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是功到工作中的头等大事.doc
6页责任是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工作“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责任心,真的是责任心!”青春在新疆千里铁道线上闪光 5月4日,全国各行各业的青年精英汇聚在人民大会堂,他们当中有一位来自新疆戈壁大漠的蒙古族铁路女职工,她的名字叫尼红,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佩戴在尼红的胸前时,她心情无比激动那一刻,人们又一次见证了来自大西北青年铁路职工的光荣与靓丽,美丽的笑容、坚定的目光让她在群英荟萃的青年中熠熠生辉 尼红是一名来自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车载车间的安全员,她所在工班的职责就是保障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和田间1929公里铁路线上197台运用机车监控设备安全运转不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不论是漫天沙尘,还是风雪交加,她始终保持着一心为了铁路安全的工作激情,坚守岗位,精检细修 1993年,尼红从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和静信号工区见习每周例行学习后,领工员都会给见习生出故障问题,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师傅的好方法、好经验,都被虚心好学的尼红一一记在本子里,这个习惯她一直坚持了20年,积累了厚厚的12大本学习笔记,整理形成了“尼红机车设备检测法”,这一方法已成为青年职工上岗前的必修课。
2010年8月,尼红和往常一样执行一次数据换装施工任务,当时已是挑灯夜战至深夜四点多,身心疲累一台机车数据换装完毕,同事们都准备休息了,她仍和往常一样,再次核对着每个安全关键点同组的人员说,“算了吧,咱们又不是第一次施工,你就别再较真了,抓紧休息吧!”可她还是不放心,打起精神对设备逐一核对检查当目光扫过屏幕时,她发现机车时间设置居然显示成了2008年 8月 8日,如果这一错误没有被及时发现,机车参数就会因提取错误直接导致机车超速甚至冒进信号,后果不堪设想! 在设备不断升级换代中,尼红对照书本、设备反复琢磨,面对各式的机车信号设备,她都率先学习和掌握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她成功制做出新的机车速度通道转换测试仪,投入使用后,机车设备故障排查更直观、简便,排查时间也由原先的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她负责的机车信号QC小组课题连续14年获得铁路局QC成果发表一等奖,2006-2009年连续四次获得自治区优秀QC成果奖,其中取得的多项技术革新已在全局推广 2008年,尼红代表乌鲁木齐铁路局参加全国铁道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名来自西北边陲的技术骨干,她以实作满分的优势摘得了该项赛事的铜牌,这也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选手参加全国各种业务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比赛中,测试、查找、处理一整套动作,她完成的标准、干净、利索,一气呵成,一分没扣以至于让评委看完了尼红的比赛过程感慨万分:“这功夫,那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啊 尼红不仅自己主动学习,还积极带动身边的青年团员学习新技术面对铁路大面积电气化改造让很多青年职工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到非常吃力的现状,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没有经验,摸;没有时间,挤;没有教材,编针对青年职工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特点,尼红专门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制作了十余个技术业务培训课件,通过课件给大家详细讲解安全要领和技术知识,并将自己十多年来用心血汇编成的学习笔记拿给他们学习传阅,与青年职工分享自己的故障处理方法、分析思路 “我们的设备在机车内,这里空间窄、油污重,室内温度达60摄氏度以上,长期的高分贝噪声很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听力下降,特别是长年累月倒班确实给我们女职工的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为了保障安全我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大家都在都很敬业、很履责尼红向我们介绍到尼红所在工班开展机车登乘检查设备运用工作,一出去就是四、五百公里,新疆南疆铁路线的风沙大,一天工作下来她的头上、身上都布满了沙尘,每次回来几乎变成了“沙人”,男同志完成任务都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对于一名女同志来说更是不容易。
2011年的大年三十,调度通知尼红几百公里外的肖塔小站机车设备出现故障,她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背上工具包一去又是7天没回家由于工作常年忙碌,爱人工作地点远、休息时间少,家里又没人照看孩子,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还全权承担起家务活岁月如梭,尼红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业务精湛的技术骨干,二十年间累计检测单项机车信号设备上万台,检修出入库机车信号设备上百万台次,并确保了100%的运用优良率 通过尼红持续不懈地努力,各项荣誉接踵而至,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奖励津贴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面对荣誉,她总是在说:“我会一直去努力”是的,在奋进的道路上,她扬撒着青春的激情,向着既定的手尼红:我会一直去努力 “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全路技术能手”、全路“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铁路百名学习型职工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技术标兵”、“2010年感动乌铁十大功臣”……也许你想象不到,笼罩在这无数光环下的其实是一名看起来十分腼腆的蒙古族姑娘,一名来自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电务段库尔勒车载设备车间的普通安全员尼红 在众多荣誉中,“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铁道行业一体化机车信号项目第三名”这项殊荣最抢眼。
