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
8页浅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 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 在职业化教育的道路上,出现了院校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脱节, 以及培养院校与用人企业在供求关系上的脱节文章致力于探讨高职 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提倡通过构建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之间的过渡性教学平 台,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职业培养和用人企业的人才诉求之间的无缝 对接[论文关键词]工作室制实践教学 教学平台近年来,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在探索适应当下时代要求的教 学改革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和局限 性,始终束缚着室内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为此笔者在进 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对部分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 通过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提倡通过构建“工作室 制”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 可以追溯到近代的德国,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开 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
包豪斯的教育实践对当下高职院校的设计 教育有着启发性的意义,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 育模式,即教学服务于研究和实践,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教学和研究通过实践得以验证这种互为补充、彼此循环的教育体系, 已被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继承并得以发扬因此,只 有在职业教育中形成“课堂+工作室+企业”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才能够 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当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1. 办学观念、教学理念没有跳出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仍 然沿袭了几十年前便已形成的普通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主 要集中在教室,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角色是听课,学生缺少独 立思考的环境和自己动手的场所,致使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仅 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实际应用2. 师资结构有欠缺,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许多高职 院校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转化而来或者是中职学校升级而来,在校任 教的教师结构多数沿袭了院校的历史架构,绝大多数任教教师是从自 身毕业的院校直接进入到工作的院校就职因此,任教教师在社会实 践方面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 能培训的要求。
二)实践环节上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1. 大型设计企业较少室内设计作为创意产业中的一员, 由其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相关的设计企业多数以中小型设计团队 的形式为主因此,学校难于组织规模较大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这 与近10年来室内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数 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难以实施而形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由学生 自行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也造成了室内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 面的瓶颈与混乱实践教学的目的无法得以保证,质量难以控制2. 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缺少广泛的、有效的、紧密 的联系与合作在“产”与“教: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无法取得 实质性进展,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面、供求双方脱节严重院校 重“教”而轻视生产实践,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教育并没有达到行 业和用人企业的需求标准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含义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在专业教师的主导下以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将教室、课程与设 计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化为以面 向设计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对专业技术 的实际应用将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承接和完成实际设 计项目来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训练。
因此该模式具备一定的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力,不仅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组织 教学,同时还能够把握行业信息和用人企业的诉求,并及时反馈到教 学工作中来二工作室制”教学平台的搭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的搭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着重把握工作室的人员构成、工作室的构建模式、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与工作室教学的考核措施四个基本方面的内容U!1 .人员构成方面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提倡“双师型”教师和特聘企业设计师的参与在进行组织教学、实践 和科研方面,具体的教学与研究方向应由具备丰富实践经验且教学成 果突出的教师负责,同时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立情况和师资情况,由责 任教师负责组建工作室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师资团队其次,工作 室的人员主体为已基本完成基础课程的在校高年级学生,本科院校可 以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专科院校可以二、三年级的学生为主2.工作室的构建模式方面由于各院校的资金、人员和硬 件投入不尽相同,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特点来进行建设这里提供三种构建方案仅供参考构建方案一:学校建设由院校根据专业的要求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统一调配资源建立工作室。
在硬件方面由学校提供场地 空间,根据教学的需要并参照设计企业的资源配备方式统一配备一定 数量的有专业倾向的工作室在校高年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工 作室的专业倾向分批次与时段进入工作室学习在软件方面,学生在 工作室学习期间,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撰写等工 作应由工作室责任教师负责编订,院校定期组织考核以此种方式构 建的工作室可以集中院校优势资源,对内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 对外可承接一定的社会实际设计项目,在教学与实践中可自由转化, 边教学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和 操作技能的再学习构建方案二:校内”合建以班级为教学单位,在硬件方面 由院校根据专业的要求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提供场地空间以及相 应的水电、网络和教师团队教学使用的基本设备设施学生使用的计 算机等设备由学生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购置,统一放置在工作室 内集中管理在软件方面,将课堂转入工作室,教学活动集中在工作 室内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撰写等工作由工作 室责任教师负责编订教师团队在工作室中直接讲解、此种构建方式以班级为单位,人员相对比较固定,方便内部沟通和交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模拟的设计公司。
工作室除对内组 织和实施教学工作,对外可承接一定的社会实际设计项目之外,还便 于在无社会实际设计项目期间,组织学生参加院校间或行业内举办的 设计竞赛,从而实现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气氛构建方案三:校企合建在工作室的构建模式方面,院校可开拓思路,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人力 和物力资源进行校企共建,从而实现互惠双赢的局面走出去”—— 院校可选择实力较强,对人才储备需求较大的企业合作在硬件方面, 由企业提供场地空间和成立工作室需要的设备设施院校定期推荐责 任教师和学生前往实习在软件方面,院校以合作企业的具体设计项 目为依托,围绕企业的业务专长和发展方向进行教学,科研和生产 课程设置上可根据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诉求为其“量身定做”专业设计 课程,定向培养设计人才引进来”——院校可选择中小型设计企业 合作在硬件方面由院校提供场地空间以及相应的水电、网络等基础 设施企业提供成立工作室需要的设备在软件方面,院校推荐责任 教师团队和在校学生进入工作室参加设计实践,直接为合作企业提供 设计支持与服务课程设置上可由责任教师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既 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延展性校企共建的工作室模式,工作室的建设不 受规模和数量的限制,形式机动灵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 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可参照设计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准企业化管理对于参与工作室工作的师生进行校方 和企业协议式的双重管理,并同时确立工作室责任人制度和工作室人 员管理细则对于工作室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本着“谁投入谁受益“合 作建设,互惠共赢”和“按劳取酬”的原则,确立工作室的分配制度与奖 励制度4. 工作室教学的考核措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和实践环境,它比传统的教学模 式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对于工作室教学的考核评估不能照搬传 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估办法,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 估一是工作室承接社会设计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二是参与工作室教 学的师生人次;三是工作室组织参与设计竞赛的级别与获奖情况;【 是工作室教学成果的定期展示与汇报;五是参与工作室教学的学生对 工作室的评价;六是工作室合建企业对工作室的评价;七是接受工作室培养的学生的就业率;八是学生就业的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意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人才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方面具有普遍的现 实意义首先,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 式,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面向社会的、开放的教学实践平台, 切实实现了理论学习向知识应用的及时转化。
通过工作室的实践教 学,可以发现和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学 习另一方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也为任教教师提供了实践与信息 交流平台任课教师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不仅积累了实践教学 方面的经验同时,还同用人企业和广大业主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往来 和信息交流,可更加直观地把握用人企业对院校培养设计人才方面的 诉求其次,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 式,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在院校与用人企业间搭建了 过渡平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充分感受和体验到企业的管理模 式和运作方式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加容易地融入用人企业中去,增强 了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最后,通过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为院校创造经济 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创造了大量勤工俭学的岗位院校不仅拓 宽了办学的资金渠道,同时还解决了部分院校学费收费困难的难题总之,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新技术在不断涌现,社 会在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也应本着“与时俱 进”的思想,不断开拓和创新通过逐步建立教学、研究、实践三位 —体“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今时代对高级职业类室内设计人 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