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城山最新导游词.docx
10页青城山最新导游词青城山最新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送来到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的青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__x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青城山虽然不高,但终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即使站在山脚,都能感受到那股沁人心脾的灵气 看过了建福宫,穿过眼前的景区大门,我们就正式进山了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闻是蜀王杜宇变的杜鹃啼血猿哀鸣”里的杜鹃啼血说的就是他 我们通常所说的天师洞景区是指以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现存殿宇建于清末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山雾缭绕,古树参天相传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终一殿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熟话说:“世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青城如此美景,佛教怎会放过唐代佛教开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皇帝信道,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成功了。
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这个故事并非传闻,有碑为证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而神座前就是唐开元皇帝书碑,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 1943年,画家徐悲鸿曾来青城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作品,还送了青城道士《奔马》和《天马》图,现已制成石刻陈设 三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壮观和最值得观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化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乃三清殿上的对联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然而青城山不仅有千年树,更有百岁人 三清殿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直径2米有余相传乃张天师手植,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道家视其为“镇山之宝”,连修剪枯枝都须上报相关部门在2004年荣膺“天府十大树王”榜首银杏千年征道性,青城一洞试幽深”乃天师洞银杏阁上的对联想必大家还不知道吧,青城山其实还是一个长寿之乡一百零一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上百位之多。
前面就是朝阳洞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近代画家徐悲鸿也曾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射,苍崖时有凤来仪 此时此刻我们乘索道下山,大家可以好好的从高处看看青城山月城湖原是丈人泉,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就形成了眼前这一汪澄澈的湖水湖的那一边有很多商店,在卖青城山的各种特产大家可以买一些带给家人 好了,我们本次旅游也就完毕了,大家可以把旅行的欢乐和相机里的美景带回家和家人共享祝大家身体安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青城山最新导游词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们此时此刻启程去巡游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须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犹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其次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见“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改变。
唐初佛教开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成功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闻,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开展,特殊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始终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爱护可以说,今日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闻、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开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立和开展,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闻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志向的“太清境”更高。
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开展影响很大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全部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许多,青城山又再度兴隆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见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协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山门 各位贵宾,此时此刻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焦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建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
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协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战胜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展过大规模的修理和补建 青城山最新导游词3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自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立的一座阁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壮观,雕刻精细,并有不少宝贵文物和古树 青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因为山上树木茂密,四季常青,故历来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 (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
自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美丽,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自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纳按中轴线对称绽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奇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祥瑞、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化探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巡游胜地和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宝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加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殊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漂亮,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青城山最新导游词4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依据被列入《世界遗产书目》 青城山背靠岷江,俯瞰川西成都平原,群峰缭绕,状假设城郭;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风景区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36峰、8大洞、73小洞、108个景点是中国闻名的道教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山内古木参天,群峰环绕,四季如春,山林幽深、亭阁幽雅、溪流幽清,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距都江堰市区十六公里。
青城山前山风光美丽,文物古迹众多,至今保存完好的道教宫观有数十座,珍藏着大量估计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是一家纵横千百年的道教“博物馆”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郁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是全国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全山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建有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朝阳洞等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练之地,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 青城山最新导游词5 敬重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此时此刻我们已来到中国闻名的历史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假设城廓,故名青城山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于20_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时此刻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建福宫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假设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我们已进入了青城山的山门请大家回头望,这里写有几个大字“青城天下幽”为什么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呢?原来,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青翠的林木之中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请大家接着往前走,我们将进入前山此时此刻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引胜亭从这里有两条路可以上山走左边这条路,只能步行上山,将经过自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景点今日我们选择右边这条路,乘坐索道上山,到达上清宫 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到达了上清宫在这里,我们将有时机观赏到日出、云海、圣灯这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尤为特殊上清宫售赏圣灯的最正确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驾临 后,在上清宫旁边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耀漂浮,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假设星汉。
事实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好了,大家辛苦了,今日参观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第10页 共10页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