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滞留针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1309231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滞留针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滞留针的临床应用 滞留针的临床应用 滞留针的临床应用 滞留针操作流程滞留针操作流程4.4.选择合适的自留针型号选择合适的自留针型号1.1.洗手洗手2.2.戴口罩戴口罩3.3.准备用物准备用物5.排气排气6. 准备无菌透明准备无菌透明 敷料敷料7.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88.碘伏消毒碘伏消毒9.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头皮针插入肝素帽.10.排气排气11.松动针芯松动针芯.12. 在血管上方以在血管上方以15-300直刺血管直刺血管,缓慢进针缓慢进针.13.在针芯侧孔处仔细观察回血在针芯侧孔处仔细观察回血.14.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继续进针 15.左手持左手持“Y”接口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送管送管,撤针芯撤针芯16.无菌敷贴固定无菌敷贴固定. 固固 定定123456 白色隔离塞不能再次穿刺,否则有穿透套管造成渗漏的危险特特 别别 提提 示示 Flush冲管的定义冲管的定义: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应用于输液前或两种药物之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

      应用于输液前或两种药物之间①①避免残留药液刺激局部血管避免残留药液刺激局部血管②②减少药物减少药物 之之 间的配伍禁忌间的配伍禁忌封管的定义:封管的定义:用稀释肝素液来保持静脉通畅通常用于输液结束后用稀释肝素液来保持静脉通畅通常用于输液结束后冲管与封管冲管与封管 肝素盐水肝素盐水肝素盐水肝素盐水 10~10010~100单位单位单位单位/ /毫升毫升毫升毫升保留时间保留时间保留时间保留时间 持续持续持续持续1212小时小时小时小时用用用用 量量量量 2ml2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保留时间保留时间保留时间保留时间 持续持续持续持续8 8小时小时小时小时用用用用 量量量量 5~10ml5~10ml常用的封管液常用的封管液 避免针头拔出时血液返流避免针头拔出时血液返流避免针头拔出时血液返流避免针头拔出时血液返流正正 压压 封封 管管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将注射器针尖拔出仅留针尖,推封管液,剩将注射器针尖拔出仅留针尖,推封管液,剩将注射器针尖拔出仅留针尖,推封管液,剩将注射器针尖拔出仅留针尖,推封管液,剩时边推注边退针尖。

      时边推注边退针尖时边推注边退针尖时边推注边退针尖 正确使用小夹子正确使用小夹子正确使用小夹子正确使用小夹子 能否从留置针中抽血能否从留置针中抽血? 术前知道病人需要抽血时,可以在术前知道病人需要抽血时,可以在留置针打好后未接输液管前先用留置针打好后未接输液管前先用注射器抽血注射器抽血尽可能不从留置针中抽血必要时,尽可能不从留置针中抽血必要时,于抽血后必需用生理盐水于抽血后必需用生理盐水5-10ML冲管 肝素帽里有肝素吗肝素帽里有肝素吗?肝素帽的橡胶会进入血管吗肝素帽的橡胶会进入血管吗?肝素帽里没有肝素肝素帽里没有肝素肝素帽的功能:(肝素帽的功能:(1)封闭留置导管的接口;)封闭留置导管的接口; (( 2)用于肝素液封管用于肝素液封管 肝素帽上的橡胶是一块较大的橡胶压缩成一块小肝素帽上的橡胶是一块较大的橡胶压缩成一块小的橡胶的橡胶, 其结构非常致密其结构非常致密, 穿刺针插入穿刺针插入100次,次, 都不都不会有橡胶物质进入血管会有橡胶物质进入血管, 拔针后不会有液体漏出拔针后不会有液体漏出。

      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导管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导管的材质不变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 ,不易,不易劈叉,减少医院的耗损,减少病人的痛苦但处理后劈叉,减少医院的耗损,减少病人的痛苦但处理后, 软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管与针芯紧密粘合, 故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故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封管后为什么会有回血封管后为什么会有回血?原因:原因:((1)封管液中的晶体渗透压与血液中的晶体渗透压是相对)封管液中的晶体渗透压与血液中的晶体渗透压是相对￿￿￿￿￿￿￿￿￿￿平衡的,封管液中无胶渗压,由于血液中的胶渗压的平衡的,封管液中无胶渗压,由于血液中的胶渗压的￿￿￿￿￿￿￿￿￿￿缘故缘故￿ ￿,可能会将一些血细胞带入导管可能会将一些血细胞带入导管2)置管部位血管的压力变化易导致回血现象置管部位血管的压力变化易导致回血现象￿￿￿￿￿￿￿￿因此,建议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注意正压封管。

      因此,建议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注意正压封管 什么是正确的封管?什么是正确的封管? 先将头皮针拔出剩针尖,推注先将头皮针拔出剩针尖,推注2-5ML封管液剩后,一边推封管液剩后,一边推一拔针尖,确保正压封管软管里全是封管液,而不是一拔针尖,确保正压封管软管里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血液)血液)￿￿￿￿￿￿￿￿￿￿￿￿￿￿￿￿￿￿￿￿￿￿￿￿￿￿￿￿￿￿￿￿封管液的配制: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封管液的配制: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单位￿￿￿￿￿￿￿￿￿￿￿￿￿￿￿￿ 渗漏的原因?渗漏的原因?Ø成因:导管脱出静脉;操作不当使成因:导管脱出静脉;操作不当使针尖刺破外套管未能及时发现;穿针尖刺破外套管未能及时发现;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 处理:拔除导管,选择其它的静脉处理:拔除导管,选择其它的静脉进行穿刺进行穿刺 堵管的原因?堵管的原因?成因:成因: 液体内有絮状物或输的血过稠液体内有絮状物或输的血过稠 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 形成阻塞;形成阻塞;  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过高导致血液反流;  高血压病人静脉压力过高可引起血液反流。

      高血压病人静脉压力过高可引起血液反流症状: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症状: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 堵管的原因?堵管的原因?处理处理  封管:采用正压封管的手法封管:采用正压封管的手法 封管液: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封管液: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的方法是回抽,器推注,正确的方法是回抽, 以免将凝固的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而导致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血栓推进血管内而导致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撤针芯困难的原因?撤针芯困难的原因?1.事先未松动套管或松动套管不到事先未松动套管或松动套管不到位位2.撤针芯时导管未放直撤针芯时导管未放直3.撤针芯时手指仍压在上面撤针芯时手指仍压在上面 观察回血困难的原因?观察回血困难的原因?穿破血管后壁穿破血管后壁病人状况:是否有低血压或血液病人状况:是否有低血压或血液粘稠度过高粘稠度过高 滞留针的注意事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