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第2讲线路平纵断面课件.ppt
65页轨道基本知识讲座轨道基本知识讲座 第二讲第二讲线路平面与纵断面线路平面与纵断面一、一、线路结构线路结构平平面面纵断面纵断面直线直线曲线曲线圆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坡形坡形坡率坡率上坡、下坡、平坡上坡、下坡、平坡坡长坡长坡度坡度线线路路本部分所指本部分所指本部分所指本部分所指线线线线路路路路为轨为轨为轨为轨道的中心道的中心道的中心道的中心线线线线线线线线路分路分路分路分为为为为平面与平面与平面与平面与纵纵纵纵断面两大部分,断面两大部分,断面两大部分,断面两大部分,线线线线路路路路结结结结构示意构示意构示意构示意图图图图如下如下如下如下:二、平面曲线二、平面曲线oo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线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线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线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线与曲线两部分与曲线两部分与曲线两部分与曲线两部分o1 1曲线的分类曲线的分类oo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同向曲线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反向曲线 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ZHZH、HYHY、YHYH、HZHZ。
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JDJD,曲线的中点记为,曲线的中点记为,曲线的中点记为,曲线的中点记为QZQZ,见图示2.2.曲线的平面结构曲线的平面结构3 3曲线要素及其它相关术语曲线要素及其它相关术语1 1)曲线中心角)曲线中心角和曲线交角相等,符号和曲线交角相等,符号和曲线交角相等,符号和曲线交角相等,符号 交角交角交角交角中心角中心角中心角中心角切线长切线长切线长切线长半径半径半径半径外矢距外矢距外矢距外矢距2 2)曲线半径)曲线半径符号符号R,它决定了,它决定了轨轨道道转转向的程度向的程度3 3)切线长)切线长交点至切点的交点至切点的长长度称度称为为切切线长线长,记为记为T4 4)曲线长度)曲线长度o角度制:角度制:角度制:角度制:C=C=RR/180/180o弧度制:弧度制:弧度制:弧度制:曲线长度曲线长度曲线长度曲线长度=弧度弧度弧度弧度*半径半径半径半径o正矢、弦长、半径之间的关系正矢、弦长、半径之间的关系正矢、弦长、半径之间的关系正矢、弦长、半径之间的关系 f=df=d/8R/8R5 5)曲线正矢)曲线正矢o曲线正矢是量度曲线是否圆顺的重要要素。
曲线正矢是量度曲线是否圆顺的重要要素曲线正矢是量度曲线是否圆顺的重要要素曲线正矢是量度曲线是否圆顺的重要要素o曲线轨向的园顺通过正矢值进行检测曲线轨向的园顺通过正矢值进行检测曲线轨向的园顺通过正矢值进行检测曲线轨向的园顺通过正矢值进行检测正矢正矢正矢正矢oo曲线上两点间连成一条直线,称为弦,弦上任意点到曲线对应点曲线上两点间连成一条直线,称为弦,弦上任意点到曲线对应点曲线上两点间连成一条直线,称为弦,弦上任意点到曲线对应点曲线上两点间连成一条直线,称为弦,弦上任意点到曲线对应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矢距,位于弦中央的点的矢距叫做正矢的垂直距离叫做矢距,位于弦中央的点的矢距叫做正矢的垂直距离叫做矢距,位于弦中央的点的矢距叫做正矢的垂直距离叫做矢距,位于弦中央的点的矢距叫做正矢oo正矢的大小与圆半径相关通常正矢值正矢的大小与圆半径相关通常正矢值正矢的大小与圆半径相关通常正矢值正矢的大小与圆半径相关通常正矢值f=5000/Rf=5000/R6 6)圆曲线的轨距加宽)圆曲线的轨距加宽oo国家铁路轨距加宽标准为国家铁路轨距加宽标准为国家铁路轨距加宽标准为国家铁路轨距加宽标准为ooRR350m350m加宽加宽加宽加宽 0mm0mmoo350mR350mR300m300m加宽加宽加宽加宽 5mm5mmooRR300m300m加宽加宽加宽加宽 15mm15mm。
oo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300300米及以上的均不设加宽米及以上的均不设加宽米及以上的均不设加宽米及以上的均不设加宽7 7)圆曲线外轨超高)圆曲线外轨超高o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心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心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心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曲线超高的计算曲线超高的计算离心力的离心力的离心力的离心力的计计计计算算算算:(N)超高的超高的超高的超高的计计计计算算算算欠超高与欠超高与欠超高与欠超高与过过过过超高(略)超高(略)超高(略)超高(略)8 8)缓和曲线)缓和曲线oo园曲线地段,为使曲线的线形和技术参数向直线段实现园曲线地段,为使曲线的线形和技术参数向直线段实现园曲线地段,为使曲线的线形和技术参数向直线段实现园曲线地段,为使曲线的线形和技术参数向直线段实现渐变,必须设置连接曲线作为过渡段,这种用于过渡的渐变,必须设置连接曲线作为过渡段,这种用于过渡的渐变,必须设置连接曲线作为过渡段,这种用于过渡的渐变,必须设置连接曲线作为过渡段,这种用于过渡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曲线称为缓和曲线曲线称为缓和曲线曲线称为缓和曲线oo缓和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缓和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缓和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缓和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oo1 1)横向力与竖向力渐渐变动,不突然发生;)横向力与竖向力渐渐变动,不突然发生;)横向力与竖向力渐渐变动,不突然发生;)横向力与竖向力渐渐变动,不突然发生;oo2 2)外轨超高与轨距加宽在缓和曲线上全部完成外轨超高与轨距加宽在缓和曲线上全部完成外轨超高与轨距加宽在缓和曲线上全部完成外轨超高与轨距加宽在缓和曲线上全部完成oo缓和曲线的线形是参数方程,缓和曲线的计算(略)缓和曲线的线形是参数方程,缓和曲线的计算(略)缓和曲线的线形是参数方程,缓和曲线的计算(略)缓和曲线的线形是参数方程,缓和曲线的计算(略)9 9)曲线内股缩短轨)曲线内股缩短轨o在曲线地段,外轨的长度大于内股的长度,在曲线地段,外轨的长度大于内股的长度,而标准钢轨的长度是相等的,如内外股采用而标准钢轨的长度是相等的,如内外股采用相同长度的钢轨,其左右接头偏差量就会越相同长度的钢轨,其左右接头偏差量就会越来越大,为保持钢轨接头的对接形式,曲线来越大,为保持钢轨接头的对接形式,曲线内股必须铺设缩短轨。
