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课时第三单元.doc
29页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三单元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100以内数的许多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本单元教材把认数的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主要内容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这就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与比较及大数的意义与估算奠定了基础数数是学生普遍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所以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学生并非完全陌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数就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1.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直观材料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1 数花生 1课时2 数一数 1课时3 数豆子 1课时4 谁的红果多 1课时5 小小养殖场 1课时6 做个百数表 1课时7 练习二 1课时数花生。
教材第22、第23页的内容)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重点:正确数100以内的数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一” 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师: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能猜出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生:花生师:猜对了,谜底就是花生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花生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花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准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很自然地引出数花生的活动1.一个一个地数花生学生自己数花生,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直至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师:好!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花生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说:•我把袋子里的花生倒出来,数一个就放到袋子里一个,这样有100个•我数的是100个,我是把袋子里的花生数一个拿出一个来•我数的是100个,我把花生倒出来后,数一个就放在一边,再数一个再放过一个来……师:老师告诉你们,每名同学的花生都是100个有的同学没数对,没关系,这节课只要你好好学习,结束之后,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数对。
2.换一种方法数一数师:现在谁有好的方法,教教大家怎样数能又快又准地数出来学生可能说:•两个两个地数,再数一次•五个五个地数,再数一次•十个十个地数,再数一次……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现在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再数一次,看究竟有多少个花生?同桌两人合作数花生3.组织交流,说说哪种方法好师:你觉得哪种数数的方法好呢?为什么?(五个五个地数容易数出来;十个十个地数不容易出错)只要理由合理就予以肯定4.口头数数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数数接龙的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你们快速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数完后,教师对接龙比较快的同学提出表扬师:前面的数难不住大家,再来一个难的,从57数到100,你们行吗?生:行学生继续数数设计意图:用活泼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数数的目的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数数更熟练了,下课后同学们用心观察,用你喜欢的方法细心地数一数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多少个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 花 生 一个一个地数 九十九后面是一百 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1.组织多样的活动,如数数接龙,多种数法等,教师利用这些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用数来表达与交流A类填一填 (考查知识点:数数及写数;能力要求:会数并会写100以内的数)B类每数十个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考查知识点:十个十个地数数;能力要求:会多种数数的方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6 38 40 41 59 60 62B类:略教材习题第23页“练一练”1.略2.略3.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4.圈一圈略 43 335.都是35个,因为每行都是10个,所以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是30个,最后都有5个一共是35个教材第24、第25页的内容)1.在动手操作、讨论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并理解10个十是一百的过程2.在数数活动中,了解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认真学习的习惯重点:正确数100以内的数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棒、课件师:同学们,大家今天都带来了小棒,老师也带来了,那我们先来玩个猜小棒的游戏好吗?看老师手里的小棒,猜一猜有多少根教师拿8根小棒让学生猜并进行对话如:生:5根师:少了生:9根师:多了……学生猜出后一起数一数师:谁来猜猜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呢?生:10根师: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是10根呢?生:因为我们以前都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师:猜对了一捆小棒就是10根刚才大家玩猜小棒游戏都十分高兴,我们今天就利用小棒开始学习新知识设计意图:猜小棒的游戏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1.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认一认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师生共同数数师:老师这里有9捆小棒,1捆10根,9捆就有90根;接着数: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共有九十九根小棒如果再加1根就是100根2.认识10个十是一百师:同学们,想一想,1捆是10根,也就是1个十根2捆是2个十根,也就是20根那么三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生:3个十根,是30根师:对,“3个十是30”板书:3个十是30)师:那4捆小棒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生:4捆小棒是4个十根,也就是40根。
师:6捆呢?生:6捆是6个十根,也就是60根师:那么10捆是多少根呢?生:10捆就是100根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师:看来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数出来的1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是30根,……10捆正好是100根师:不错,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口头数:10、20、30、40……师:谁还有其他想法?生:1捆是10根,就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是20根;3捆就是3个十,是30根;10捆就是10个十,是100根学生如果说不出,教师要进行引导)师:对,10捆是100根,也就是说“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设计意图:在所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提高类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1捆1捆地数和类推,认识10个十是一百3.有多少个小方块?数一数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到图中这些乱七八糟的小方块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又快又准地数出有多少小方块呢?生:我们数小棒的时候,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比较容易数,所以我们也可以把10个小方块摆成1条,再数有几条,就是几个十,然后接着数剩余的几个,这样比较好数出来师:说得真好,经过整理,我们把小方块10个1条、10个1条地整理好了再数,就容易多了,看老师整理之后的小方块(出示课件),数数吧!学生自己数之后汇报交流。
师:99个再加1个呢?生:99个再加1个就是100个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0个十是一百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在已有经验的背景下,进一步体会把10个捆成1捆,把10个摆成1条的科学性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0个十是一百)【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加强巩固性记忆 数 一 数3个十是30 10个十是一百1.通过猜小棒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一理念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2.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类一共有多少颗珠子?(考查知识点:几个十就是几十;能力要求:会十个十个地数数,知道几个十就是几十)B类你能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注意要与实际生活相符合考查知识点:学生的数感;能力要求:能把数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一共有40颗珠子B类:(答案不唯一)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们班有73个学生。
教材习题第25页“练一练”1. 68 562. 86 713. 594. 9 125. 略 数豆子教材第26、第27页的内容)1.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培养估计的习惯和能力2.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写100以内的数3.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重点: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一”“十”和“百”黄豆、计数器、课件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好吗?请同学们从我们准备好的黄豆中抓一把,估计一下,你抓了多少粒黄豆给学生一定的估计时间师:谁来说说自己估计的结果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出几个数师:好,记着自己估计的数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这些黄豆到底有多少粒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师:谁来说说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会有很多种,如:•我是一粒一粒数的……•我是两粒两粒数的……•我是五粒五粒数的……•我是十粒十粒数的……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既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也学会了几个几个地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些数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自主估数、数数的机会,培养估计意识,形成个性化数数的方法。
1.认识计数器师:我发现大家对老师手中的这个物体非常感兴趣,你们知道吗,它的名字就叫计数器你能想到它是干什么用的吗?生:计数用的师:计数器就是用来计数的,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计数器来学习数的知识设计意图:了解计数器的名字,讨论它的用途,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