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 1.2 第2课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44330957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7.7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课时 角度、面积问题学习目标 1.能把方向角等角度条件转化为解三角形的条件,解决航海等角度问题.2.掌握用两边及其夹角表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知识点一 角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主要是指在海上或空中测量角度的问题,如确定目标的方位,观察某一建筑物的视角等.解决它们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和图形及有关概念,确定所求的角在哪个三角形中,该三角形中已知哪些量,需要求哪些量.通常是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到所求的量,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知识点二 用两边及其夹角表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一般地,三角形面积等于两边及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即S△ABC=absin C=bcsin A=acsin B.思考1 S△ABC=absin C中,bsin C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答案 BC边上的高.思考2 如何用AB,AD,角A表示▱ABCD的面积?答案 S▱ABCD=AB·AD·sin A.1.仰角是视线与视线在水平面的射影的夹角.( √ )2.在处理方向角时,两个正北方向线视为平行.( √ )3.航海问题中,所求结果中的角度通常要化为方向角或方位角.( √ )4.△ABC的面积S=abc(其中R为△ABC外接圆半径).( √ )题型一 角度问题例1 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我方缉私船奉命以10 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解 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点)走私船,则CD=10t,BD=10t,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BC2=AB2+AC2-2AB·ACcos A=(-1)2+22-2(-1)·2·cos 120°=6.∴BC=.又∵=,∴sin∠ABC===,又∠ABC∈(0°,60°),∴∠ABC=45°,∴B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上,∴∠CBD=90°+30°=120°,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sin∠BCD===.又∵∠BCD∈(0°,60°),∴∠BCD=30°,∴缉私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又在△BCD中,∠CBD=120°,∠BCD=30°,∴∠CDB=30°,∴BD=BC,即10t=.∴t= 小时≈15分钟.∴缉私船应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大约需要15分钟.反思感悟 解决航海问题先根据条件,画出示意图,然后把方向角、速度、时间等条件转化为三角形的角、边,化为解三角形问题.跟踪训练1 甲船在A点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a海里的速度向北行驶,已知甲船的速度是每小时a海里,问甲船应沿着什么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解 如图所示.设经过t小时两船在C点相遇,则在△ABC中,BC=at海里,AC=at海里,B=90°+30°=120°,由=,得sin∠CAB====,∵0°<∠CAB<60°,∴∠CAB=30°,∴∠DAC=60°-30°=30°,∴甲船应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题型二 用两边夹角表示三角形面积命题角度1 求三角形面积例2 在△ABC中,已知BC=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A.9 B.18 C.9 D.18答案 C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AC===6.又∵C=180°-120°-30°=30°,∴S△ABC=AC·BC·sin C=×6×6×=9.反思感悟 求三角形面积,主要用两组公式(1)×底×高.(2)两边与其夹角正弦的乘积的一半.选用哪组公式,要看哪组公式的条件已知或易求.跟踪训练2 在△ABC中,已知·=tan A,当A=时,△ABC的面积为 .答案 解析 ∵·=||||cos A=tan A,∴||||=,∴S△ABC=||||sin A==tan2A=.命题角度2 涉及三角形面积的条件转化例3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sin B=2sin A,且△ABC的面积为a2sin B,则cos B= .答案 解析 由sin B=2sin A及正弦定理,得b=2a,由△ABC的面积为a2sin B,得acsin B=a2sin B,即c=2a,∴cos B===.反思感悟 表示三角形面积,即使确定用两边夹角,还要进一步选择好用哪两边夹角.跟踪训练3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面积S=(a2+b2-c2),则角C为(  )A.135° B.45° C.60° D.120°答案 B解析 ∵S=(a2+b2-c2)=absin C,∴a2+b2-c2=2absin C,∴c2=a2+b2-2absin C.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得sin C=cos C.又C∈(0°,180°),∴C=45°.三角形中的建模问题典例 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 千米,AC=3千米,BC=4 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可得t1==,设此时甲运动到点M,则AM=v甲t1=5×=,∴f(t1)=MC===.(2)当t1≤t≤时,乙在CB上的Q点,设甲在P点,∴QB=AC+CB-8t=7-8t,PB=AB-AP=5-5t,∴f(t)=PQ===,当β B.α=βC.α+β=90° D.α+β=180°答案 B3.当太阳光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60°时,一根长为2 m的竹竿如图所示放置,要使它的影子最长,则竹竿与地面所成的角是(  )A.15° B.30° C.45° D.60°答案 B解析 设竹竿与地面所成的角为α,影子长为x m.由正弦定理,得=,∴x=sin(120°-α).∵30°<120°-α<120°,∴当120°-α=90°,即α=30°时,x有最大值.即竹竿与地面所成的角是30°时,影子最长.4.在△ABC中,AB=3,BC=,AC=4,则△ABC的面积是(  )A.3 B. C.3 D.答案 A解析 ∵cos A===,∴sin A=,S△ABC=bcsin A=×4×3×=3.5.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c2=(a-b)2+6,C=,则△ABC的面积是(  )A. B. C. D.3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c2=a2+b2-2ab+6,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cos C=a2+b2-ab,∴-2ab+6=-ab,即ab=6.∴S△ABC=absin C=.6.(2018·全国Ⅲ)△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等于(  )A. B. C. D.答案 C解析 ∵S=absin C===abcos C,∴sin C=cos C,即tan C=1.又∵C∈(0,π),∴C=.7.如图,两座相距60 m的建筑物AB,CD的高度分别为20 m,50 m,BD为水平面,则从建筑物AB的顶端A看建筑物CD的张角为(  )A.30° B.45° C.60° D.75°答案 B解析 依题意可得AD=20,AC=30,又CD=50,所以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cos∠CAD====,又0°<∠CAD<180°,所以∠CAD=45°,所以从顶端A看建筑物CD的张角为45°.8.若钝角△ABC的面积是,AB=1,BC=,则AC等于(  )A.5 B. C.2 D.1答案 B解析 ∵钝角△ABC的面积是,AB=c=1,BC=a=,∴S=acsin B=,即sin B=.当B为钝角时,cos B=-=-.利用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 B=1+2+2=5,即AC=;当B为锐角时,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