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白叶枯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会****
  • 文档编号:273187487
  • 上传时间:2022-04-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水稻白叶枯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水稻白叶枯是水稻种植区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能偶导致水稻减产20%~30%,严峻者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农户们应当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下面我将为大家具体介绍水稻白叶枯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1、发生特点 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黄单胞杆菌,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极生单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好气菌,最相宜温度为28~30℃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峻的减产达50%以上凋萎型白叶枯病造成死丛的现象,损失更甚发病轻重主要视品种的易感性、气候条件和水稻的孕穗至抽穗期是否处理相宜而定稻草和谷壳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播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四周的病原,细菌向根际聚集,然后从根部、茎基和叶片的伤口或叶片的水孔浸入,到达维管束,在导管中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状假如只沿中脉侵入,则引起中脉型症状侵入到维管束的病菌大量增殖并扩展到其他部位,形成系统性感染初次侵染稻田的菌量都比较少,且由于温度低,繁殖速度慢,所以除南方稻区的后季稻外,一般在秧田苗期不表现症状。

      肉眼能见到病斑,一般早发的在拔节期,迟的则在孕穗期或破口期,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上部叶片扩散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相宜,再侵染就不断发生,使病害传播扩散 2、防治措施 2.1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用水,在施肥上应把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巧施穗肥,要氮磷钾综合施用,以增加植株抗病力要做好渠系配套、排灌分家、浅水勤灌 2.2 加强检疫工作 查清病区与无病区,调运种子时必需检疫,无病区不得引进病种子,以掌握病害传播与扩散 2.3 化学防治 老病区秧田期喷药是关键,一般三叶期及拔秧前各施1次药大田施药以“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的原则,准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从而掌握病害扩散可选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各种杀菌剂可交替使用,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一般5~7d施药1次,连续2~3次,每次需加水900kg/hm2匀称细水喷雾 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