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酶活性受体与跨胞质信号转导.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76746430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8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第八章: 酶活性受体与跨胞质信号转导酶活性受体与跨胞质信号转导第一节:第一节: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PTK)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第三节:第三节: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第四节:第四节: 受体丝受体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第五节:第五节: 受体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受体酪氨酸蛋白磷酸酶(RPTP) 第一节:第一节: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PTK)一、结构特点一、结构特点二、作用特点二、作用特点 一、结构特点一、结构特点1. 即是酶,又是受体即是酶,又是受体2. 与配体(主要是生长因子)产生特异性结合与配体(主要是生长因子)产生特异性结合3. 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组成---含有配体结合位点的细胞外结构域含有配体结合位点的细胞外结构域 单次跨膜的疏水单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区螺旋区 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RTK)活性的细胞内结构域)活性的细胞内结构域 二、作用特点二、作用特点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没有同信号分子结合时是以单体存在的,无活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没有同信号分子结合时是以单体存在的,无活性;一旦有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两个单体受体分子在一旦有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两个单体受体分子在膜上形成二聚体,两个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的尾部相互接触,激活膜上形成二聚体,两个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的尾部相互接触,激活它们的蛋白激酶的功能,结果使尾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它们的蛋白激酶的功能,结果使尾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磷酸化导致受体细胞内结构域的尾部装配成一个信号复合物磷酸化导致受体细胞内结构域的尾部装配成一个信号复合物刚刚磷酸化的酪氨酸部位立即成为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结合位点,刚刚磷酸化的酪氨酸部位立即成为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结合位点,可能有可能有10~~20种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蛋白同受体尾部磷酸化部位结合后种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蛋白同受体尾部磷酸化部位结合后被激活信号复合物通过几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扩大信息,激活细胞内信号复合物通过几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扩大信息,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或者将不同的信息综合起来引起细胞的综合性应答(如细胞增殖)或者将不同的信息综合起来引起细胞的综合性应答(如细胞增殖) 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受体受体 7p12-13170kDa四个功能结构域四个功能结构域-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 跨膜结构域跨膜结构域 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N-lobe,,C-lobe,,ATP结合区)结合区) c-端调节结构域(酪氨酸磷酸化)端调节结构域(酪氨酸磷酸化)过表达引起疾病(癌症)过表达引起疾病(癌症)突变突变 过表达过表达-易引起癌症易引起癌症 (头,颈,肺,大肠,乳腺,胰腺,子宫,肾)(头,颈,肺,大肠,乳腺,胰腺,子宫,肾) EGFR突变突变胞外三种突变体胞外三种突变体—EGFRvI, EGFRvII ,,EGFRvIII胞内酪氨酸激酶突变体胞内酪氨酸激酶突变体—ELREA缺失(缺失(746-750)) L858R突变突变 G719X exon20 insertion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soforms in human prion diseases. ---Neurotrophin p75 receptor is involved in neuronal damage by prion peptide-(106-12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