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发展历程.ppt
9页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一、采用同时代最新技术,开展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监测 二、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三、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监测工作,一、采用同时代最新技术,开展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监测,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传统手段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向规范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发展二、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1984年颁布了《水坠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定》 1986年制定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 1988年颁布《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试验技术规范》 1995~1996年间,先后颁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水土保持治理 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共4部9个标准 1998年颁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2000年颁发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 2001年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 2002年,水利部颁布实施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规范了监测技术和方法,三、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监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
1个国家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个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和部分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分站 全国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调查、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京津周边地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工作陆续展开三、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监测工作,意义: 及时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预报 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 研究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