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作文教学导学案.doc
8页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导学案话说风流人物武当中学 成菲活动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敬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信念和远大抱负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和评述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2)、通过对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培养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4)、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3、语文能力方面:(1)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活动,提高朗诵水平2)、通过讲述、评述、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3)、练习写作活动过程一、 名句积累1、 我们朗诵古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能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2、《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3、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句子是--------------,---------------。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写出古诗中能表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句子:--------------------------------------作者和出处-------------------------------二、激趣 1、教师激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2、学生激趣:朗诵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三、 活动准备1、研讨“风流”的含义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2、 请第一组同学展示搜集成果,并请第一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3、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成果,解说自己搜集到的名篇名作,在展示作品时,其他同学关于作品有疑问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由第二组同学负责解答,第二组同学应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经历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4、全班同学展开大讨论,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小组内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提出四、综合性学习1、班级开展“读名著说人物”活动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对其作简要介绍李逵 鲁滨孙 保尔柯察金示例:所选人物:孙悟空简要介绍: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他机智勇敢、爱憎分明;他曾因不满天庭的统治而大闹天宫,表现出他的桀骜不驯和反抗精神所选人物:-----------------------简要介绍: -----------------------------------2、在历史上,孔子、孟子一向以“孔孟”并称《论语》《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记载孔孟的学说、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和学习方面的见解1)《论语》《孟子》是什么时候被列入“四书”的?(2)下列句子反映了孔、孟怎样的思想见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请你在下面提供的历史名人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点出其精神品质(不超过50字)备选人名:王充 陆游 蔡元培 马寅初 秋瑾 竺可桢例如:鲁迅----一个用笔作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赞颂语:---------------------------------------------2、 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选出两三个在榜人物,给他们每人配一段一二百字的简介人物:简介:(2)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评价宋江 祥子 格列佛 汤姆索亚五、丰功伟绩到处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1、选出一两位你喜爱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2、总结一下这些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六、写作训练: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七、有关资料及范文忧劳可以兴国 ——读《周恩来》 读罢《周恩来》,掩卷沉思周总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朽贡献,这不禁让我想起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的名言:“忧劳可以兴国 平日,常听老人们谈起总理,谈他对人民的挚爱,谈他卓越的才干、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威望,内心里充满了对他的尊敬和仰慕我似乎觉得他是神圣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读完此书,以前听来的散乱的片断终于渐渐连成片了,清晰了,完整了。
周总理活生生的神姿风采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走下圣坛的周总理,内心的那份震撼真难以言表 总理的一生堪以“日夜忧劳,殚精竭虑”来形容从他年轻时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起,他一刻也没有停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刻也没有停止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操劳大革命期间,他才26岁,就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身兼数职,既要从事军事工作,组织革命武装,又要领导工农运动,还要在统一战线内部进行各种斗争每天早晨,他步行到码头,乘船到黄埔军校工作,傍晚又返回广州,晚上还要参加各种会议,过党的组织生活在他的筹划、组织、安排下,各方面的工作井井有条,他过人的才华和敏锐的头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又亲自指挥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虽然得了疟疾,脸色铁青,但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总结了经验教训,有条不紊地对善后工作做了安排那时他高烧达40℃,有时烧得神志不清,还喊着“冲啊,冲啊”,但一当清醒之际,依然从容镇定,和贺龙、叶挺同志一起指挥对敌人的反击为了组成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不顾生命危险,在国民党内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日寇投降后,为了和平建国,他不顾身患伤寒,几次与蒋介石谈判。
新中国成立后,他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为使疮痍满目的祖国大地变得美好富裕而呕心沥血文革”后期,他身患癌症却为保护我党的优秀干部而奔走操劳,直到停止了呼吸就这样去了啊,总理,您为祖国人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一生的忧劳,对您的无畏的拼搏,对您的无私的奉献,整个中华民族将永远感谢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以忧劳而修身齐家平天下,以忧劳而兴家兴邦兴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们的传统美德从越王勾践、唐太宗到孙中山一脉相传,代代相续,在总理身上又得到了新的升华,他赋予这传统美德以新的含义,它被继续发扬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排除万难、奋力前进、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周总理和老一辈革命家让这种精神永远放射出灿烂神圣的光芒,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感受鲁迅小时候,曾学过很长时间的简笔画,画过的物品各式各样,头像只画过两个:一个是大眼睛的小姑娘,另一个是嘴上有着“一”字胡的瘦削的中年人 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中年人的侧面像画的是鲁迅,只知道他的胡子很像一个隶书的“一”,如果把“一”字画得直一些,圆满一些.老师就会用红笔在下边批一个挺高的分数于是便整天练着画中年人的胡子,精雕细刻地描画着一个个“一”。
后来读了《一面》,就在每次画画的时候,将中年人的嘴角画得翘起来,很夸张的样子因为我猜他是喜欢孩子的,会对我笑每每有人看了这样的画,都不相信画的是鲁迅,信了的就怪怪地看着我,然后一言不发地走掉他经常骂人的,很严肃另一些人笑嘻嘻地说,纠正我的错误于是我就抱起画册,一言不发地走掉至今没有成功地画出鲁迅的样子面部线条的逼真被直直的胡子和夸张的嘴角掩盖了感觉到鲁迅的锐利和其背后的悲悯,我却只能用有些造作的胡子和虚伪的嘴角来表达,笨拙地希望别人能理解他,说不上崇拜,而是一种升华了的尊敬因为记得一句话:“没有见到过星空的民族不会想到要探索宇宙所以一直固执地认为鲁迅是他那个时代少数仰望过星空的人之一,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更远,才有别人体会不到的深刻和悲凉总觉得他对待祖国如同对待自己一个走上歧路的至亲,即使狠狠地鞭笞对方,仍然饱含着深沉的爱或者,正因为有爱,所以才有尖锐的目光和评判吧很多文人“活着”,靠着鲁迅死后人们转托在他们身上的尊敬,这股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养活这许许多多的“文人”鲁迅的嘴角依然微微地上扬,“一”字胡仍旧直直的,夸张地微笑,夸张地严肃,用瘦削的手点一枝烟,用锐利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笑到咳嗽”,笑人们的愚蠢和冷漠,躲在严肃的外表后面,慈爱地笑,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怜爱。
校友袁隆平印象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
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附: 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估要素赋分 学习目标1、体现课标精神,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2、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3、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切和语文学段要求,体现“三维”4、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性,便于在教学中落实20220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