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体制板与工艺.ppt
98页立体制板与工艺,—————————教学使用,第一节 概述 一、立体制板与工艺的含义 立体制板与工艺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具体的说,立体制板与工艺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制板与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立体制板与工艺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第一章 立体制板与工艺基础篇,三、立体制板与工艺的基本操作程序 1、基本确定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四、立体制板与工艺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立体制板与工艺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制板与工艺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立体制板与工艺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 平面裁剪离不开立体制板与工艺平面裁剪来源与人体的原型,而原型的确定就是大量立体制板与工艺原型结构的分析与归纳另外,立体试样又为观察修正服装和累积平面裁剪经验提供了参考和源泉五、立体制板与工艺的优点 1、立体制板与工艺造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人员的提高更利于服装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制板与工艺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制板与工艺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理论 4、立体制板与工艺易处理特殊体形 六、如何学习立体制板与工艺 1、多实践、勤动手 2、规范操作 3、与平面裁剪知识融合贯通,第二节 立体制板与工艺的用具与材料,一、人体模型 现在使用人体模型的种类大致分三种:立体制板与工艺用、成品检验用、服装展示用人体模型按长度分,有全身模型、2/3身模型、半身长模型等;根据性别与年龄分为三种:女装用模型、男装用模型、童装用模型全身模型 半身模型 2/3身模型,二、立体制板与工艺的工具: 人体模台 手臂模型 坯布 剪刀 铅笔 粘带 大头针 针插 熨斗 棉花 服装裁剪专用尺和纸,第三节 立体制板与工艺的准备,一、布纹的整理方法 1. 划出印记: 2. 矫正布纹: 3. 检查整理: 4.立体制板与工艺中布边撕掉(0.5厘米),二、大头针别法 1. 对别法 2. 重叠法 3. 折叠法 4. 藏针法,三、人体模型的补正 (一)胸部补正 (二)肩部补正 (三)腰部补正 (四)臀部补正,第四节 基准线的标记 一、基准标识线的贴制 基准线的标记:就是将人体模型的重要部位或必要的结构线,在人体模型上标记出来。
标注线的应选用色彩醒目、鲜明,透过布料易被识别的粘合带一般选用黑色、红色或色彩对比明显的颜色宽度为0.3—0.5cm 二、标记部位 基准线的标记部位有横向标记线、纵向标记线、弧向标记线等 纵向标记线包括:前中心线、后中心线、左侧缝线、右侧缝线、前公主线、后公主线,共6条标记线 横向标记线包括: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共3条标记线在设计裤装时,需增加膝围线 弧向标记线包括:颈围线、左袖窿弧线、右袖窿弧线、肩线,共4条标记线 三、标记方法:见操作演示,,基准线的完成图,正视图 侧视图 背视图,第五节 布手臂的制作,一、布手臂的结构制图,小袖 大袖,袖口布 臂根布,盖肩布,手臂里布的裁剪,布手臂的裁剪,二、布手臂的裁剪,三、布手臂的制作过程,四、布手臂与模型的安装,第二章 衣身的 立体制板与工艺,第一节 贴体原型衣立体制板与工艺,(一)准备工作 1、确定用布量 贴体型基本衣身为两块长方形布料,布料的纵向取前(后)腰节长加8cm(8cm为缝份及修正量),横向取前(后)胸围大加8cm(8cm为缝份及修正量)在前衣片上标记中心线及胸围线,后衣片上标记中心线、胸围线及背宽线。
贴体型基本衣身用布图见图 2、粗裁 布料的纵横向均用手撕开,整理布纹,要求布样丝绺平直,对折方正,最后用熨斗整烫,不宜喷水,以免布料变色,浆糊变硬,影响布料的柔软感 3、划样 用醒目色线或2B的铅笔,将基准线按图4-1-2所示标记清楚基准线的作用是能指示布料的经纬丝绺,前衣片的标示线有:前中心线、胸围线后衣片的标示线有:后中心线、胸围线、背宽线水平线二)操作方法及技巧-----前衣片,操作方法及技巧------后衣片,(三)贴体型基本衣身立体造型,(四)贴体原型纸样分析及调整 1、胸围数据组的调整和分析 2、胸宽与背宽数据组的调整与分析 3、前后领宽和领深数据组的分析 4、前后肩斜度数据组的分析和调整 5、肩省、胸腰省、腰背省的分析和调整 6、乳凸量和袖隆深差值的分析和调整,第二节 省的转移与变化,操作过程与技巧:,立体造型,第三节 分割线在衣身中的应用,操作过程与技巧----前衣片,操作过程与技巧----后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