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指导方案.doc
8页口语交际·习作一指导方案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爱阅读”,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各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的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目标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2.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重点)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难点)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话题师: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书的力量书包含了世界万物,人间真情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及资料的搜集,你对阅读有怎样的认知?生1:“我”爱读书,因而“我”有窃读的乐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更觉得读书有益生2:作家的经历,让我们领悟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更坚定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的信念;得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的道理。
生3: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季羡林对阅读等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我的“长生果”》让我们懂得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以及写作文的方法生4:的确,书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 师: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那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意在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教师的激情导入,点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作好交流的心理准备二、自主交流,探究方法师:默读教材17页“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生1:说说你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事,或者你的读书体会生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谈谈采访的经过和心得体会生3:展开辩论:开卷是否有益,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1)说说你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事,或者你的读书体会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谈谈采访的经过和心得体会3)展开辩论:开卷是否有益,说说自己的看法师:请同学们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交流话题,根据综合性学习收集的资料准备口语交际材料师:因为选择的学习内容不同,所以大家的学习方式会有区别,小组内讨论,咱们怎样开展活动生:(小组讨论)师:(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提出学习要求)具体如下:谈体会小组:(1)列出自己有哪些体会,每一个体会用一两个事例来说明,打好腹稿,准备发言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把自己赞同的观点,或者是别人说得好的地方快速简略地记一记整理采访笔记小组:(1)整理好采访笔记,作好交流的准备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作好记录3)按照正规的采访记录的格式整理好采访记录辩论小组:(1)根据观点的异同进行再次分组2)各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3)每位同学分别熟悉一部分辩论资料,做好辩论的准备4)辩论时,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在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教师的建议和要求让学生更加清楚在活动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三、分组学习,开展活动师:充分准备,积极参与,认真倾听,作好记录各个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情况,参与其中)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和表达的权利,培养学生筛选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又有利于扬长避短,发展个性通过小组内交流,给每名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全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发言要有准备,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四、围绕话题,互动交流第一组:谈体会师:通过讨论,同学们说出对阅读的新认识,对读书的感受;说出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和有效的读书方法那就请谈体会小组汇报一下吧!生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生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生3:是的,歌德曾经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说明读书要思考生4:读书也要讲究方法:读书不要贪多,而要多加思索,这样读书才能获益生5: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认真读,加以理解和领会,有的句篇或内容甚至还应背诵生6: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如粗读,指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再如深读,就是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作深入的了解。
第三种是精读,在理解重点内容之后,把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认识,并把该记的都记住,该体会的都体会出来,还可以进行联想、质疑,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你读书的收获就会大得多生7:还有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等五步阅读法生8:有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在读书中随时将合适的内容放进去的“框架读书法”;有把几种观点相近或相反的书籍进行对照阅读的“比较读书法”;还有一边读书一边对书上的内容提出疑问的“质疑读书法”等生9:总结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书签式、卡片式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还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愿同学们真的能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无穷的发展第二组:讲故事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讨论,有的采访了爱读书的人,有的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肯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那就把最有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生1:我讲一讲《毛主席读书的故事》毛主席很忙,但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医生不准他看书,毛主席说:“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多难受!不让我看书不行!”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书拿来,他这才高兴起来。
毛主席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的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辗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生2:我讲一讲《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鲁迅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生3:我讲一讲《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师:从伟人的身上汲取力量,读书思考是通向成功的最佳途径。
第三组:辩论会师:古人云:“开卷有益确实,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尊敬所以说,人是决不能离开书籍的但也有人说:“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讲道理,展开一次辩论我来当主持人好不好?生:好师:今天,我们将围绕“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这样正反两个观点开展一次辩论会请正、反两方围绕自己的观点,充分发表意见,辩论中要尊重对方辩友,做到以理服人正方(甲):我方认为开卷有益,古代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杜甫所博览过的群书不可计数,虽然许多书都被他翻烂了,翻破了,但书中的知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在他写文章、作诗的时候,一连串的好词好句便从笔尖顺流而下,一篇篇的佳作便流传千古,被人们传诵所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是能帮助我们写出好文章的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就像一个文明的国度如果失去了书的文化,那么这个国度便会遭受到灭亡的威胁反方(甲):我首先是这样理解“开卷未必有益”的,开卷未必有益包含两层:一层是开卷不一定有益;另一层是开卷也不一定没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类的小说,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入迷了,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正方(乙):对方辩友提示得非常好,我们所讲的“开卷有益”是开健康之卷,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问越来越深,你不努力跟着跑,便会落伍,并越落越远因而为跟上时代的步伐,你就要不断地学习尽管古人说书“浩如烟海”,而我觉得书的世界是“天涯若比邻”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览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界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世界,可结交各色各样的朋友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只要我们选择好书籍,开卷还是有益的反方(乙):对方虽然提倡开健康之卷,也列举了大量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么有能力区别哪些书是健康的呢?有些书名积极向上,其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比如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沦为希特勒的殉葬品。
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俗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正方(丙):对方说得也不无道理,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反方(丙):对方辩友说到会读书的人,能够摄取必要的营养,好像正好验证了我方的观点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
