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安全评价模式探讨(二).docx
3页Word中小企业安全评价模式探讨(二) 表2 危急因素易发性 表3 事故严峻性分值表 表4 平安掌握措施的状态分值表 表5 危急程度分级 EFMC法是对LEC,MES评价方法的综合改进考虑到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危急因素,并且不同危急因素的危急性可能不同,EFMC法采纳危急因素的易发性对各不同因素进行区分,并用求和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处理此外,假如评价单元中有多个危急场所,则R取危急程度最高的工作场所的危急等级因我国中小企业平安生产条件简单,易于发生人身损害恶性事故,在此重点考虑企业职工人身平安状况实践表明,EFMC方法能够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的平安状况 1.2.2 企业内危急因素排序 企业内危急因素排序,即确定各危急因素对企业整体平安状况的影响程度参照英国HSE风险优先分级方法,在使用RPA进行评价前,要有一张如表7所示的表格企业危急因素排序共分6个步骤结合表7,其步骤可以表述如下: 1)首先依据近几年本企业的死亡和重伤统计资料总结出若干事故类型,计算不同事故类型所占的比重A,然后分析各事故类型发生的各种可能缘由; 2)分析上一步中找出的各种事故缘由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B: 3)确定各种缘由导致事故实际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害类型,C为各种损害类型的历史重要度; 4)确定在上述状况下可能受到损害的人数D; 5)依据公式计算风险得分; 6)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RPA能够把评价单元中全部的危急因素放在同一基准面上进行比较排序,有利于企业抓住主要冲突,有的放矢 2 评价实例 某化工厂中有5种危急因素:中毒、爆炸、机械损害、触电、灼烫评价结果见表6、表7 表6 EFMC评价 表7 RPA评价 结果分析:①该厂综合危急程度为一级,要马上停产整改②通过危急因素的排序,可以看出企业整改的方向:灼烫和中毒这两类危急因素虽然严峻性不高,但由于易发性较高、掌握措施不好,是影响企业平安状况的关键,应当集中资金首先予以解决另外,爆炸事故的风险虽得分不高,但其严峻性是企业难以承受的,也应实行恰当的措施降低风险 3 结论 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利用对LEC,MES进行综合改进所得到的EFMC法以及RPA,提出了中小企业两步平安评价模式利用该模式,既可以确定企业整体平安状况,又可以为改善企业平安状况找到突破口与其他常用的平安评价方法相比,两步平安评价模式简洁易行,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平安评价问题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