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佛手与食用佛手瓜的鉴别.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药材佛手与食用佛手瓜的鉴别 关键词 佛手 佛手瓜 来源 性状 显微 理化 区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2.13.023 近来,由于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在验收过程中发觉了1种伪品,经鉴定为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 edule(jacq)Swartz的枯燥果实二者的外观相像,不易区分本文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四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 佛 手 来源《中药学》教材[1],佛手又名香橼、雪梨佛手在我国宋朝时期就已有栽培,晏殊《佛手花》诗曰“丹葩羔漆细馨浮,苍叶轻排指样柔香案净瓶安顺了,还能摩顶济人不〞适用于居室案头欣赏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性状: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
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个月,果熟期10~12个月 显微鉴别:佛手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针簇状橙皮甙结晶油室碎片随处可见 荧光反应:分取粉末少许,加无水乙醇10ml,振摇片刻,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测结果佛手的乙醇溶液具强列的紫色荧光有的呈指状分枝,常皱缩或卷曲外表面橙黄色、黄绿色或棕绿色、密布凹陷的窝点,有时可见细皱纹内表面类白色,散有黄色点状或纵横交织的维管束气芳香,果皮外部味辛微辣,内部味甘后苦 佛手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 edule(Jacq)Swartz的果实,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属葫芦科特蔬菜品种佛手瓜清亮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
性状:佛手瓜片为多年生攀援性宿根草本植物(北方1年生)根为弦线状须根,侧根粗长,第2年后可形成肥大块根;茎为蔓性,长10m以上,分枝性强,节上着生叶片和卷须;叶互生,叶片与卷须对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叶全缘、绿色或深绿色;雌雄同株异花,异花传粉,虫媒花;果实梨形,有明显的纵沟5条,瓜顶有1条缝合线,果色为绿色至乳白色,单瓜重250~500g,果肉白色;种子扁平,纺锤形,无休眠期喜温、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12~25℃,超过30℃生长受到抑制,极端高温40℃,低于5℃会产生寒害;适于中等光强,耐荫;要求空气潮湿;适于在土质肥沃和保肥保水力强的土壤上生长 显微鉴别:粉末呈黄白色,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有众多淀粉粒,不含有草酸钙方晶及油室无针簇状橙皮甙结晶 荧光反应:分取佛手瓜粉末少许,加无水乙醇10ml,振摇片刻,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测结果佛手瓜的乙醇溶液无荧光反应 现代研究 佛手瓜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3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瓜类,并且热量很低,又是低钠食品,是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的保健蔬菜经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钠,有扩张血管、降压之功能据国家营养协会报道,锌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较大,常食含锌较多的佛手瓜,有助于提高智力。
中医认为它具有理气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适合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肝胃气痛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佛手瓜苗硒的含量每100g高达30.58~53.01μg,是多种蔬菜不能对比的现代医学证明,硒元素是人体不成缺少的微量元素,每个成人每天的摄取量应30~50μg,硒元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遭损害等佛手瓜对男女因营养引起的不育症,特别对男同志性功能衰退有较好的疗效 讨 论 佛手与佛手瓜属不同科植物,其性状特征虽有不少相像之处,但从性状、显微方面加以对比,其相异之处较多,有明显区别佛手为药典品,性温,味辛、苦、酸,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佛手瓜片为非药品,为北方补时之蔬菜市场上有将佛手瓜当作药用佛手使用的状况,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细心分辩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