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6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差使(cāi) 俯瞰 佝偻(lǒu) 踌躇(chú) B.飓风(jù) 狼籍 濒临(pín) 惬意(qiè)C.刽子手(guì) 蹒跚 荫庇(yìn) 虬须(qiú)D.鸡枞(cóng) 遏制 倒坍(tān) 紊乱(wěn)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差使 避邪 蹬堂入室 祸不单行 B.星辰 谋面 连绵不断 夷为平地 C.遵循 露出 触目伤怀 张目接舌 D.渴望 稳定 一事无成 深受讫害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背影》一文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浙江余姚人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了大量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C.《白杨礼赞》一文的体裁是散文,“礼赞”含有怀着敬意的赞扬之意D.《背影》一文中“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自己的称赞6.默写 (10分)1.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3.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4.得志,_______________;不得志,_______________5.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9.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分) 11.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6分)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1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1)孔子辞不受 (2)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1)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1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中的语句回答。
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白杨礼赞(11分)(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2)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3)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15.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2分)16.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7.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破折号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3分) 18.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14分) 枣庄青檀 李木生①如果可以以树为友的话,那我选择枣庄青檀②戌寅孟夏,在枣庄市峄城西四公里处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见如故山阳揽一脉幽谷,有石径相盘循径登高,便见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青檀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生于山石间③青檀山,唐代时还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称云峰谷许是辈辈百姓见江山嬗变,世事沧桑,只有青檀模样不变、习性不改,才约定俗成,易名为青檀山的吧?于是谷也呼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④山,以树为名,这在世上是少见的⑤不过枣庄青檀长得并不排场,或许还有点儿丑不高大,不挺拔,不舒展,连枝干都是疙疙瘩瘩丑也罢了,还不大中用,不要说做大厦栋梁,就是桌椅板凳也难成材料⑥尽管如此,它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禁不住让它的枝握我的手,让它的叶抚我的脸,让它的疙瘩敲我的骨离开一些日子了,我还在想它,想得活灵活现,那枝还在握我的手,那叶还在抚我的脸,那疙瘩还在敲着我的骨而且我还将永远清晰地记住,最让我动心的,是它的根!⑦这是怎样的根啊──在无土的地方,在岩石密不透风的专制之中,它那比树干还要粗壮的根,蜿蜒不屈,勃郁而伸,臂膀般紧摽着岩石,镇静地泛着岩石一般的青白色,裸昭于光天化日之下。
在大山的深处,根与石,该有着怎样不为人知但却惊心动魄的对峙与相搏?百年,千年,只见裸昭于光天化日之的根与石,不动声色的相摽着相摽着,渴饮昼夜,饥餐寒暑,直摽得岩石苍老变脆,一层层风化成粉尘,直摽得青檀根干强健,一棵棵举着青春的华盖或在峭壁间横空临世,或于巨石下腾躯昂首,青檀之根,真有着龙的神韵呢!看似强大的岩石,肯定蛮横地无视过它,对于青檀生的权力和生命的萌动,冷酷地压制着,无情地封杀着没有土壤,甚至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