因为这项赛事是对全国铁路所有职业技术人才最高级别的检验作为一名来自西北边陲的技术骨干,尼红以实作满分的优势摘得了这枚铜牌,这也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选手参加全国各种业务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起自己的成长,尼红说:“我是幸运的,要感谢这个先进的集体带动了我,要感谢我的好师傅,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习惯 1993年从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毕业的尼红,被分配到和静信号工区见习每周例行学习后,领工员都会给见习生出故障,由易到难逐渐加深,教她们分析查找故障的方法技巧师傅的好方法、好经验,都被虚心好学的尼红一一记在随身装的小本子里,而这个习惯尼红一直坚持了整整18年,随时随地、无时不刻,只要是师傅们讲的故障处理方法、检查测试设备的步骤、工作中点滴经验她都会逐一记录下来,对照书本、设备反复琢磨,不论是面对各式车信号设备,她都做到率先学习,率先掌握也正是这份可贵的坚持,使她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直至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然而,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之初,机车信号是第一代的移频点式设备,尼红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学习过在移频设备检修中,她一次次琢磨,一次次调整,一次次练习,最终掌握了检修技艺。
与此同时,她又重新学习了电路及电子线路知识从基础的原理到精细的检修,由师傅指导到自己独立完成,这段时间的学习,让尼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经过三年的磨练和努力,1996年,尼红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当上了机车信号QC小组的课题负责人,与大家共同完成了《移频测试台测试改造》攻关课题,并获得了乌鲁木齐铁路局QC成果发表一等奖 2011年伊始,随着整个铁道部安全大检查活动全面铺开,尼红又面临新的任务在她所处的库尔勒车载车间,由她率领的设备检查小组只有两个人,却得完成每天对该地区所有出入库机车LKJ设备全覆盖检查尼红都全身心投入,严格践行职责,对规对标彻查彻整,绝不能出现任何疏漏在郑重的写下党员安全承诺,确保“自身零故障”的同时,尼红又率先包保业务技能较差职工,严格落实联控互控,确保党员“身边零故障” 岁月如梭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小女孩到一位业务精湛的技术骨干,尼红已在车载设备车间工作了18个年头18年里,尼红累计检测单项机车信号设备上万台,出入库机车信号设备检修上百万台次,并确保了100%的运用优良率面对这些令人瞩目成绩和大家羡慕的眼光,尼红不骄不躁,她说:“这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为了安全生产,为了车载设备质量稳固提升,我还会一直去努力!”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尼红。
尼红的工作就是确保铁路运输的这一“重中之重”的落实她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车载车间的安全员,她所在工班的职责就是保障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和田间1929公里铁路线上197台运用机车监控设备安全运转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尼红坚守平凡,努力付出,用热情与担当确保着一方铁路运行安全,被誉为“铁路安全的守护神”如今,身为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电务段库尔勒车载设备车间库尔勒出入库检测工区班长,尼红正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守护神”的生活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前,她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成为新一代青年楷模的代表工作紧张不输“救火”尼红的工作乍看上去似乎平凡,但实际上却可谓排除火车头故障的“救火队员”从19年前参加工作之时起,尼红主要负责的便是机车信号设备的检测与检修机车中的信号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地面信号,向火车司机报告线路和道岔情况,帮助司机实现火车的安全正点运行而火车运行能否实现“安全、正点”,恰恰是铁路运输的关键指标,对于尼红这样的安全员来说,工作中最为急迫的事情几乎都与此直接相关平日里,火车头一进入库内,尼红他们就要立刻上车进行检测,这时必须手脚麻利,检测质量过关如果到该出库的时侯还没有排除掉设备故障,那将使得从检测人员到车站里上上下下的各个环节,都会急得团团转--火车头准时出入库直接决定了火车能否实现“安全、正点”运行。
日常工作已是如此紧凑,可除了这些还有更紧张的安全员不同于普通职工,他们所面对的往往都是应急故障,甚至还要外出赶到其他站点去处理紧急情况,关键时刻他们必须顶上,而顶上的前提就是业务技能好、操作能力高、责任心极强而且还要心理素质过硬身为安全员的尼红,每天在库内检测的设备少说也要三四十台,还要经常面对一些应急突发情况,常年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之中如今,尼红已经累计检测单项机车信号设备达到上万台,出入库机车信号设备检修更是有上百万台次,所有经她手检测、检修的设备,运用优良率全部达到了100%而经过19年的摸索与积累,尼红常说,自己这份工作“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责任心,真的是责任心!技术业务素质倒在其次,只要责任心尽到了,好多故障都是可以避免的让学习的火苗持续燃烧如此一份夹杂了太多辛劳与压力的工作,尼红却做得风生水起,她从哪里得来的动力?一切的开端又是怎样?这还是要从她的中学时代说起那时,尼红的家住在库尔勒的铁道边晚上放学回家,她常和伙伴们跑到铁道附近玩耍,看着红红绿绿的信号灯日夜闪烁,尼红觉得它们特别好看后来,当她面临考中专选专业时,直接想到的就是“铁道信号专业也许很有趣”也正是由此,尼红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19岁的尼红顺利毕业,被分配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和静信号工区见习读了喜欢的专业,又分配到对口的工作,这在今天看来也可以算作一种幸运,可真正投入了工作,尼红却高兴不起来了工作里的大量内容与尼红的想象完全不同当时,学校里教的大多是理论和原理,可真正见到实际设备,尼红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她只有跟着师傅不断学习刚刚走出校门,尼红就感觉自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课堂,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工作入门的那几年,尼红总是拿着笔和本,跟在师傅后面随时记东西,她把师傅讲的好方法、好经验一一记下,一有空就拿出来琢磨、温习工作稍长几年后,随着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尼红一直保持着随手记录这个习惯,延续至今,她已经写完了满满的十几个大本子这些本子见证着她将近20年工作轨迹,也让她能够从中不断归纳总结,整理出了一套“尼红机车设备检测法”现在,这套方法已经成为了段里青年职工上岗前的必修课尼红说,刚工作的那些年,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一心想着学技术,长本领,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期待着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其中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凭着那股渴望优秀的心气,她总会让自己不停地学习可若要说她为什么能做到像今天这样脱颖而出,尼红觉得也许是那种对优秀的渴望在她身上延续得比别人长久。
今天的尼红仍然喜欢随手做记录,喜欢以最快的速度学会新技术,也在继续着学习更高学历的课程,甚至还喜欢参加技术比赛,时刻督促自己不能掉队而这份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