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生物化学试卷答案.pdf
93页生 物 化 学 试 卷1答 案一、名词解释:1. a 螺旋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类型之一在a 螺旋中,多肽链 围绕中心轴作顺时针方向的螺旋上升,即所谓右手螺旋 每3. 6个 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的外侧,a 螺 旋的稳定依靠上下肽之间所形成的氢键维系2. Glycolysis: Aanaerobic degradation is universal and ancient central pathway of glucose catabolism. In glycolysis a molecule of glucose is degraded in a series of enzymatic reactions to yield two molecules of pyruvate or lactate. The basic process of glyco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 reactions from glucose to pyruvate and from pyruvate to lactate.3. one carbon unit 一碳单位 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 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快基、甲 酰基和亚氨甲基等。
4 . 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摄入及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中 间代谢,同时不断排出CO2及代谢废物,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不断 进行的物质交换即物质代谢5 . Expression vector: A modified plasmid or virus that carries a gene or cDNA into a suitable host cell and there directs synthesis of the encoded protein. Some expression vectors are designed for screening DNA libraries for a gene of interest; others, for producing large amounts of a protein from its cloned gene.6 .核糖体:核糖体由rRNA与核糖体蛋白共同构成,分为大、小两个 亚基 核糖体的功能是作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在核糖体中, rRNA和核糖体蛋白共同为m RNA、tRNA与氨基酸的复合物、翻译起 始因子、 翻译延长因子等多种参与蛋白合成过程的分子提供了识别 和结合部位。
7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催 化HDL中卵磷脂2位上的脂肪酰基 转移至游离胆固醇的3位上,使位于HDL表面的胆固醇酯化后向 HDL内核转移,促 成HDL成熟及胆固醇逆向转运8 . 指某些喋吟、喀咤、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通过竞争性 抑制或者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甘酸的正常合成代谢, 从而 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作用,即为核甘酸合 成的抗代谢作用9 .由RNA-pol,局部解开的DNA双链及转录产物RNA31端一小段依附于DNA模板链而组成的转录延长过程的复合物10. Gluconeogenesi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non-carbohydrates to glucose or glycogen is termed as gluconeogenesis. Non-carbohydrates are some compounds, such as glucogenic amino acids, lactate, glycerol, and other organic acids.二、填空:1 .靠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疏水性碱基堆积力2 . ApoBlOO;胆固醇酯3 . cAMP ; cGMP4 .典型转录起始点;热刺激5 .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6 .中心轴;顺时针;右手7 . 36; 388 .线粒体;胞浆9 . 降 低 ; 增 加10 .解链;延长三、问答:1 .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
这种结合不 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 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酶与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 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 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 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 的活化能2 .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 , 4 - 二硝基苯 酚 ( D N P )0给受试动物注射D N P 后,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 耗增加、P / 0 比值下降、A T P 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D N P 虽对呼 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 + 的通透性升高, 影响了 A D P + P i - A T P 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 线粒体对 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 T P 的生成,能 量以热能形式释放3 . D N A 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 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 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
原因有. 链延长特点只能从巧一, 3 . 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 方向 D N A 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 3T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 子 链 就 沿 5 - 3 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巧一, 3解开,子链不可能 沿, 5 f 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4 .乳糖操纵子含Z 、Y、及 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0 、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 , 在 P序 列上游还有一个C A P 结合位点由P 序列、0 序列和C A P 结合位点共 同构成la c 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一个调控区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 1 )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 没有乳糖时,阻遏蛋白与0序列结 合, 阻碍R N A 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 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 少量半 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0序列解 离, R N A 聚合酶与P 序列结合, 转录起动 2 ) CA P 的正性调节 没有葡萄糖时,c A M P 浓度高,结合c A M P 的CA P 与 l a c 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 P 结合位点结合, 激活R N A 转 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 A M P 浓度低,c A M P 与 CA P 结合受阻,CA P 不 能与CA P 结合位点结合,R N A 转录活性降低。
3 ) 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 P 对该系统不能发 挥作用;如无CA P 存在,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 子仍无转录活性5 . 解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特异的DN A 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 周围切割DN A 双链的一类内切酶; 酶识别DN A 位点的核苜酸序列呈回 文结构生 物 化 学 试 卷2答 案一、名词解释: 1 . 脱氧核甘酸:脱氧核甘与磷酸通过酯键结合即构成脱氧核甘酸,它们是构成DN A 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d A M P 、d G M P 、d TM P 、d CM P四种2 . 核甘酸合成的反馈调节:指核甘酸合成过程中,反应产物对反应 过程中某些调节酶的抑制作用, 反馈调节一方面使核甘酸合成能够 适应机体的需要,同时又不会合成过多,以节省营养物质和能量的 消耗3 . 即甘汕三酯脂肪酶,它对多种激素敏感,是脂肪动员的关键酶4. B 合称核心酶转录延长阶段只需要核心酶5. DNA cloning: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in which specific cDNAs or fragments of genomic DNA are inserted into a cloning vector, which then is incorporated into cultured host cells (e.g., E. coll cells) and maintained during growth of the host cells; also called gene cloning.6. K m即米氏常数。
Km米氏常数是单底物反应中酶与底物可逆地 生成中间产物和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这三个反应的速度常数的综合 K m=k2+k3/k米氏常数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 度7.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 The precess by which NADH and FADH2are oxidized and the coupled formation of ATP from ADP, is call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8 .泛素化标记 是一种依赖A TP参与在胞浆中进行的蛋白质标记过 程, 标记多个泛素化分子后由蛋白酶体将其标记蛋白分解成多肽小分 子物质9 .以R N A为模板合成DN A的过程,是R N A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 录酶催化, 过程是R N A为模板合成DN A / R N A杂化双链, 然后水解R N A , 再合成D N A双链的过程1 0 .真核结构基因两侧存在有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序列,往往是基因表 达的调控区 在编码基因内部有内含子将外显子分割开来,因此真核 基因是不连续的二、填空:1 . IMP ; GMP2 . 依 赖P因子;非依赖P因子3 .筛选;抗药性标志选择;标记补救;分子杂交法4 .矩形;直5 . S腺苻甲硫氨酸;维生素B1 26 .亚基聚合;辅基连接和疏水脂链的共价连接等7 .葡萄糖;酮体8 .竣 化 ;CO29 . 胰 岛 素 ; 胰高血糖素三、问答:1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 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
肝细胞以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 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 ( HMG-CoA) , 接 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 乙酰乙酸 被还原产生B - 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竣生成丙酮HMG-CoA合成酶 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 被氧化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 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 排出乙酰乙酸和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 ,最终通过 三竣酸循环彻底氧化2 .正常时体内多种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相应组织细胞中,血清含量极 低, 如谷丙转氨酶( G P T )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 而谷草转氨酶( G O T ) 在心机细胞中活性最高, 当肝细胞或心机细胞损伤时上述转氨酶分 别释放入血3 .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D N A - p o l I I I依据碱基 表现的亲和力,实现正确的碱基选择 . 复制 出 错 时D N A - p o l I的及时校读功能4 . (1 )乳酸经L D H催化生成丙酮酸2 )丙酮酸粒体内经丙酮酸竣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 经G O T催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G O T催化生 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作用下生成磷 酸烯醇式丙酮酸。
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酵解途径至1 , 6一二磷酸果糖4 ) 1 , 6一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一1催化生成6一磷酸果糖, 再异构为6一磷酸葡萄糖5 ) 6一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5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