内股必须铺设缩短轨o缩短轨计算(略)缩短轨计算(略)三、线路三、线路纵断面纵断面o1.1.概述概述oo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oo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坡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坡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坡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坡段的特征由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坡度以轨面高段的特征由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坡度以轨面高段的特征由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坡度以轨面高段的特征由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坡度以轨面高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坡为正,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坡为正,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坡为正,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变坡点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变坡点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变坡点。
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变坡点2.2.线路坡度线路坡度o线路坡度表示法线路坡度表示法o方框内斜线或水平线为坡度线,坡度线上方数据为坡度值,下方方框内斜线或水平线为坡度线,坡度线上方数据为坡度值,下方数据为坡长方框下方数据为前进里程读数(单位:米),有的数据为坡长方框下方数据为前进里程读数(单位:米),有的还在方框的角落里进一步标注更具体的数据还在方框的角落里进一步标注更具体的数据60060015152002001501500 012012040040025025013013025253.3.竖曲线竖曲线o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2 2时,必须于变时,必须于变时,必须于变时,必须于变坡点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区间为坡点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区间为坡点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区间为坡点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区间为50005000米,困难地段为米,困难地段为米,困难地段为米,困难地段为30003000米(表米(表米(表米(表5-35-3),站端为),站端为),站端为),站端为30003000米,辅助线为米,辅助线为米,辅助线为米,辅助线为20002000米。
这样,在垂直米这样,在垂直米这样,在垂直米这样,在垂直面上,用圆顺的曲线连接前后坡段,可以改善面上,用圆顺的曲线连接前后坡段,可以改善面上,用圆顺的曲线连接前后坡段,可以改善面上,用圆顺的曲线连接前后坡段,可以改善列车的运行条件列车的运行条件列车的运行条件列车的运行条件四、线路的布局四、线路的布局1.1.线路的连接线路的连接两条线路通过道岔或其他方式衔接起来,称之为线两条线路通过道岔或其他方式衔接起来,称之为线两条线路通过道岔或其他方式衔接起来,称之为线两条线路通过道岔或其他方式衔接起来,称之为线路连接2.2.线路的组合线路的组合多条线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多条线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多条线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多条线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称为线路组合称为线路组合称为线路组合称为线路组合1 1)梯线)梯线直线梯线直线梯线续上页续上页缩短梯线缩短梯线3.3.车场线车场线o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来,便成为车场来,便成为车场o按运营功能,车场有到发场、到达场、出发按运营功能,车场有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及调车场等场及调车场等o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和梭形车场。
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和梭形车场1 1)梯形车场)梯形车场2 2)异腰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3)平行四边形车场4 4)梭形车场)梭形车场o上述各种车场各有其特点,选用时应根据车场上述各种车场各有其特点,选用时应根据车场上述各种车场各有其特点,选用时应根据车场上述各种车场各有其特点,选用时应根据车场的用途、线路数目、车站地形及整个车站的布的用途、线路数目、车站地形及整个车站的布的用途、线路数目、车站地形及整个车站的布的用途、线路数目、车站地形及整个车站的布置等因素来决定置等因素来决定置等因素来决定置等因素来决定5 5)站场咽喉)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