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砌体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讲义.doc
13页《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讲义一、前言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已颁布,于2012年8月1日正式施行,原GB50003-2001废止同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于2011年2月18日颁布,于2012年5月1日正式施行,原GB50203-2002废止二、本次修订内容1 增加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规定;(原规范没有给出检验批的具体划分1 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相同;2 不超过250m3砌体;3 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2 增加“一般项目”检测值的最大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的规定;(原规范里没有这条)3 修改砌筑砂浆的合格验收条件;(1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0倍,原标准只要达到设计强度即可;2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5%,原标准为75%)4 修改砌体轴线位移、墙面垂直度及构造柱尺寸验收的规定;5 增加填充墙与框架柱、梁之间的连接构造按照设计规定进行脱开连接或不脱开连接施工;6 增加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连接钢筋采用植筋方法时的锚固拉拔力检测及验收规定;7 修改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墙底部砌筑其他块体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的规定;8修改冬期施工中同条件养护砂浆试块的留置数设及试压龄期的规定;将氯盐砂浆法划入摻外加剂法;删除冻结法施工;9附录中增加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验抽样判定;填充墙砌体植筋描固力检测记录。
三、术语1、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2、块体:砌体所用各种砖、石、小砌块的总称3、瞎缝:砌体中相邻块体间无砌筑砂浆,又彼此接触的水平缝或竖向缝4、假缝:为掩盖砌体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靠近砌体表 面处抹有砂浆,而内部无砂浆的竖向灰缝5、通缝:砌体中上下皮块体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竖向灰缝砖砌体的“通缝”系指相邻上下两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的部位6、相对含水率:含水率与吸水率的比值7、实体检测:由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标准的检验方法,在工程实体上进行原位检测或抽取试样在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四、基本规定1、砌体结构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块体、水泥、钢筋、外加剂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型式检验是为了证明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的全部要求而对产品进行的抽样检验,它是构成许多种类型认证的基础,主要适用于产品定型鉴定和评定产品质量是否全面地达到标准和设计要求 2、砌体结构的标高、轴线,应引自基准控制点。
3、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4、砌筑墙体应设置皮数杆5、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6、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 高度范围内;(画图解释)(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4) 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 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内;(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7)轻质墙体、空心砖墙等7、计要求的洞口、沟槽、管道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存在各工种之间配合不好的问题,例如水电安装中的一些洞口、埋设管道等常在砌好的砌体上打凿,往往对砌体造成较大损坏,特别是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对墙体受力极为不利五、材料1、砌筑砂浆(1)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是由水泥和砂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它可以配制强度较高的砂浆。
水泥砂浆一般应用于基础、长期受水浸泡的地下室和承受较大外力的砌体2)混合砂浆:混合砂浆一般由水泥、石灰膏、砂子拌和而成,一般用于地面以上的砌体混合砂浆由于加入了石灰膏,改善了砂浆的和易性,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砌体密实度和工效的提高 现在施工过程中多用砂浆王代替白灰加入水泥砂浆里,故混合砂浆也可称为添砂浆王的水泥砂浆2、砂浆配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水泥及各种外加剂配料的允许偏差为±2%;砂、粉煤灰、石灰膏等配料的允许偏差为±5%砂浆配制搅拌必须进行称重,这样才能保证配合比,我们现在施工现场很多时候磅秤只是一个摆设,应付检查有的工人还比较聪明,砂子称重不用秤但是他在推车上焊钢筋棍,沙子堆到钢筋位置正好多少斤,事先称好了,计量相对还准一点,有的工人工人基本都是凭感觉加料,和配比单出入很大,尤其有的添加剂添加特别随意,比如常用的砂浆王加多了,砂浆凝结后强度特别低,手一扣哗哗掉渣,所以必须砂浆配比必须严格进行称重3、砂浆搅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4、砂浆使用: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原规范是水泥砂浆3小时,混合砂浆4小时)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
5、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 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行实体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 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2 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3 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六、砖砌体工程(砖混结构)(一)一般规定1、泸州地区的砖主要是烧结普通砖(主规格240×115×53)、烧结多孔砖(P型主规格240×115×90;M型240×190×90)2、不同品种的砖不得在同一楼层混砌不同品种砖的收缩特性的差异容易造成墙体收缩裂缝的产生3、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时,砖应提前1d~2d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砖的湿润程度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干砖砌筑砖要吸收砂浆中过多的水分而影响粘结力,不仅不利于砂浆强度的正常增长,大大降低砌体强度,影响砌体的整体性,而且砌筑困难;吸水饱和的砖砌筑时,会使刚砌的砌体尺寸稳定性差,易出现墙体平面外弯曲,砂浆易流淌,灰缝厚度不均,砌体强度降低4、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整砖丁砌5、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灰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原规范为50%)6、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竖向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一般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新宁砖瓦厂等单位的试验结果得到:当竖缝砂浆很不饱满甚至完全无砂浆时,其对角加载砌体的抗剪强度约降低30%此外,透明缝、瞎缝和假缝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7、地下室部分与土体接触部分应采用烧结页岩砖砌筑,不能用烧结空心砖砌筑,若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8、多孔砖砌体不应用于±0.00以下标高的墙体和基础依据JGJ137-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二)组砌方法1.一顺一丁 一顺一丁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如图6-1 (a)所示 2.三顺一丁 三顺一丁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顺砖与丁砖间竖缝错开1/4砖长,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开1/2砖长,如图6-1 (b)所示 3.梅花丁 梅花丁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如图6-1 (c)所示 4、全顺全部砖用顺砖砌筑,上下皮相互错开1/2砖长。
这种砌法仅用于砌半砖墙5、全丁砖全部用丁砖砌筑,上下皮相互错开1/4砖长这种砌法仅用于砌圆弧形砌体6、两平一侧两皮砖平砌与一皮砖侧砌,墙厚为180mm,平砌层均为顺砖,上下皮相互错开1/2砖长 (a) (b) (c) (d) (三)砌筑方法1.“三一”砌砖法: 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2、挤浆法: 即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种砌法的优点: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四)砖砌墙体的施工工艺砖墙砌筑的施工过程一般有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砖、勾缝、清理等工序 1.抄平 砌墙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M7.5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放线 根据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楼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定出门洞口位置线。
3.摆砖 摆砖是指在放线的基面上按选定的组砌方式用干砖试摆摆砖的目的是为了核对所放的墨线在门窗洞口、附墙垛等处是否符合砖的模数,以尽可能减少砍砖 4.立皮数杆 皮数杆是指在其上画有每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如图6-8所示 图6-8 皮数杆示意 1—皮数杆 2—准线 5.挂线 为保证砌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线,一般二四墙可单面挂线,三七墙及以上的墙则应双面挂线外墙挂外边,内墙挂任意一边泸州地区质监站要求双面挂线,由于砖块体尺寸偏差大,故未强制要求执行 6.砌砖 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砌砖时,先挂上通线,按所排的干砖位置把第一皮砖砌好,然后盘角盘角又称立头角,指在砌墙时先砌墙角,应在墙角先砌4~5皮砖,然后从墙角处拉准线,再按准线砌中间的墙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7.勾缝、清理 清水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
墙面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砖墙勾缝宜采用凹缝或平缝,凹缝深度一般为4~5mm勾缝完毕后,应进行墙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8、构造柱的砌筑要求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绑扎构造柱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支模浇注混凝土砖墙应砌成马牙槎(五退五进,先退后进),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设水平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砌体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砖柱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