词的主要方式从语言的内部外部因素分析复音化的原因从语义、语音、语法、文化、社会、文学样式、外语浸染等角度,探讨复音化的成因问题。

      如骆晓平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人类认知的丰富以及上古音节的特点、多义词的表义有限性、骈偶的影响几方面考察六朝时期双音化问题朱庆之从佛典翻译角度分析汉语复音化原因董志翘分析了佛典口语词对中古汉语复音词的影响李小平从词义引申的发展、复音词表义的具体准确、汉语节奏的习惯与特点、辞赋骈文的兴起、佛典的译介的角度分析复音化魏培泉分析为:文明的发展需要丰富的词汇;中古语音简化,同音词大量增加,不得不以复合词来加以区别;以复合词区别上古一词多义现象马连湘分析为:语言内部的规律性运动即语法与词汇的相互触动、特殊文学样式骈偶式的形式主义风气、空前活跃的学术氛围等刺激了语法结构造词的发展上述研究均体现出了开阔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解释力二.研究展望:1. 加强复音词判断标准的统一学者对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做出了积极探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达到统一,如阎玉文《复音词专题研究》统计出14000多个双音词,而唐子恒《双音词研究》则统计出2182个双音词判断标准的不统一直接造成定量统计的差异,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复音词判断标准还需进一步统一2. 加强词类及构词法研究对各类复音词的词类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对构词法的整体特点进行全面归纳与解释,判定汉语史地位。

      同时对复音词及各种构词方式的分类确立统一标准和表述体系endprint3. 加强共时历时相结合的比较研究和汉语史研究立足中古,系联上古、近代,上下汇通这样既能够促进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的深入,同时又利于汉语复音词发展史的建构4. 力求充分描写基础上的充分解释加强对复音词发展过程、途径、动因、规律、机制等内理的深入阐发,拓宽解释视角,如学者从文体特色、地域差异、梵汉对音等方面对复音化问题的分析综合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因素进行研究加强研究复音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5. 中古文献丰富,如小说、诗歌、史乘、佛典、道藏、科技书、杂著、诏令、金石碑帖、出土文献等学者虽已进行大量研究,但远还没有达到穷尽性一方面研究的覆盖面还不周密,许多语料没有得到研究,如佛典研究,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统计了《大正藏》所收录的汉文佛典情况,东汉80部(105卷)、三国65部(97卷)、西晋142部(284卷)、东晋51部(294卷)、东晋列国106部(789卷)、南北朝245部(958卷)、隋125部(660卷),而对这些浩大的中古佛典文献的复音词研究并不全面又如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蕴含了大量中古汉语的语料,但对其复音词的研究也不充分。

      另一方面,专书研究的全面性及深入性还有待拓展此外还应注意发掘汉語复音词研究的综合价值及实用性价值,如对其他学科如文学、修辞学、哲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价值,对现代词典编纂等具有的实用性价值等参考文献:[1]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J].中国语文,1984(4).[2]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 郭锡良.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J]汉语史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 [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5]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 (法)贝罗贝.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A].语言学论丛[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8]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9]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王云路.论具体语素与抽象语素的结合——并列复音词中特殊的一类[A].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