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杨绛《隐身衣》素材.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136399677
  • 上传时间:2020-06-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隐身衣杨绛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阿呀!还得有缩地法!”“还要护身法!”想的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隐身衣也不要了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个人梦魂回家,见到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家里人团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座,却没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道有你;你虽然生活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阿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仲家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满脸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密饯茶。

      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我国古人说:“彼人也,予亦人也这不过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弃西班牙谚云:“干什么事,成什么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乡童谣有“荠菜开花赛牡丹”的话我曾见草丝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苏东坡说:“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做书读,可当戏看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

      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隐身衣》解读:开篇由夫妇说话引出仙家的隐身衣,下一句点明要它的目的,最后笔锋一转,又不想要了然后自然类比,引出凡间的隐身衣这样的开头,轻松的描写中,有几个波澜,就好像悠悠的小河,有几道湾目的在于引出下文对人间隐身衣内涵的揭示引出了凡间隐身衣后,接着揭示出世人对它的态度,不认为是宝贝,反而很怕穿上,下一句点出凡间隐身衣的具体所指——卑微接着首次写世人对卑微的态度——漠视下一段开头,笔调依然轻松,用一个笔记小说的故事引出卑微,再次写世人对卑微的态度,以及卑微者的内心感受作者的结论:卑微地活一辈子,“虽生犹如未生”这里表明了作者对卑微的认识与态度:一是不会被人看重,二是自己活得也没有价值看了下文才知道这一笔是抑,是卑微中,没有自己的成就这样的卑微是作者不取的接下一段,写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一个是中国的,夸耀自己的如何受到尊敬,另一个是外国的桑丘,甘居卑微,自得其乐。

      接着一段,引用谚语,说明“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的观点,写出了真正的尊贵不是世俗所谓的尊贵,不是地位高,有权有势,而是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下一段,引用苏轼的文章,引出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认识,认为它“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这一段又肯定卑微的价值,“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从这一段结论,我们看出上上一段其实是伏笔,与这一段构成抑扬关系 又是一段一开头就贬低自己的看法,说自己的是“一派胡言纯是废话”,之后又写出“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及“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的反应又一句“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这样写是为了淡化自己上一段的明确主张这样的写法,本身就是自认卑微的笔法文章叙述者真是深得卑微三昧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强调的重点是人心灵的脆弱,“不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这是对自己提出观点的自我辩驳,或者说是自我责难,意在化解自己主张那种道貌岸然的气味然后又一句,写出“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来反问自己,意在表明自己的这一点见识也很是微不足道结尾一段,轻轻一点,还是提了一下隐身衣的好处,只是写得含蓄,却有分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