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docx
27页2006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56 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 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 号)三个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不包括: 2006 年 6 月 30 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一、岗位工资的套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 4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精品文库人员,执行 7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 13 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二)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3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4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5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6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7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 8 级职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9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 执行 10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三)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2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3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4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5 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岗位工资标准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是指 2006 年 6 月 30 日在聘的岗位欢迎下载 2精品文库二、薪级工资的套改(一)套改条件一是现聘岗位及低一级岗位现聘岗位是指 2006 年 6 月 30 日所聘岗位,低一级岗位是指 2006 年 6 月 30 日所聘岗位的低一级岗位二是任现聘岗位年限及低一级岗位任职年限任现聘岗位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 2006 年 6 月 30 日所在岗位的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 2006 年的年限;低一级岗位年限是指 2006 年 6 月 30 日所聘岗位的低一级岗位正式聘用的当年起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所聘岗位当年的年限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可将原聘较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同一岗位层次任职期间如有间断的,应按周年周月扣除间断时间。
任职间断时间包括: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不能计算工龄的时间;因岗位变动曾任较低岗位的时间;因工作单位或岗位变动未明确岗位时间超过一年的时间由机关调入事业单位,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如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岗位职务层次的,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由国有企业调入事业单位的人员,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如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管理岗位职务层次,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欢迎下载 3精品文库在原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如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层次相同或高于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层次,其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但不能与现聘管理岗位合并计算任职年限在原单位担任的行政职务层次和任职年限,须经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认定例如:一名正科级工作人员,任正科的时间是 1998 年,现任职务的时间为 2006-1998+1=9 年;如果 1999 年、 2000 年因病休息两年不计算工龄,其任职时间需扣除一年零六个月(病休半年以内应计算工龄),2002 年因调动工作未及时明确职务时间为一年,计算公式为:2006-1998+1-1 年 6 个月 =7 年 6 个月,可以视为 8 年,再减去因调动工作未及时明确职务时间的一年,任正科的时间为 7 年;低一职务任职年限的计算:低一职务的任命的时间为 1990 年,2006 年 6 月 30 日所任职务的任命时间是 1998 年,低一职务的任职年限为 1998-1990=8 年,2006年 6 月 30 日所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为 2006-1998+1=9 年, 8+9=17 年。
低一职务的年限可以视为 17 年例 2、一名副高级工作人员, 1988 年被聘在中级岗位, 1994 年被聘在副高级岗位, 2000 年低聘到中级岗位, 2004 年又被聘在副高级岗位这名工作人员在中级岗的任职年限为 2006-1988+1=19 年,副高级岗的任职年限为( 2000-1994)+(2006-2004+1)=9 年三是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计算套改年限时的工作年限,是指从本人工作的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欢迎下载 4精品文库年度累加计算至 2006 年的年限,其中工作年限如有间断的, 应按周年周月扣除间断时间(工作间断时间是指,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不能计算工龄的时间);还应扣除 1993 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工龄的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例 1、工龄间断套改年限的计算某工作人员, 1996 年 12 月参加工作, 2003 年 3 月至 2004 年 12 月休病假,共计是 1 年零 10 个月,其套改年限的计算为 2006 年-1996 年+1-1 年零 4 个月 =9 年零 8 个月,可以视为 10年例 2、年度考核不计等次或不称职的套改年限的计算某工作人员,1996 年参加工作, 2003 年年度考核不称职, 2004、2005 年考核不计等次,该工作人员的套改年限为 8 年,即: 2006-1996+1-1-2=8二)套改办法欢迎下载 5精品文库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一名工作人员, 高中毕业, 1994 年参加工作, 2004 年聘为科员,按科员套改的薪级工资为 9 级,按办事员套改的薪级工资为 10 级,可以执行 10 级工作人员按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标准。
例、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2004 年毕业参加工作 ,按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确定的薪级工资为 6 级,而大学本科生的定级工资是 7 级,它可以执行 7级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同级政府人事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工作人员的实绩、贡献,合理拉开差距,自主决定内部分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单位,可相应欢迎下载 6精品文库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对知识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完成新的分类和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前,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工作人员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立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不再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四、津贴补贴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各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提高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部分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套改后暂按绝对额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我省规定提高津贴补贴比例的有:(鲁人薪 [1995]4 号)《关于农、林、水利、水产、气象系统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 ;(鲁人薪 [1996]5 号)《关于交通部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发放问题的通知》 ;(鲁人薪函 [1996]6 号)《关于提高档案局事业编制人员津贴比例的复函》;(鲁人薪 [1997]1 号)山东省人事厅、卫生厅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鲁人薪[1997]3 号)《关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津贴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